黎光荣

医院肝胆外科学科带头人

重庆市肝癌专委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重庆分会肿瘤专委会委员

重庆脾脏外科专委会委员

重庆市中西医结合专委会(普外专委会)委员

重庆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

重庆市市级司法鉴定专家

《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专家编辑委员会常务编委

重庆卫生系统跨世纪学科学术带头人

全国第一代腹腔镜专家

年被重庆市卫生局选为利比亚的国际医疗救助者之一

年赴日本交流学习

从事肝胆胰脾外科40余年,完成各类外科手术上万例,尤其擅长胰十二指肠切除、胆肠roux—y吻合皮下盲攀术、EST治疗胆总管结石、肝硬化脾切除+门脐断流术、胆囊癌根治术、肝叶切除等手术,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大会,扩大了我国肝胆外科的国际影响。

在《中国内镜杂志》、《现代医药卫生》、《肿瘤防治研究》、《重庆医学》等国家权威期刊杂志上发表了《小切口胆囊切除的麻醉和手术》《原发性胆囊癌34例临床分析》《胆内瘘24例分析》《ERCP在残余胆囊诊治中的作用》、《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与处理》、《三氧化二砷经肝动脉栓塞化疗对兔肝移植瘤》、《肝内瘘24例分析》、《晚期胰头癌无水乙醇注射加内脏大神经切断术疗效观察》等数十篇医学论文。

其中,《TH胶治疗肝硬化、门诊高压症、胃底及食道下端静脉曲张的临床研究》一文,获得了年重庆市卫生局医学科技成果二等奖;《例胆囊切除术放或不放引流临床分析》论文在重庆首届普外学术交流会上进行宣读。

年黎光荣在日本

年黎光荣医院交流学习

年2月5日,医院肝胆外科手术室里,一场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正在紧张地进行着。主刀医生全神贯注,接过剪刀、弯钳,在助手配合下娴熟地切断胆管、胰头、胆囊、十二指肠,再熟练地把胆总管、胰管和胃分别与空肠吻合,病人流血非常少,手术很顺利。主刀医生正是医院肝胆外科学科带头人黎光荣,他已年近七十,却依然坚守在手术台前。“选择医学可能是偶然,但你一旦选择了,就必须用一生的忠诚和热情去对待它”黎光荣一直相信并践行着这句话。一入医门勤苦读救死扶伤为己任

年黎光荣医院交流学习(左三)

年,在当时特殊背景下中国高考选拔人才制度已经被废除了6年,那一年全国各大重点高校纷纷恢复了招生。年,尚在綦江县一个公社担任会计员的黎光荣正赶上了这场全国重点大学招生运动,他幸运地从一万多名报名者当中脱颖而出,成为唯一的工农兵大学生——重庆医科大学的学生,一入医门勤苦读,救死扶伤成己任。在重医的学习忙碌而充实,毕业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医院普外科。

敢闯肝脏外科“禁区”在重医学习的时候,恩师冉瑞图教授曾说过,世界医学发展很快,但肝脏外科目前很薄弱,我国在这方面还是一片空白,偏偏我国又是肝脏疾病高发地区。从那时起,黎光荣就打定主意要在肝脏外科领域作出一番成绩。

肝脏是人体的“营养库”和“化工厂”,解剖极其复杂。直到上世纪50年代初,肝脏外科在我国还是一片空白,没有教科书,没有肝脏解剖理论,也没有成功的肝癌切除手术先例。

手术量创纪录

尽管困难重重,但黎光荣并没有被吓倒。黎光荣在当时科主任的带领下查阅以往肝脏手术的记录,反复研究,发现手术失败都因为对肝脏解剖认识不清致术中大出血。他明白了要想成功开展肝脏手术,必须搞清楚肝脏每个部位血管、管道的分布走向。

手术中的黎主任

那几年,黎光荣几乎都泡在手术室和实验室里,解剖、研究肝脏,加上当时外科手术多,他曾经创下连续三天呆在手术室的记录。他做了无数个标本,对肝脏结构也从混沌到清晰,直至烂熟于心。后来,他完成了几百例肝叶切除手术、肝癌切除手术,创下了西南肝胆手术量的最高纪录。

一闭一摸疾病了然于心

在几十年的从医生涯中,黎光荣形成了一套特殊的手术刀法和手法。同样的手术,别人做起来吃力,但黎光荣往往是眼睛一闭,手一摸,就知道肿瘤、结石的位置、大小,然后手术刀直奔主题,没有多余的动作,缩短了手术时间,病人恢复快。领先者:在西南率先开展ERCP、PTCERCP(纤维十二指肠镜)、PTC(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技术)这两项介入造影技术是当今胰胆疾病、肝内胆管疾病重要的治疗手段,这两项技术在国外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展,国内则分别是从上个世纪70年代、80年代开展。而当时这两项技术在西南地区仅2家医院能开展。

设计穿刺针第一人

80年代中期,黎光荣偶然间从医学杂志上看到了关于PTC的文章,当时他想:如果拥有了这项技术,就可以知道肝内外、胆道有无结石、肿瘤等情况。年,黎光荣在学成PTC后,他决定亲自设计穿刺针。他在穿刺针原有的基础上加上了自己的创新设计,并设计了两种穿刺针,分别是7毫米针头、8毫米针头。他成为了那个时代亲自设计穿刺针的第一个医生。

培养了西南ERCP、PTC中坚力量

随后他被派遣学习ERCP技术。医院也成为了当时西南地区极为少数能医院。黎光荣把这些技术教给了实习生,他们中大多数人成长为西南地区乃至全国ERCP、PTC事业的中坚力量。言传身教金针度人

作为上级医师,黎光荣严谨求实,言传身教,毫无保留,认真做好“传、帮、带”。同事们爱称黎光荣为“黎教授”,他对医术精益求精,六十多岁的老同志,却还是经常翻阅着一本本厚厚的医学书。提起黎光荣,不管是医生还是护士,都感慨万千。工作中,他经常毫无保留的给年轻医生提供医学技术上的帮助,他带出了很多优秀的医生,鼓励年轻医生创新。

黎光荣最怕的就是患者送红包,遇到这种情况,他吓得是摇头摆头匆匆离去。有时候回办公室,发现里面有一篮子土鸡蛋,或是两个板鸭,或是一麻袋脐橙,更有甚至是几只“咯咯”叫的活土鸡,这些都是患者为了感谢黎光荣送来的。有患者说:“黎教授不收红包,但土特产必须收下,是我们的心意。”

“名叫光荣不争光,不争自亮最动人”,这就是黎光荣,一个四十多年工作在医疗一线的医生,一个注重医技与医德的好医生。医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医学,行的是严,求的是好,创的是新,为的是众。这也是黎光荣毕生求索不止的医学道路。

医院医院以结石学科为建设方向,在黄志强、郭应禄两位院士以及张宝善、刘京山等北大专家指导下进行肝胆外科、泌尿外科学科建设,医院拥有一支以教授、博士领衔,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队伍,设有重庆(中德)结石病研究中心、中美肝胆疾病研究中心。

医院是西南地区医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内镜培训西南基地、医院医院、北京大学医学部远程医疗医院。专心.专注.专业服务,我们用心为您健康保驾护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jkg.com//mjccjc/1158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