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胰瘘专科治疗医院 >> 胰瘘预防 >> 微医讯针知灼见,介入性超声实现对
鉴于肿瘤位置特殊,周围毗邻关系复杂,恶性不能除外,考虑到患儿手术切除难度较大,本着创伤最小、诊断明确的原则,儿童基础外科、儿童重症科联合超声诊断科介入团队详细评估患儿病情,在重症监护室床旁为患儿成功实施“超声引导下纵隔肿物穿刺活检术”。超声诊断科医护团队默契配合,仔细评估穿刺路径,避开血管、心肺等重要脏器,安全为患儿取得了关键的病理标本。整个穿刺过程圆满顺利,术后患儿平稳、病理诊断明确。
介入性超声技术成熟已久,但鉴于儿科的特殊性,儿童配合度差,穿刺活检难度大、风险高,儿童介入性超声技术进展相对缓慢。这是中心超声诊断科首次完成的儿童纵隔肿瘤穿刺活检术,也标志着中心儿科超声水平正在实现从“影像诊断”到“疾病诊疗”质的飞跃,为儿科医学部颅外实体肿瘤MDT的发展再添利器。 下一步,科室将积极开展介入性超声技术,最大程度协助临床科室,为患儿带来更微创、更安全的诊疗方案。科普小贴士介入性超声是在实时超声的监视或引导下,针对体内的病变及目标,通过经皮穿刺活检、置管引流、局部注药、肿瘤组织消融等技术达到进一步诊断或治疗的目的。最大的优势是在超声实时监视下操作,微创、精准、安全,无辐射,适应范围广。实现了用最小的创伤明确肿物性质的目的,这项技术不仅开启了“小针眼”的微通路,也实现对疾病的“精准打击”,真正实现了“‘针’知灼见”这一目标。
儿科介入性超声技术主要包括:
穿刺活检技术(包括全身浅表及内脏肿瘤的活检、肝肾弥漫性病变的活检)
置管引流技术(包括胸腹腔积液、心包积液引流,各类脓肿、胆胰瘘的抽吸、引流及药物注射,肾、膀胱造瘘,PTCD等)
囊肿硬化治疗技术(包括肝肾囊肿的硬化治疗等)
肿瘤微创治疗技术(肝、肾、甲状腺肿瘤)
主管
医院政治工作部
主办
宣传处融媒体中心
来源
第七医学中心
撰文
刁丽雪冯和乐宋青
摄影
李楠
刊期
第期
总编:熊 刚主编:张 奎编审:张 密
责编:陶艳斌
校对:薛 夏
邮箱:jfjzyy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