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艳涛的辛苦付出得到了广大患者的爱戴他们纷纷送上锦旗和一封封感谢信,其实这汇聚的不仅是诚挚谢意、感激之情,更是对医者的崇敬和生命的热爱
年度人物 田艳涛
如今,在医患关系颇为紧张的情况下,田艳涛坚持以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一位医者的人文关怀他把自己和病患及家属看作是一个整体,耐心沟通他一再强调,“医患间最重要的是信任”
2014年,由田艳涛所带领的团队致力于开展血管垫片缝线用于胰肠吻合研究,也取得良好效果,有效降低胰腺癌这一世界难题的胰瘘发生率和死亡率,为世界首创
现阶段,田艳涛正在主持北京市科委首都特色基金项目和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及中国医学术后胰瘘科学院肿瘤院所临床重点课题的研究工作作为第一主研人,他曾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此外,2013年,他曾被患者评为“我心目中的好医生”荣誉称号并获得奖杯早年曾获“河北省新长征突击手”和“河北承德市十大杰出青年”的荣誉称号
多年来,田艳涛始终本着医生的一颗仁心,无私地为医学事业奉献着,无怨无悔而在今后的日子,他仍然会带领着自己的团队在抗癌的道路上披荆斩棘,探索创新,履行一名“白衣战士”的崇高使命
这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首例全腹腔镜胃癌根治三角吻合术,有着丰富外科经验的田艳涛教授便是这台手术的主刀
手起刀落,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干净利落田艳涛娴熟的技术加之充分的术前准备,严谨的团队配合使这场手术得以顺利实施,从脾切除术后发热而填补了肿瘤腹腔镜三角吻合胃癌根治术的空白与此同时,这场手术的成功也标志着腹部外科微创手术又登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
行医二十余年,田教授深知癌症患者和他们的亲人对医生的期盼无比深重不管有多疲惫,只要上了手术台,他便立刻精神焕发,全神贯注,对每一台手术精益求精
田艳涛,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腹部胰胃外科主任、教授、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胃癌、胰腺癌的微创外科治疗及相关临床及基础研究先后发表统计源期刊及sci收录论文50余篇,参编专著8部,其中国家重大出版工程项目、中国常见癌症丛书《胰腺癌》任编委、《胃癌》担任副主编
“手术是一种艺术,只有用心去做,才能够得到最好的作品”这是田艳涛胃癌术后饮食禁忌从医多年的真切感受当看到手术五年、六年,甚至十多年后,患者依然生存得很好,一种满足感便会从他的心底油然而生从19年工作至今,他从未出过一丁点儿医疗差错他每周固定两次门诊,几十个号往往一早就被一抢而空;一星期内要做的手术有时多达10台,往往晚上八九点才下手术台;从医20多年来,唯一的一次休假便是和妻子一同去美国看望读书的女儿……谈及在这种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下,为何能始终保持高昂的工作激情时,田艳涛坦言,一切源于他深深地热爱着这个行业
正是“生命相托”的责任感,让他感到手中的手术刀重若千钧,丝毫不敢懈怠
2013年3月11日在肿瘤手术室,安静地只听得到麻醉机发出“嘀嘀”的声音在这里,一场胃癌腹腔镜手术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文/本刊胰瘘的护理记者 张惠清
推介词:继2013年成功完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首例全腹腔镜胃癌根治三角吻合术后,2014年他带领团队开展血管垫片缝线用于胰肠吻合研究,有效降低胰腺癌这一世界难题的胰瘘发生率和死亡率,为世界首创在今后的日子里,他仍会带领团队在抗癌道路上披荆斩棘、探索创新,履行“白衣战士”的崇高使命
“手术是一种艺术,只有用心去做,才能够得到最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