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胰瘘专科治疗医院 >> 胰瘘治疗 >> 肝胆胰外科引流管护理指导
?管路的重要性
管路与疾病诊疗、病情观察、危重抢救、判断预后息息相关,是不可替代的“重要工具”。
肝胆胰外科的患者常需放置多种管道以方便临床病情观察和治疗,常用的引流管有胃管、鼻胆管、尿管;深静脉置管;腹部的引流管有腹腔、盆腔、胆肠、胰肠、T管、空肠造瘘管、PTCD引流管等等。
?管路滑脱危害
管路滑脱,也称“非计划性拔管”,包括病人自行拔管、误拔管和管路滑脱。
危害:机体损伤、再次手术、增加感染、住院延长、费用增加,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管路滑脱的高危因素
年龄大于65岁或小于6岁
意识模糊/谵妄/烦躁不安
认知不配合、不耐受管道不易固定
伴随疼痛、咳嗽、呕吐、出汗有自行拔管史
?引流管护理要点
?妥善固定:固定好引流管,留足长度防止牵拉,防止引流管脱出;
?引流通畅: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引流管反折受压,经常挤捏引流管,防止堵塞;
?观察引流液:注意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如有异常,请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防止感染:
①引流袋每周更换两次,引流袋应低于引流管口(特殊情况应根据医嘱放置),防止逆行感染;
②保持引流管周围皮肤清洁及敷料的干燥,若敷料处有血液、渗出物,请告知医护人员;
③若不慎导致引流管连接处脱开,不能自行连接,请立即告知护士进行处理;
④鼓励早期活动,利于有效引流,以尽早拔除引流管,减少感染机会;
⑤补充营养,增强抵抗力。
(点击此处链接“T管护理”打开视频查看更换方法。视频适用于更换各类引流袋。)
(网络图片)
请注意以下几点哦~
㈠病人床上变换体位时
翻身、活动、进食、排便时,一定要注意:
??评估管路固定是否牢固;
??引流装置要妥善放置正确位置;
??预留适宜长度,防止牵拉;
??必要时护士予您夹闭管路。
㈡病人下床或外出检查时
??酌情将引流液倾倒;
??引流装置用细带(或扣针)、引流管固定贴等妥善固定,位置低于引流管穿刺点(特殊情况应根据医嘱放置)。
??必要时护士予您夹闭管路;
??预防跌倒/坠床,防止跌倒/坠床导致管路脱出。
㈢出现以下情况时,须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管路固定装置或敷料有污染、卷边松散、潮湿时;
??置管穿刺点有渗血、渗液、有红、肿、热、痛或严重瘙痒时;
??患者烦躁、固定肢体异常时;
??留置管路不适症状加剧,或无法忍受时;
?引流管脱落怎么办呢?
引流管不慎脱出时:迅速采取补救措施,尽可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害,将损失降到最低。
?立即呼叫医护人员,原地等待;
?捏住局部皮肤,使用无菌纱布或清洁物品封闭置管口(口、鼻尿道等除外);
?切勿自行还纳,尽量避免体位改变。
☆必要时:安全、有效约束,防止患者自行拔管
身体约束主要用于控制意识不清、躁动等患者的活动,防止患者自行拔管。约束须经医护人员评估,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实施约束,同时加强观察。
更多知识,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jkg.com//mjcczz/11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