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患者的护理

原发性肝癌的病因尚未明确。目前认为与肝炎病毒感染、黄曲霉素污染、饮水污染等因素有关。

1.病毒性肝炎研究表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者其肝癌发病的危险性10倍于乙肝标志物阴性者。提示乙型肝炎(HBV)与肝癌有一定关系。

2.肝硬化

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者占50%—90%,病理检查发现肝癌合并肝硬化多为乙型肝炎后的大结节性肝硬化。考虑肝细胞恶变可能在细胞再生过程中发生。

3.黄曲霉素调查发现,肝癌相对高发区的粮食被黄曲霉素及其毒素污染的程度高于其他地区。黄曲霉素能诱发动物肝癌已被证实。

4.饮水污染江苏启东、上海崇明和南汇、广西扶绥地区均发现肝癌与不洁饮水有关。污水中已发现有数百种致癌或促癌物质,如六氯苯、氯仿、氯乙稀和苯并芘等。

早期缺乏特异性表现,多数病人在普查或体检时发现。晚期可有局部和全身症状。

1.症状

(1)肝区疼痛为最常见和最主要症状,约半数以上病人以此为首发症状,多呈间歇性或持续性钝痛或刺痛。主要是由于肿瘤迅速生长,使肝包膜张力增加所致,左侧卧位明显,夜间或劳累时加重。位于肝右叶顶部的癌肿累及横膈时疼痛可牵涉至右肩背部。

(2)消化道和全身症状常表现为食欲减退、腹胀、恶心、呕吐或腹泻等,易被忽视。可有不明原因的持续性低热或不规则发热,抗菌药治疗无效;早期,病人消瘦、乏力不明显;晚期,体重呈进行性下降,可伴有贫血、出血、浮肿等恶病质表现。

2.体征肝肿大,为中、晚期肝癌的主要临床体征。肝呈进行性肿大、质地较硬、表面高低不平、有明显结节或肿块。癌肿位于肝右叶顶部者,肝浊音界上移,有时膈肌固定或活动受限,甚至出现胸水。晚期病人可出现黄疸和腹水。

3.其他病人还可出现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癌肿破裂出血及继发性感染等并发症。

1.手术治疗

(1)肝切除术:癌肿局限于一个肝叶内,可作肝叶切除;已累及一叶或刚及邻近肝叶者,可作半肝切除;若已累及半肝,但无肝硬变者,可考虑作三叶切除;位于肝边缘的肿瘤,亦可作肝段或次肝段切除或局部切除;对伴有肝硬变的小肝癌,可采用距肿瘤2cm以外切肝的根治性局部肝切除术。肝切除手术一般至少要保留30%的正常肝组织,对有肝硬变者,肝切除量不应超过50%。

(2)手术探查不能切除肝癌的手术:可作液氮冷冻、激光气化、微波或作肝动脉结扎插管,以备术后做局部化疗。也可经皮下植入输注泵、术后连续灌注化疗。

(3)根治性手术后复发肝癌的手术: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5年复发率在50%以上。在病灶局限、病人尚能耐受手术的情况下,可再次施行手术治疗。复发性肝癌再切除是提高5年生存率的重要途径。

(4)肝移植:原发性肝癌是肝移植的指征之一,但术后极易复发,约60%病人在6个月内复发,预后差,一般不考虑。

2.非手术治疗

(1)局部治疗:由于肝硬化、受肝功能的限制,一些小肝癌不能采取手术治疗,可在肿瘤局部注入药物或用加热和冷冻的方法杀灭癌细胞,对全身及肝功能影响小,多数病人可耐受。现采用较多的是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肿瘤内注射无水酒精、微波加热、射频治疗等。

(2)肝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TACE):原则上肝癌不作全身化疗。TACE为不能手术切除肝癌者的首选治疗方法;经肝动脉插管化疗,同时作肝动脉结扎,可提高疗效。抗癌药物常选用氟尿嘧啶、丝裂霉素、阿霉素、表阿霉素、顺铂、卡铂等。经栓塞化疗后,癌组织坏死较明显,有些中晚期肝癌经治疗后肿瘤缩小,为二期手术创造了条件。但重复多次的肝动脉栓塞化疗能加重肝功能损害、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及消化性溃疡。对有顽固性腹水、黄疸及门静脉瘤栓的病人则不适宜。

