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学习内容是第十六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体液组成及分布

成年男性体液量约占体重的60%;女性约占50%;婴幼儿可高达70%~80%。体液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两部分组成。男、女性细胞外液均约占体重的20%。

人体水出入量水入量水出量饮水ml尿ml食物ml粪ml代谢氧化生水ml呼吸ml皮肤蒸发ml合计2ml合计2ml水中毒病因

(1)水中毒总入水量超过排出量,水中毒较少见。常见原因有:

1)肾衰竭排尿能力下降。

2)机体摄水过多或静脉输液过多。

3)各种原因引起ADH分泌过多。

(2)水中毒临床表现

1)急性水中毒起病急,以脑水肿最为突出,表现为头痛、呕吐、视力模糊、谵妄、惊厥甚至昏迷,严重者可发生脑疝。

2)慢性水中毒多被原发病的症状所掩盖,可出现软弱无力、恶心、呕吐、嗜睡、体重增加、皮肤苍白等症状。

(3)水中毒处理原则

轻者只需限制水摄入,严重者除严禁水摄入外,静脉输注高渗盐水,以缓解细胞肿胀和低渗状态,酌情使用渗透性利尿剂。

高渗性脱水等渗性缺水低渗性缺水高渗性缺水特点水钠同比丢失失钠大于失水失水大于失钠血钠~mmol/L<mmol/L>mmol/L主要病因消化液或体液急性丢失消化液或体液慢性丢失水分摄入不足、水分丧失过多临床表现恶心厌食、少尿、不口渴,皮肤干燥、眼窝凹陷恶心呕吐、疲乏、头晕、口渴不明显口渴、乏力、眼窝凹陷、烦躁、谵妄、昏迷补液纠正原发病,平衡液或生理盐水轻、中:5%葡萄盐溶液;重:高渗盐水饮水及静脉补充5%葡萄糖液体疗法

(1)生理需要量、已丧失量和继续丧失量;

(2)输液先快后慢(第一个8小时补充总量的1/2,剩余1/2总量在后16个小时内均匀输入)、先盐后糖、先晶后胶;

(3)保持皮肤完整性。

钾代谢异常低钾血症高钾血症血钾浓度<3.5mmol/L>5.5mmol/L临床表现肌无力、恶心呕吐、心动过速、代碱软瘫无力;心动过缓使心跳骤停于舒张期ECGT波降低,QT间期延长、U波早期T波高尖,QT间期延长,后出现QRS增宽,P-R间期延长酸碱平衡失调

正常体液pH为7.35~7.45。

分类: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

治疗:酸中毒可用5%碳酸氢钠静脉滴注。

代谢性酸中毒

临床上最为常见。主要病因有:

(1)体内酸性物质生成过多:严重损伤、腹膜炎、缺氧、高热、休克时酸性代谢产物不断生成;又如长期不能进食而能量供应不足,体内脂肪分解过多形成酮体。

(2)氢离子排出减少:急性肾衰竭时肾小管排H+和重吸收HCO3-受阻。

(3)碱性物质丢失过多:腹泻、胆瘘、肠瘘或胰瘘等致大量碱性消化液丧失。

代谢性碱中毒主要病因有:

(1)H+丢失过多:幽门梗阻、长期胃肠减压丢失大量H+、Cl-。

(2)碱物质摄入过多:长期服用碱性药物或大量输注库血。

(3)低钾血症:钾缺乏时,细胞内钾向细胞外转移,k+-Na+交换增加。

(4)利尿剂的作用。

呼吸性酸中毒

常见原因有:凡能引起肺泡通气不足的疾病均可导致呼吸性酸中毒。如全身麻醉过深、镇静剂过量、呼吸机管理不当、喉或支气管痉挛、急性肺水肿、严重气胸、胸腔积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心跳骤停等。

呼吸性碱中毒

常见原因有:凡引起过度通气的因素均可导致呼吸性碱中毒。常见于癔症、高热、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疼痛、呼吸机辅助通气过度等。

临床表现代谢性酸中毒轻者症状常被原发病掩盖,重者可有疲乏、眩晕、嗜睡、感觉迟钝或烦躁不安。代谢性碱中毒轻者常无明显表现。较重的病人呼吸变浅变慢或有精神方面的异常。呼吸性酸中毒胸闷、气促、呼吸困难、发绀和头痛,严重者可伴血压下降、谵妄、昏迷等。严重脑缺氧可致脑水肿、脑疝,甚至呼吸骤停。呼吸性碱中毒多数病人有呼吸急促的表现。可有眩晕、手足和口周麻木及针刺感、肌震颤、手足抽搐,常伴有心率加快。辅助检查 动脉血气分析代谢性酸中毒血浆pH<7.35,HCO3-降低,PaCO3一定程度降低或正常。代谢性碱中毒血浆pH和HCO3-增高,PaCO22正常。呼吸性酸中毒血浆pH降低,PaCO2增高,HCO3-可正常。呼吸性碱中毒血浆pH增高,PaCO2和HCO3-下降。治疗原则代谢性酸中毒积极处理原发病,轻度代谢性酸中毒经补液后多自行纠正。代谢性碱中毒关键在于解除病因,可应用稀释的盐酸溶液或盐酸精氨酸溶液。呼吸性酸中毒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和改善通气功能,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呼吸性碱中毒在治疗原发疾病的同时对症治疗。护理措施

1.消除或控制导致酸碱代谢紊乱的危险因素,遵医嘱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2.遵医嘱用药并加强病情观察。在纠正酸碱失衡时,应加强对病人生命体征、血电解质和血气分析指标动态变化趋势的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相应的并发症。

3.协助病人取适当的体位。

4.保持呼吸道通畅,训练病人深呼吸及有效咳嗽的方法及技巧。对于气道分泌物多者,给予雾化吸入,以湿化痰液和利于排痰。必要时行呼吸机辅助呼吸,并做好气道护理。

5.改善和促进病人神志的恢复,定期评估病人的认知力和定向力,若出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并遵医嘱落实各项治疗。

6.减少受伤害的危险,加强安全防护,与病人家属共同制定活动的形式、活动时间和活动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jkg.com//mjcczz/1265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