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52岁,因“双卵巢高级别浆液性囊腺癌IIIA期术后复发”入院。行“二次肿瘤减灭术(肝肾隐窝灶胆囊+部分肝V段切除+小网膜囊病灶切除)”。术后腹部引流管每天引流出胆汁-ml。考虑胆漏,行ERCP术。

术中见真相

肝内外胆管显影,胆总管囊状扩张,肝右叶胆管显影并可见造影剂外渗

胰头部胰管部分显影

胆总管下段狭窄,胆胰管于胰腺段汇合

行ERCP、EST、ERBD术

术后疗效

患者ERCP术后第2天腹腔引流管内胆汁引流量为40ml,术后第5天已无胆汁流出。

小贴士

肝部分切除术胆漏发生率为4.8%-21.3%不等,严重者可出现腹腔脓肿,甚至肝衰竭和死亡。部分患者经充分腹腔引流、加强抗感染及营养支持等胆漏可自行愈合。

内镜治疗的目的是减小Oddi括约肌本身及其他原因(如结石引起的胆道梗阻、胆胰合流异常等)引起的胆管与十二指肠之间的压力梯度。主要方式包括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胆管支架置入术(ERBD)或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创伤小、见效快、疗效确切!

本例患者因肝部分切除术后肝创面愈合不佳而胆汁外漏,导致创面愈合不佳的根本因素是胆胰合流异常致使胆管与十二指肠之间的压力梯度增高,胆汁流出不通畅。经内镜置入胆管支架后降低了压力梯度,保证了胆汁流出通畅,使肝创面得以更快、更好地愈合,从而解决胆漏问题。

审校:侯森林

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jkg.com//mjcczl/1225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