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胰瘘专科治疗医院 >> 胰瘘病因 >> 微创取石我院消化科成功完成首例独立操
近日,我院消化内科曹虎副主任医师带领我院内镜室团队,成功顺利完成我院首例独立自主操作的ERCP手术。
一周前77岁的王爷爷突发上腹部疼痛前来我院就诊,接诊的正是曹虎副主任医师,曹医师详细的询问病史,原来王爷爷把冰箱中拿出剩饭,未加热就吃了,当天就出现了腹痛、恶心、呕吐症状,只当是吃坏了肚子,未在意,但疼痛仍间断发作,患医院,曹医师查体后告诉患者女儿,并不是吃坏东西那么简单,王爷爷皮肤及巩膜黄染,考虑梗阻性黄疸,立即联系行急诊腹部彩超,果不其然,彩超提示胆总管结石,约9mm大小,需进一步行ERCP手术将石头取出,否则黄疸会越来越重。患者家属商议后同意接受该手术,随后,我科成功为其实施“逆行胰胆管造影+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乳头扩张术+取石术+鼻胆管引流”,取出黄色结石2枚,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ERCP手术属于四级手术,风险高,难度系数大,技术要求高,以往此类手术需外请专家或转诊完成,无形中增加了转诊途中疾病风险和患者的治疗费用,现该手术的顺利完成填补了我院需外请专家才能完成的技术现状,使众多胰胆管疾病患者受益,在我院即可享受优质、高端、微创的医疗服务,也标志着我科在ERCP手术方面上了新的台阶。
背景介绍:虽然近几年内镜技术发展迅速,但ERCP仍然是难度最大、风险最高的内镜技术。因此医院内开展。能熟练掌握其技术的医师在国内也少之又少。
ERCP(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技术,是通过口腔将十二指肠镜插至十二指肠降部,经十二指肠乳头进入胆管、胰管进行造影及其它诊疗操作。ERCP技术一直是诊断胆管、胰管病变的金标准,同时随着技术的发展,它已从单纯的诊断性技术发展为以治疗为主综合性技术,是现代胆胰病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适应症为胆管结石、肿瘤、炎症、寄生虫,不明原因的阻塞性黄疸、复发性胰腺炎、胆源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胰腺肿瘤、胆胰先天性畸变、胆胰管汇流异常、胆胰手术、外伤后胆瘘、胰瘘、胆囊切除、胆管手术后症状复发、奥狄氏括约肌功能紊乱、十二指肠乳头、壶腹部肿瘤等疾病。ERCP手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费用低、恢复快及可重复操作等优势,目前已成为胆胰疾病的首选诊疗方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