(3)放射治疗:对一般情况较好、肝功能尚好、不伴肝硬变、黄疸、腹水、脾功能亢进和食管静脉曲张,癌肿较局限,尚无远处转移而又不适于手术者,或手术后肝断面仍有残癌或手术切除后复发者,可采用放射为主的综合治疗。常用60钴、深部X线或其它高能射线照射。

(4)免疫治疗:常用有卡介苗、自体或异体瘤苗,胎儿胸腺埋藏、胸腺素、转移因子、免疫核糖核酸、左旋咪唑和白细胞介素2(IL-2)等。。

(5)中医中药治疗:多根据病人病情采取辨证施治、攻补兼施的方法,常与其他治疗配合应用,以改善病人全身情况,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6)基因治疗:最近国内已见采用基因转染的瘤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报道,其临床试验阶段已获成功并显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

1.加强心理支持,减轻悲哀告知病人手术切除可使早期肝癌患者获得根治的机会;肝癌的综合治疗有可能使以前不能切除的大肝癌转变为可以手术治疗,使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病人有望获得较长的生存时间。在病人悲痛时,应提供一种开放式且支持性的环境,尊重病人,表示同情和理解,并让家属了解发泄的重要性。与家属共同讨论并计划照顾病人的措施,允许家属参与病人的照顾工作,鼓励家属与病人多作沟通交流。通过各种心理护理措施,促进病人的适应性反应。

2.减轻或有效缓解疼痛对肝叶和肝局部切除术后疼痛剧烈者,应给予积极有效的镇痛,若病人有止痛泵则教会病人使用,并观察药物效果及副作用。指导病人控制疼痛和分散注意力的方法。术后48小时,若病情允许,可取半卧位,以降低切口张力。

3.改善营养状况

(1)术前:原发性肝癌病人,宜采用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选择病人喜爱的食物种类,安排舒适的环境,少量多餐。此外,还可给予营养支持、输血等,以纠正低蛋白血症,提高手术耐受力。

(2)术后:术后禁食、胃肠减压,待肠蠕动恢复后逐步给予流质、半流质,直至正常饮食。病人术后肝功能受影响,易发生低血糖,禁食期间应从静脉输入葡萄糖液或营养支持。术后二周内适量补充白蛋白和血浆,以提高机体抵抗力。

4.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1)出血

1)术前:①改善凝血功能:肝硬化病人肝合成的凝血因子减少及因脾功能亢进而致血小板减少;因此,需了解病人的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数等,术前三天给维生素K1肌内注射,以改善凝血功能,预防术中、术后出血。②癌肿破裂出血:是原发性肝癌常见的并发症。告诫病人尽量避免致肿瘤破裂的诱因,如剧烈咳嗽、用力排便等致腹内压骤升的动作。加强腹部体征的观察,若病人突然主诉腹痛,伴腹膜刺激征,应高度怀疑肿瘤破裂出血,应及时通知医师,积极配合抢救。少数出血可自行停止;多数病人需手术止血,故需做好急诊手术的各项准备。对不能手术的晚期病人,可采用补液、输血、应用止血剂、支持治疗等综合性方法处理,但预后较差。

2)术后:手术后出血是肝切除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因此术后应注意预防和控制出血:①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术后48小时内应有专人护理,动态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②体位与活动:手术后病人血压平稳,可给予半卧位,为防止术后肝断面出血,一般不鼓励病人早期活动。术后24小时内卧床休息,避免剧烈咳嗽,以免引起术后出血。③引流液的观察:肝叶切除术后,肝断面和手术创面有少量渗出,常放置引流管,应加强对引流液的观察。一般情况下,手术后当日可从肝旁引流管引流出血性液体~ml,若血性液体增多,应警惕腹腔内出血。若明确为凝血机制障碍性出血,可遵医嘱给予凝血酶原复合物、纤维蛋白原、输新鲜血、纠正低蛋白血症。若短期内或持续引流较大量的血液,或经输血、输液,病人血压、脉搏仍不稳定时,应做好再次手术止血的准备。

长按







































北京中科医院忽悠
治疗白癜风有什么偏方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jkg.com//mjccjc/692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