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讲的病例很好地诠释了“不幸中的万幸”这句话。

作者丨邹晓平、王雷、曹俊

李雯、周晓亮、沈永华

来源丨医学界消化肝病频道

1

患者才30岁,五个月前被人连刺数刀,送至急诊时生命垂危,紧急剖腹探查,见肠系膜上静脉破裂、胆囊破裂、胰腺裂伤、肝脏裂伤、横结肠裂伤,遂术中行肠系膜上静脉破裂修补、胆囊切除、胰腺裂伤修补、肝脏裂伤修补、横结肠部分切除及结肠造瘘。

命是救过来了,但术后出现胰瘘。

专业的人都知道,胰瘘是个大麻烦。

术后患者反复腹痛,不堪其苦。

2

医院术后就一直腹腔持续冲洗引流。三月前行腹腔穿刺置管,腹水淀粉酶U/L,脂肪酶U/L,仍然腹痛。两月前行盆腔穿刺置管引流,依然腹痛。一月前两次尝试ERCP,胰管插管均失败。今年五月,医院治疗不佳,转至我院。

根据片子结果:

CT显示胰头部假性囊肿形成。

胰腺体尾部胰管扩张。

MRCP示胰头部胰管断裂,形成假性囊肿,胰体尾部胰管扩张扭曲。

上述结果表明,这些问题可以归纳为一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诊断:胰管离断综合征。

3

胰管离断综合征(disconnectedpancreaticductsyndrome,DPDS)是指任何原因导致的主胰管与消化道的连接中断,使断裂近端胰腺分泌的胰液不能正常进入消化道,而在胰管断裂周围聚积形成假性囊肿,临床上引起腹痛、假性囊肿、左侧门脉高压等一系列表现。

DPDS最常见的病因是重症急性胰腺炎和胰腺创伤,其治疗方式包括保守治疗、内镜放置支架引流和外科手术,但单纯内科保守治疗通常无效。

既然单纯保守治疗无效,外科手术创伤又大,那就我们内镜医生上吧。

一开始插管先是进了胆管,造影示胆总管上段扩张,下段狭窄。

平时我们经常用胰管导丝占据法,这次反其道而行之,胆管留置导丝行胰管插管,运气眷顾了我们,成功进入胰管,造影示胰头部胰管断裂,造影剂漏入囊腔,胰体尾部胰管扩张。

但运气也仅仅眷顾了一半,因为胰管导丝反复尝试,始终无法越过断裂处进入胰腺体尾部,这样就无法有效封闭瘘口、引流上游胰液,瘘口闭合遥遥无期。无奈之下,我们只能在胆胰管分别置入一根塑料支架。

胰管支架近端位于囊腔内,未能越过胰管离断处。

这样一来,效果大打折扣,瘘口未被封堵,引流多少漏多少,愈合仍遥遥无期。

老大说:尝试一下EUS-PD会师吧。

4

EUS-PD支架置入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眼花缭乱,到底哪种最好呢?

当然是第四个最好,通过EUS-PD联合ERCP会师,最大程度保留了生理解剖功能。

下面请看具体过程。

超声内镜下观察胰腺体尾部胰管。

超声内镜引导下胰管穿刺。

胰管造影。

导丝顺行通过胰管断裂处及十二指肠乳头。

ERCP会师沿经胃穿刺导丝行胰管插管,导丝越过胰管离断处至胰腺体尾部胰管。

胰管支架越过胰管断裂处。

下面视频了解一下。

患者术后当晚出现上腹痛及发热,热峰38.5℃,血淀粉酶最高U/L,予抑酸、抑酶、抗感染及补液治疗一天后体温正常,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术后第2天开放流质,第3天进食半流质饮食,患者未再诉明显腹痛,于术后第5天出院。

5

这是著名的丹东鸭绿江断桥,在 期间被美军炸毁,成为那段历史的见证。

断桥犹可成为风景,但人体内的胰管断成这样,不仅大煞风景还要人命。

对于部分胰腺疾病,常规ERCP失败后可考虑选择应用EUS-PD。EUS-PD是一种安全、有效且创伤较小的技术,但是目前也存在操作难度高、并发症较多等问题,还需要进行技术和器械上的改进。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助力白癜风康复
点滴型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jkg.com//mjcczz/928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