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到全医院,医院,医生们一方面治病救人,兢兢业业;一方面,也需要在科研方面有所建树。然而,先进技术的种类有限,想必,很多的医师在为新的课题而苦思冥想,暗自神伤。

然,小编在整理文献的时候,发现了这么一篇特别有趣的文献,不得不佩服作者的脑洞大开。本文是通过实时E成像定量测量技术测量患者膈肌的硬度做了前瞻性研究,找到膈肌硬度和PDI的相关性,从而评估实时E成像定量测量技术能否代替PDI判断膈肌功能。

机械通气定义

机械通气是在呼吸机的帮助下,以维持气道通畅、改善通气和氧合、防止机体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为使机体有可能度过基础疾病所致的呼吸功能衰竭,为治疗基础疾病创造条件。

机械通气适应症

?窒息

?严重呼吸困难或呼吸窘迫

?严重低氧血症

?严重高碳酸血症

?纠正急性呼吸性酸中毒

?降低呼吸功耗,缓解呼吸肌疲劳

?防止肺不张

?为使用镇静和肌松剂提供保障

?稳定胸壁

机械通气并发症

?呼吸肌相关肺损伤

?氧中毒

?呼吸肌相关膈肌功能不全

?对心血管系统影响

?对其他脏器功能影响

?镇静与肌松相关并发症

所以,尽量减少呼吸机卸载引起的膈肌功能障碍成为机械通气患者管理的关键目标,需要严格监控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跨膈压PDI是患者膈肌功能评估的金标准,也是预测患者呼吸肌撤机成功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常情况,病人需要采取坐位姿态,并且姿势相对需要固定,自鼻腔插入2条顶端带气囊的导管或1条改良的Swan-Ganz导管,气囊长度多为10cm,一侧置于胃内,测Pg,另一侧置于食道中段,测Pes,从而计算Pdi。操作非常复杂,特别是ICU等重症病人,很难摆好合适体位,并且增加病人痛苦。所以,PDI测量并不能广泛使用。

E成像技术,作为一种无创人体组织硬度定量测量技术,被别具创意的用于膈肌硬度的定量评估,从而代替pdi,作为膈肌功能的评判指标,具备了无创性,减少病人痛苦,操作简单等诸多优势。

本文的立足点是:

E成像技术剪切模量的测定已经被证明可以对运动肌肉的被动和主动肌力进行可靠的评估。再拓展新思路,尝试测量膈肌的剪切模量,发现横膈肌的剪切模量的变化可以反映健康人在等容通气时pdi的变化,但对呼吸急促者,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改进,E成像有望代替pdi评估。

其他科研新思路拓展

?前列腺良恶性肿瘤多模态诊断

?E成像引导下前列腺靶向穿刺

?实时弹性成像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预测价值

?AP超微血流评估患儿肝被膜下血流

?Ap超微细血流评估甲状旁腺占位性病变

?心肌硬度评估

?肠道炎性病变评估

?放化疗疗效评估

声科E成像技术来源于法国朗之万研究所最新的第三代剪切波技术,采用发射马赫圆锥序列声辐射,极大增强剪切波能量,并搭载hz极速平台,实时捕捉20ms内的剪切波速度,从而获得实时的组织硬度图和实时剪切波速度,极大提升剪切波定量技术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使得学术界一系列的科研课题得以稳定进行,科研结果得以落地。

正因为技术的可靠性,学术界关于E成像的研究蓬勃开展,正所谓“创意有多远,科研就能走多远。”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小心“肝”~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jkg.com//mjcczz/1250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