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胰瘘专科治疗医院 >> 胰瘘病因 >> AP最前沿内镜与经皮穿刺引流对早期
据ENDOSCOPICULTRASOUND在年11月报道题:Comparisonofendoscopicversuspercutaneousdrainageofsymptomaticpancreaticnecrosisintheearly(4weeks)phaseofillness作者SurinderSinghRana等
背景
急性胰腺炎(AP)是一种以胰腺-胰周组织的急性炎性损伤为特征的疾病,导致少数患者坏死,并伴有全身性损伤和器官衰竭。器官衰竭、胰腺坏死尤其是感染性坏死是决定胰腺炎预后的重要因素。尽管目前有很多的相关研究和临床实践。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尤其是胰腺坏死组织感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很高。
急性坏死组织积聚(ANC)和包裹性坏死(WON)的区别在于是否有成熟的囊壁形成,该过程通常需要约4周的时间。感染的坏死组织传统上通过手术清除治疗,然而,在这些患者中进行开放手术会增加发病率和死亡率。在过去的几年中,治疗方法已向微创介入放射学,腹腔镜和内窥镜手术转变。由于有成熟的囊壁,与活组织有明显的坏死界限,因此与ANC相比,WON更容易引流。与介入或外科引流相比,内窥镜腔内引流(ETD)临床成功率更高,多次干预的比例、死亡率、器官功能衰竭的风险和不良事件发生率都较低。ETD在WON治疗中的优势已通过随机对照研究和系统评价得到证实。
与WON的患者相反,ANC的患者通常由于未形成良好的囊壁而避免行内镜治疗。在缺乏良好壁形成的情况下,ETD可能导致气腹、腹膜炎以及随之而来的感染并发症。因此,在病程的前4周,经感染性胰腺液体积聚,目前普遍接受的管理策略是经皮“升阶梯”治疗,即经皮引流(PCD)并在必要时进行微创手术坏死性切除术,传统上建议在病程4周后行ETD。
但是,4周这样的时间节点的选择是经验性的,坏死的病灶可能会在发病的前4周内完全或部分地形成包裹,这样的情况可以尝试内镜治疗。少数近期发表的研究证明了ANP早期(4周)ETD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从而扩大了ANP内镜干预的指征。
但是,早期使用ETD的经验仍然有限,人们担心增加不良反应的频率,其结果尚未与传统的升阶梯PCD方法进行比较。在这项回顾性研究中,我们报告了有症状的PN患者中,早期ETD和PCD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
该研究在印度北部的一家三级医疗中心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过去5年来ANP患者的数据。纳入了所有通过PCD或ETD进行早期引流(疾病发作4周内)的患者。ANP的诊断基于经过修订的亚特兰大分类。只有在超声或CT上发现胰腺坏死形成囊壁时,才进行ETD引流。同时纳入在疾病早期接受PCD并且胰腺坏死形成部分或全部囊壁的患者。
结果
两组患者自发病到干预的平均时间时间相当(PCD组为24.22±2.04天,ETD组为24.21±2.33天,P=0.)。在两组中,感染仍然是进行引流手术的最常见指征,尽管PCD组(39/64,95.12%)比ETD组(18/23,78.26%)更常见,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在PCD组的41例患者中,有32例(78.05%)患者接受了多个导管的放置,而其余9例(21.95%)患者仅需使用单个PCD导管。大多数(91%)接受过PCD的患者通过生理盐水或链激酶溶液进行冲洗以进一步治疗。
在23例接受ETD的患者中,有15例(65.22%)使用多个塑料支架引流,而其余8例(34.78%)则通过BFMS引流。ETD之后,有11名(47.83%)患者接受了DEN(平均次数:6.18±1.74)。
PCD和ETD组的所有患者均取得了技术成功。在PCD组,临床成功率为27/41(65.85%),ETD组为20/23(86.95%),临床角度上差异上并不显着(P=0.)。但是,与ETD组相比,接受PCD的患者痊愈所需的时间明显更长(分别为30.94±5.67天和61.92±22.95天,P≤0.)。尽管采取了所有治疗措施,PCD组中最终仍有13/41(31.70%)的患者需要挽救手术,这比ETD组(1例,4.34%)要高得多(P=0.)。PCD组和ETD组之间的死亡率分别是12.19%和8.69%(P=1.)。
与ETD组相比,接受PCD引流的患者的胰外瘘(EPF)发生率明显更高(9/41[21.95%]vs.0,P=0.)。与PCD组(3/41,7.32%)相比,ETD组(5/23,21.74%)的出血发生率更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多数出血是自限性的,可以保守治疗。然而,一名患者需要紧急血管栓塞,而另一名患者尽管进行了紧急剖腹手术仍无法挽救。
讨论
在某些腹腔区域,ETD比PCD的引流效果更好。ETD引流可显着缩短病程。在ETD组中,挽救手术的需求也显着降低。放置PCD可以引流PNC的液体成分,尽管进行了冲洗和抽吸,但仍可能残留固体组织。这些残留的固体组织很难通过小口径的PCD排出,可能会引起继发感染并加重全身性炎症反应。与PCD相比,ETD允许放置多个大型口径支架并进行多次DEN,从而有助于清除残留的坏死组织。
与PCD组相比,接受ETD的患者EPF的发生率也显着降低。DPDS是ANP患者的一种常见但未得到充分认识的并发症。ETD通过透壁支架对PNC进行内引流,从而降低了形成EPF的风险。
但是,ETD并不能完全替代PCD。ETD最好由熟练的介入肠胃科医生在精心选择的患者组中进行。在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的情况下,最好避免使用ETD,而应首选PCD。
结论
尽管本研究存在局限性,我们的研究仍将ETD确立为可替代PCD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能带来的好处包括减少治疗时间,减少EPF形成和降低挽救手术的需求。需要进一步的大型,多中心,前瞻性,随机研究来证实我们的发现并描述ETD在早期ANP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