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治白癜风最好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608/6314286.html

义乌的骆大伯有几十年的乙肝病史,导致他患有肝硬化已经十余年了。幸运的是,还没有发展到腹水、黄疸、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由于平常也没有特殊的不适症状。因此,骆大伯大意地认为自己很健康,没有进行定期检查。

以为是腰肌劳损

结果查出肝癌

今年11月初,骆大伯感到右侧腰背部有点胀痛,并没有太在意,觉得可能只是普通的腰背部肌肉劳损。

但与往常不同,这次腰背胀痛持续半个多月,不但没有缓解,反而持续加重!

在子女督促下,骆医院门诊就诊,抽血和B超结果让骆大伯着实下了一跳——血AFP(肿瘤相关指标)水平高出正常数十倍,B超提示肝内占位性病变,肿瘤可能。

门诊医生马上给骆大伯安排了肝脏磁共振检查,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右肝占位,肝癌可能性很高。

11月21日,骆医院肝胆外科,住院治疗。

紧挨下腔静脉

这个肿瘤“不好惹”

入院后,综合各项检查结果显示:骆大伯存在肝病基础,肝硬化明显、门脉高压脾脏肿大、血三系(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偏低、凝血功能差,并且在肝的右后叶,还有一个4×5厘米大小的肿瘤。

小小一个腰痛,居然查出肝癌!更让骆大伯沮丧的是,这个肿瘤“位置不好”:肿瘤不仅侵犯右后叶肝蒂,还与肝门静脉的右支主干紧密相连,并且跟人体最大的静脉——下腔静脉紧紧挨在一起,这两个静脉都“不好惹”,稍不注意就会引发大出血,手术难度很大。

邵益医师用彩色铅笔手绘的手术图谱。红色区域为肿瘤,蓝色为选择性肝门阻断止血术,使用鞘外法游离第一肝门。

针对骆大伯的情况,肝胆外科执行主任陈颢立即组织召集多学科讨论(MDT),在院长胡振华(兼肝胆外科主任)的主持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综合各科会诊意见,大家一致认为手术是最佳治疗方案,能获得最好的预后。

如何手术,才能将风险降到最低?

由于患者有肝硬化基础,如果将右半肝完全切除,手术简单但是创伤最大,左半肝体积偏小(体积仅为肝体积的三分之一),术后肝功能衰竭、患者死亡的风险很大;

如果进行局部肝切除,创伤最小,也能最大程度地保留残肝功能,但肿瘤与右肝门关系密切,势必导致肿瘤残留,或引发更多出血,甚至右肝门损伤产生更多并发症。

最终,胡振华院长拍板,决定施行鞘外法解剖性右肝后叶切除术,这个手术是精准肝脏外科手术的一种,技术要求较高,但既能完整切除肿瘤和被肿瘤侵犯的右后叶肝蒂,确保治疗效果,又完整保留了右肝前叶,最大程度地保证了有功能的残肝体积,避免术后肝功能衰竭的发生。

精准肝脏外科手术

新技术妙手回春

11月24日,入院后仅仅3天,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和积极的多学科论证,骆大伯进了手术室。由胡振华院长主刀,谭一慰副主任医师、骆旭航主治医师、邵益主治医师做助手,利用鞘外法技术进行选择性肝门阻断后,右肝后叶的肝实质离断显得从容不迫,出血被完美地控制。虽然肝硬化明显、肿瘤与右后叶肝蒂致密粘连,但胡振华院长和他的手术团队还是克服重重困难,顺利完成了手术,术中出血仅多毫升。

肝脏是一个充满血的实质性脏器,肝脏手术的核心问题是肝实质的离断,如何有效、安全地控制肝脏的血流,从而实现尽少出血甚至于无血的肝脏离断,是手术的关键和困难所在。

胡振华院长带领团队在手术中

胡振华院长表示,“在这台手术中,对肝外解剖和肝内解剖的把握和掌控尤为重要。随着对肝脏解剖认识的提高,和精准肝脏外科理念的深入,我们逐步采用了选择性肝门阻断来取代全肝血流阻断。这台手术是义乌首例鞘外法解剖性肝切除,以医院常规开展。”

邵益医师用彩色铅笔手绘的手术图谱:术后肝脏离断面

目前,经过两周的术后恢复,骆大伯顺利康复出院。再过一个月,他还得再次住院复查并接受预防性经肝动脉化学栓塞术(TACE)治疗。

希望有过这次经历,骆大伯能够吸取教训,遵循医嘱严格定期检查,千万不能再大意!

