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Pancreaticoduodenectomy,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壶腹周围肿瘤的标准切除术式,目前该手术的死亡率已明显降低,但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仍居高不下,有30%~40%的患者术后会出现一种以上的并发症。而POPF(Postoperativepancreaticfistula,术后胰瘘)则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发生率为5%~40%。

关于如何预防PD术后胰瘘目前还没有公认的方法。常见的有:消化道重建技术的改良、生长抑素类似物、胰管支架、胰液引流等。理论上讲,将胰液从胰管引流至体外(外支架)或肠道内(内支架)可以使吻合口不受胰酶破坏,为愈合创造时间。同时也可以对残余胰腺进行减压并支撑主胰管。

两种支架在临床上的使用都很广泛,如何选择主要取决于外科医师的经验与偏好。为比较两种胰管支架放置方式的疗效差异,来自首尔国立大学医学院的Heo教授团队组织开展了一项多中心、平行分组的随机化研究。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期的BritishJournalofSurgery杂志上。

纳入患者均接受择期PD或PPPD(Pylorus-preservingPD,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中行导管对粘膜的胰空肠吻合。随机化1:1分组。主要观察结点为POPF发生率,次要观察结点包括:营养状况、参与胰腺体积、远期并发症和术后2年的生活质量。

在术中,胰肠吻合方式采用端-侧、导管对粘膜的双层吻合。支架管选择与胰管最匹配的直径。支架管近端置于胰管内2cm,将支架管缝合固定在吻合口空肠侧的粘膜上以防止支架管移动。

对于内支架管,支架管远端留3cm在肠腔内。对于外支架管,在吻合口下10~15cm处打开肠腔,通过引流管将胰液引流至体外,小肠瘘口处采用荷包缝合。胰空肠吻合口处使用纤维蛋白胶,胰肠吻合口前后位常规放置1~3个Jackson-Pratt引流管。

研究从年至年共纳入位患者,放置内、外支架患者各位。外支架组POPF发生率为24.4%,内支架组则为18.9%。对于胰腺质地较软、胰瘘风险评分较高的患者,内支架组的POPF发生率仍低于外支架组。研究还提示胰腺质地较软、非胰腺疾病和BMI较高均为POPF的危险因素。

该研究最终表明,胰管内支架在术后早期并发症方面优于外支架,另外与外支架相比,内支架还有着便于管理、不易滑脱和扭结等优势。

以上便是本文作者的观点,您赞同吗?欢迎文末留言发表观点。

编辑:程培训

回复口令「」可获取腹腔镜下的缝合与打结方法。

普外时间长期接受原创投稿,点此可查看投稿要求及薪酬。

编辑:程培训

投稿及合作:chengpx

dxy.cn

普外时间最懂中国外科医生。在普外时间







































原标题嘉实纯债债券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暂停大额申购含转入及定投公告1 公告基本信息■2 其他需要提示的事项1本基金管理人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决定自2016年11月9日起实际限制时点自2016年11月8日1500 起对本基金的申购含转入及定投投资限额调整为本基金单个开放日每个基金账户的累计申购含转入及定投金额不得超过1万元
合肥日报讯昨天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jkg.com//mjccjc/124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