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外二科团队再次在腹腔镜下成功完成一例高难度、高风险、高技术的巨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手术。

家住安乡县医院诊断为血吸虫病性肝硬化,同时伴有门脉高压症及脾功能亢进。鉴于当地技术条件,医院建议行开腹脾脏切除手术治疗。李伯及家属考虑到开腹创伤较大、恢复慢,与亲友们商议后拒绝了当地的手术方案。后来打听到医院微创技术很过硬,遂慕名来到医院外二科(肝胆外科)接受治疗。

患者在家属陪同下辗转来到我院外二科入住,主管医师仔细询问病情后体查发现患者脾脏巨大,下缘已达肚脐水平。胃镜提示:食管下段胃底黏膜下血管增粗,呈串珠状或蚯蚓状隆起;影像学检查提示肝脏硬化。结合患者既往病史,综合分析后考虑诊断“血吸虫病性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巨脾、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重度曲张”。手术指征明确,术前检查心肝肺肾功能代偿良好。随即进行科内大会诊,讨论并制定最佳手术方案,护士长丁淑珍带领其护理团队应用快速康复理念为患者制定了具有中医特色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案。经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后同意手术。

4月8日上午,在澧县权威微创专家、主任医师何兵才和副主任医师高阳及科室医师的通力配合下,着手为李伯施行腹腔镜下巨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术中探查发现上腹部正常细如针丝的血管明显增粗如蚯蚓状,部分盘曲一团,脾脏巨大占据整个左上腹部。这为腹腔镜微创手术增加了很大难度,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导致大出血,严重者危及患者生命。俗话说:“艺高人胆大”,经过近4个小时紧张而精细的手术,成功离断贲门周围曲张血管,切除了巨大脾脏,经体内包裹处理后通过不到5cm小口取出(开腹手术切除脾脏切口达25cm)。患者术后未出现胃肠漏、胰漏等并发症。术后第一天下床,第二天进食,第7天顺利出院。

微创技术优势

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目前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伴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的主要方式。过去都是开腹手术,近医院创新开展了腹腔镜下微创切脾及断流术。与开放手术相比较,腹腔镜下该术式具有对胃肠功能干扰小、疼痛轻、恢复快、切口美观等优势。但采用完全腹腔镜下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难度高、技术高、风险高,常因无法控制出血而中转开腹手术。

手术难度

腹腔镜下脾切除术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适用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巨脾、脾功能亢进、食管静脉中度以上曲张,有呕血史或有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倾向者。对于肝硬化、门脉高压以及巨脾患者而言,由于脾脏大量瘀血,包膜紧张,质地脆嫩,很容易出现撕裂出血以及破裂出血,而且巨脾占据了腹腔一定空间,与毗邻的相关脏器解剖间隙狭窄,手术操作难度大,易损伤胰腺、胃肠等周围器官,尤其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需要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但患者本身多存在一定的凝血功能障碍,而且脾蒂处曲张血管及侧支丰富,血管管壁菲薄,可致术中广泛凶猛出血,甚至发生失血性休克,严重者危及生命。所以,医院及部分技医院目前仍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这类患者。澧州微创中心凭借二十多年积累的微创手术经验,自年开始引进腹腔镜下脾切除技术,至今已完成数十例腹腔镜下脾脏切除。但像李伯这样的巨大脾脏的微创切除尚属首例,这标志着澧州微创中心的微创技术又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外二科(肝胆外科)

医院外二科设有床位38张,医务人员18人,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4名,住院医师2人,主管护师2名,护师3名,护士4名。是湘西北地区以微创技术为主要手段治疗外科疾病的重点品牌专科。自年在湘西北率先开展电视腹腔镜手术以来,至今已开展微创24年,微创技术日趋成熟,至今共成功完成系列手术余例。

目前,已成功开展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成人及小儿疝气修补、阑尾切除、精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肠粘连松解、胃肠穿孔修补术、肝叶切除、巨脾切除、结直肠癌根治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等手术,特别是近几年开展的腹腔镜下肝叶切除、巨脾切除及结直肠癌根治手术,改写了过去该类手术一定要“开膛剖腹”的历史,微创技术目前在湘西北乃至全省亦处于领先水平。

科室-

版权声明

本文为医院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党委宣传办。

主管部门:医院党委宣传办

文稿来源:郭涛何建秋

编辑:阳盈民

审核:何建秋

校对:孙晓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jkg.com//mjccyy/1070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