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王铮,雷建军,徐军,等.连续贯穿端侧胰肠吻合术的临床观察.中华外科杂志,,54(1):49-50.

连续贯穿端侧胰肠吻合术的临床观察

王铮雷建军徐军马清涌仵正

胰瘘是众多外科医师公认的胰十二指肠术后最难处理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据文献报道,胰瘘的发生率为5%~30%,是胰十二指肠手术病死率较高的重要原因[1-4]。胰腺断端的吻合方式主要有两种:胰肠吻合和胰胃吻合。据文献报道,两种吻合方式之间胰瘘的发生率无差异[5],胰肠端端及端侧吻合之间胰瘘的发生率亦无差异。发生胰瘘的高危因素主要是吻合口的密闭程度及胰腺断端的血运情况,为防止胰瘘的发生,许多学者对胰腺断端吻合的方式做了改进。我们于年设计出一种新的连续贯穿端侧胰肠吻合术,现将这种新的吻合方式的近期疗效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年7月至年3月我院收治的因十二指肠癌和胰头肿瘤等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63例,女性42例;年龄52~77岁,平均(62±8)岁。其中胰腺导管腺癌54例(51.4%)、壶腹部癌14例(13.3%)、胰腺内分泌肿瘤10例(9.5%)、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9例(8.6%)、十二指肠肿瘤4例(3.8%)、远端胆管癌4例(3.8%)、胰腺囊性肿瘤5例(4.8%)、其他5例(4.8%)。

二、手术方法

患者均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按照Child吻合方式进行吻合。胰腺断端与空肠行连续贯穿端侧胰肠吻合:修整胰腺断端,精确止血,不做褥式缝合;可吸收线空肠后壁浆肌层与胰腺全层间断缝合,共3针,缝合后打结(图A);距离空肠盲端8cm对系膜缘打孔,孔径略小于胰腺直径(图B);4-0不可吸收缝线连续缝合全层后壁,置入胰肠支架管(图C,D);4-0不可吸收缝线连续全层前壁缝合(图E)。

三、术后处理

所有患者均接受标准术后处理。术后给予质子泵抑制剂预防应激性溃疡,奥曲肽术后持续使用7d。胰瘘运用ISGPF的定义进行分级,B和C级胰瘘为具有临床意义的胰瘘(也称为胰肠吻合失败)。在吻合术后,于胰肠吻合口及胆肠吻合口后方放置一根引流管,另外在胰肠吻合口的前方再放置一根引流管。术后第1、3、5天分别进行引流液淀粉酶测定,如有必要可延长测量时间。术后第8天进行腹部CT检查,确保吻合口完整的情况下嘱患者进行固态饮食。若引流液存在血液、胆汁或肠内容物等,暂不拔除引流管。当引流管每天引流量不超过20ml且淀粉酶含量低于U/L时拔除。胰管支架于术后1个月拔除。

四、其他变量定义

胰腺质地的软硬程度通过术者在手术过程中对胰腺实质的观察和触摸来确定。胰管直径的大小由病理医师通过测定胰腺切缘的胰管直径来确定。

五、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定量资料运用t检验或ANOVA检验进行分析;定性资料运用χ2或精确概率检验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新型连续贯穿端侧吻合术总体手术时间为(.2±20.4)min,胰肠吻合术时间为(8.5±2.2)min,7例患者术中需要输血。例患者中,A级胰瘘7例(6.7%),B级胰瘘3例(2.9%),未发生C级胰瘘(表1);胰瘘发生率为9.5%。胰肠吻合失败发生率为2.9%;术后住院时间为(14.2±3.97)d;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为(8.42±3.30)d。

10例发生的胰瘘患者中,7例胰腺质软,6例胰管直径3mm。无胰瘘和发生胰瘘患者术后1、3、5d引流管引流液的淀粉酶含量见表1。本组患者无术中或术后死亡。

讨论

Fuks等[6]回顾性分析了例行胰十二指肠术后患者的资料,发现C级胰瘘的发生率为4.8%,其中40%的患者死亡原因与C级胰瘘相关。Veillette等[7]的研究结果表明,胰十二指肠术后胰瘘相关病死率为9.3%。有学者提出运用胰胃吻合替代胰肠吻合,但随机对照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吻合方式胰瘘的发生率没有差异[8]。

我们所提出的新型连续贯穿端侧吻合术具有以下优点:(1)将胰腺牢固地固定于空肠,但不影响吻合口的血液供应。解决了胰腺空肠吻合口径不一致的困难,能够保证胰腺断端的血运,促进胰肠吻合口的快速愈合。(2)连续缝合能够缩短吻合时间,降低吻合时的张力。(3)技术难度低,容易学习掌握,且适用于大多数患者。本研究结果表明,新型连续贯穿端侧吻合术的胰十二指肠术后胰瘘发生率为9.5%,B级胰瘘的发生率为2.9%,未发生C级胰瘘。今后我们将继续改进本技术,以进一步降低胰瘘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略)

题图viaAllisonTrentelman

感谢你在学海无涯的征途上选择了我

———————————————









































北京哪家治白癜风的医院比较好
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jkg.com//mjccjc/120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