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德

博学

人文

卓越

精彩内容,先睹为快

胰腺癌被称为“癌中之王”,它凶险,致死率高。手术往往是患者生命延续的唯一希望。本期节目我们就邀医院普外科二病区主任遆振宇对观众所关心的问题答疑解惑,科普胰腺癌知识。在节目中,遆主任还会跟大家分享自己作为一名外科医生经历的动人故事,更多精彩内容,尽在健康好生活!

医院普外二病区

医院普通外科二病区由来自全国各大知名院校的医师团队组成,秉承"病患至上,技术先行,团结合作"的科室理念,为广大病患提供西北地区一流水准的医疗服务。

胰腺癌——“癌中之王”

据美国肿瘤协会年报告显示每年新发胰腺癌约例,死亡例,已成为美国致死率第四的肿瘤。美国数据显示其5年生存率仅为6%,究其原因与发现晚、早期诊断困难密切相关。就全球而言,每年有例因胰腺癌死亡,其中美洲发病率高,印度、非洲、东南亚地区发病率较低,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好发于60-80岁,10%的病例有家族史。我国胰腺癌位于恶性肿瘤死亡的第9位,每年新增病例约9万,每年死亡病例约7万,且总体病死率呈上升趋势,预计年恶性肿瘤中胰腺癌的病死率将位于第2位。胰腺癌有“癌中之王”说法在于,胰腺癌能切除者不足10%,一旦确诊,不手术者,70%患者的生存期不超过6个月,即使手术,术后5年生存率小于5-10%,因此,医务人员公认胰腺癌是治疗手段少、预后最差的肿瘤。

胰腺癌被称为“癌中之王”,并不是浪得虚名。我们熟知的很多名人都是因为这个疾病去世的,比如歌王帕瓦罗蒂、沈殿霞等等,尽管声名显赫,也拥有优越的医疗条件,最后也都还是没能从胰腺癌的魔爪下觅得生机。

什么样的人容易得胰腺癌呢?

一、老年,男性,肥胖者,或年龄大于40岁,有上腹部非特异性不适者。医生通常检查胆囊、胃镜,但往往想不到胰腺。我的病人始终感觉上腹部不舒服,到医院吃胃药和消炎药都没用,最后在我院做了胰腺的薄层磁共振增强才发现。

二、有胰腺癌有家族史者(父母或兄弟姐妹患有胰腺癌),家里的成员要高度重视。

三、糖尿病患者,特别是不典型糖尿病,更加要引起高度重视。

四、慢性胰腺炎,在小部分病人中是一个重要的癌前病变,特别是慢性家族性胰腺炎和慢性钙化性胰腺炎。

五、患有家族性腺瘤息肉病者。

六、长期吸烟、大量饮酒以及高脂低纤维饮食的人群。

七、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的人群。比如有的工人生活压力比较大,工作当中接触了一些化学物质,这也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生活中很多患者很容易把胰腺癌和胃病混淆

节目中遆主任也总结了四点经验

一起分享给大家

胃疼不一定是胃病

血糖高不一定是糖尿病

腰背疼痛不一定是骨科问题

黄疸不一定是肝病

如果有以上症状,请及时就医,辨别病情

胰腺癌的治疗方法

胰腺癌的首选治疗方式为手术;对不能手术的患者,可采用化疗、放疗、免疫治疗及中医治疗,如果是手术过程中切除不干净也要进行放、化疗。

胰腺癌的治疗原则按分期选择:

0期和I期:手术切除,如位置不好、切除困难,可行术前或术中放疗;如手术切除不彻底,肿瘤恶性程度高,应行术后化疗。如有残留,术后应行化疗和放疗。

Ⅱ期:尽量以标准手术治疗,如胰十二脂肠切除术(Whipple术式);术后行全身化疗;如有残留,后应行化疗和放疗。

Ⅲ期:经探查不能手术者,可进行姑息性手术,以达到明确病理性质、减症治疗的目的。术后应行化疗和放疗。

Ⅳ期:不建议手术,如梗阻性黄疽加重,可行引流或姑息性手术,以达到减症治疗的目的。

更多精彩内容,请您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jkg.com//mjccyy/1052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