健康提醒

肝部有问题,定期检测很重要!

很多肝病患者由于医疗知识缺乏,或者出于逃避、恐惧心理,会忽视定期检测,或者简单应付了事,造成家庭悲剧不断发生。医院邵益医师呼吁:有肝炎或者肝硬化的患者,医院做定期检测,争取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防患于未然!

检测间隔时间:肝硬化患者,3-6个月定期检测一次;乙肝患者6个月一次;肝部手术术后患者,3个月内每月一次,1年内2-3个月一次,2年内3-4个月一次。

检测项目:血常规、肝功能、乙肝三系、肝癌标志物AFP检查、肝部B超,以及其它医生要求做的检测。

医院

肝胆胰外科

医院重点学科,技术力量雄厚,科研设备先进,综合实力居浙中地区领先水平,具有鲜明的临床特色。

科室共有13名医师,副主任医师及以上7人,硕士研究生毕业5人。科室开展主要业务有:

肝脏规则肝叶切除,精准肝切除,腹腔镜下肝切除;

肝脏肿瘤的综合肿瘤:肝切除、肝肿瘤射频消融、无水酒精注射、肝介入化疗;

胰腺肿瘤手术、化疗;

门脉高压脾亢的手术治疗,腹腔镜下脾切除,胃底贲门食道下端曲张静脉高位结扎+脾切除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

微创治疗肝外胆管结石:腹腔镜下治疗肝外胆管结石,ERCP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包括肝叶切除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

义乌市课题“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胆石症的临床应用价值”已完成并登记为浙江省科学技术成果。

专家简介

胡振华

博士/主任医师

浙大一院托管医院团队负责人

医院院长兼党委书记

肝胆胰外科主任(兼)

浙大一院胰腺疾病中心副主任/浙江省肝胆胰肿瘤精准诊治研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曾在全球最大肝移植中心之一、美国UCLA大学移植中心进修学习,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级多项,发表论文多篇,其中SCI收录20余篇。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奖一等奖,浙江省教育厅省级教学成果奖,医坛新秀称号,浙江省人才计划,青年学者奖。拥有13项学术兼职,发明专利4项。

骆高健

副院长

硕士/主任医师

省医学会加速康复分会常委、外科医师协会委员、金华市医学会外科分会委员、义乌市医学会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对腹腔镜微创手术、肝脏肿瘤、胆石症、胰腺肿瘤、胰腺炎、门脉高压症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很深的造诣。另外对老年病人手术及危重病人抢救有着独到之处。完成各类肝切除术、肝尾叶切除、肝门胆管癌、胆囊癌根治、胰腺癌胰十二指肠切除、复杂胆管狭窄胆道重建术等高难度手术,腹腔镜手术包括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等。

陈颢

肝胆外科执行主任

副主任医师

金华市医学会外科分会委员。擅长肝、胆、胰、脾、胃肠疾病的诊治,开展了胰十二指肠的切除、肝癌的综合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根治,开展了三镜(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胆石症;开展了腹腔镜下的疝修补术;开展了急性胰腺炎的个体化治疗、门脉高压症的断流;开展了普外肿瘤的化疗、介入治疗、置泵化疗、无水酒精注射治疗等综合治疗。

盛成胜

副主任医师

浙江省内镜分会ERCP学组委员。年毕业于青岛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年赴浙大一院肝胆外科、胃肠外科进修肝胆胃肠疾病诊治。擅长于复杂胆道疾病诊治,微创治疗胆管结石。

邵益

硕士/主治医师

(浙大一院派驻)

主要研究方向为肝胆胰疾病的外科治疗,加速康复外科、微创外科、肝脏移植、胰腺移植及胰岛移植。在胰岛移植的研究中,世界上首次发现人胰岛β细胞的再生现象,相关的研究成果发表于年《Science》杂志特刊;在临床肝移植研究方面,发表活体肝移植复杂肝静脉重建技术论文被SCI杂志收录;在肝胆胰外科研究领域,针对肝门部胆管癌侵犯肝动脉及门静脉的病例,发现论文阐述如何行血管切除显微外科以拓展手术指征,相关论文被SCI杂志收录。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2篇,主持浙江省基础公益研究计划项目1项。

近年来,着重于开展加速康复外科和微创外科的相关工作和研究。

供稿:肝胆外科邵益

编辑:黄万峰

主编:骆群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jkg.com//mjccjc/1070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