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胰瘘专科治疗医院 >> 胰瘘医院 >> 完美ldquo登峰rdquo包
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腹腔镜技术的一个标志性高点,被外科学界称为普外科的“珠穆朗玛峰”。包医二附院率先在我市独立开展该术式,实现零的突破,推动了我市腹腔镜技术的发展,标志着我市腹腔镜技术再上新台阶。
01
连做3例完美“登峰”
王秋红团队开展3D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用时仅仅4小时,患者术后恢复非常好,无胰瘘等任何并发症。”包医院消化微创中心主任王秋红用“完美”二字来形容5月20日独立完成的首例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那是一位50多岁的女性患者,因十二指肠乳头间质瘤入住包医二附院消化微创中心。“当时超声内镜评估肿瘤已经大于2厘米,且肿瘤在肠壁外侧,不在黏膜侧,无法用内镜剥离。”王秋红介绍说,胃肠间质瘤属交界性肿瘤,多为良性,但它是具有潜在恶性倾向的侵袭性肿瘤,尤其是大于2厘米的间质瘤,有恶变和转移风险,外科手术是唯一选择。十二指肠乳头是胆管和胰管的共同开口,位置特殊,周围解剖结构复杂,该部位的肿瘤无法独立切除,常规应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le)。
传统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需要在腹部做长约25厘米以上的切口,术中需要切除包括远端胃、胆总管、胆囊、胰头颈部、十二指肠以及空肠上段等多个脏器,相关解剖关系复杂,涉及重要血管多,且要行胰肠吻合、胆肠吻合及胃肠吻合等多个吻合,重建消化道。手术比较复杂、创伤很大、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高,尤其是“胰肠吻合”易出现致命的胰瘘等并发症,外科医生称其为“死亡之吻”。因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一直是普外科难度最大、风险最高、并发症发生率最高的手术,被认为是普外科手术技术的“珠穆朗玛峰”。
相较传统手术,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患者痛苦小、住院时间短等优势,但是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起点更高,操作更为复杂,技术难度非常大,开展该手术既需要有丰富的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经验,同时又必须具备高超的腹腔镜操作技术及优秀的团队配合,医院能够开展该术式,我市此前尚无独立开展先例。
“肿瘤已经这么大了,不赶紧切掉还等啥?等到有问题了再切?“由于患者和家属对手术顾虑重重,不仅外请专家进行了会诊,医院咨询,而北京专家的一席话让患者瞬间做出决定:回包头做手术!5月20日,由王秋红主任和王海龙医生共同主刀(执镜),为患者实施了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个小时后,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患者没出现任何并发症,顺利康复出院。在随后的3个月中,消化微创中心肝胆胰组又相继完成两例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每台手术用时4~5小时,患者均无致命性胰瘘等严重并发症,目前均已康复出院。3例手术,完美登峰。02
厚积薄发水到渠成
王秋红(左)、王海龙(右)与北京医院知名肝胆外科专家赵之明教授(中)合影谈起“主刀”完成3例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心情,青年医生王海龙表示“很平静”、“没啥感觉,也没太兴奋”、“水到渠成的事儿”!“反而是去年8月份在王主任的‘保驾护航’下独立完成我的第一例传统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时,心情特别激动,王主任看起来比我还高兴,脸上那表情好像在说:你们终于按我的路数来,上台阶了!”王海龙回忆道,那天王秋红主任还组织科室人员出去吃了烧烤,以示庆贺。年12月,包医二附院消化微创中心成立之初,还是一个“一穷二白”的科室,腹腔镜手术仅限于胆囊切除、胆道探查之类的普外科常规手术。在“消化内镜”的强力支持下,越来越多的胃肠、肝胆胰肿瘤患者被“筛查”出来,科室一边外请专家带教,一边培养自己的力量。“要想发展起来,我们必须学会自己走路。”年下半年,作为实现“自己走路”的中坚力量,王海龙被医院(北京医院)医院进行了为期1年的学习。王海龙医生(右)向赵之明教授(左)学习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和其他肝胆外科手术“当时我是奔着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去的,想在肝胆胰外科待一年,但是没有胃肠基础也不行,医院学习。”王海龙回忆说,那段时间北京天津两头跑,一有腹腔镜胰十二指肠手术,的赵之明老师就给他打电话,让他去扶镜。“这样一台高难度的大手术,赵之明老师一般在3小时内就能完成,整台手术只用一块纱布,不是用来擦血,而是用来拨、挡东西的,简直太厉害、太漂亮了!”王海龙立志成为像赵之明老师那样的外科大家。学成归来后,他相继完成了胃癌根治、胰体尾切除、胰腺中断精准切除等各类腹腔镜手术,包括腹腔镜的半肝切除、传统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等复杂手术,为独立开展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打基础。“比如腹腔镜胃肠根治术,涉及到胃十二指肠动脉、肝总动脉、胃右动脉、肝固有动脉等解剖,下方涉及到胃网膜右动静脉、胃结干等解剖,这些都是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密切相关的解剖,我们又做了很多开放胰十二指肠手术,对胰腺的周围的解剖已经游刃有余。”王秋红表示,包医二附院消化微创中心成立3年多来,已经开展了80多台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其中有独立开展的传统开腹手术,也有专家带教的腹腔镜手术,特别是今年3月中旬疫情过后科室逐渐恢复正常手术的短短1个多月时间里,又相继完成了10多台传统开放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随着开放胰十二指肠手术的积累,对动脉、门脉的裸化,对海德堡三角的认识,对肠系膜上动脉右侧缘以动脉为导向的切除等越来越清晰,手术骨骼化越来越好、淋巴结清扫越来越彻底、胰头的全系膜切除也达到了,开展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条件才真正成熟。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我们一直在选合适的病例,那位间质瘤患者条件非常好,成为我们‘首例’之选。”王秋红认为,放慢速度,不急于“发卫星”不仅是对患者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事实证明,“放慢脚步、等待时机”是明智之举。第一台手术用时4小时、随后的两台用时也在4~5小时之间,相当于非常成熟术者的手术时间。“医院开展第一台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时,用时在10小时以上,这样不仅会给患者带来不小的伤害,也会打击医生的信心,让他们没有勇气开展第二例。”王秋红说。03
合理规划长远发展
王秋红主任在北京医院学习时与刘荣教授(右)合影留念包医二附院消化微创中心胃肠肝胰病区昨天的爬坡,才有今天的高度。王秋红表示,只有打好基础、积淀经验,才能在前进的路上越走越远。王秋红就是追求“稳中求胜”的人,从人才梯队的建设、科室业务的开展,他始终贯穿着这一理念。年12月消化微创中心之初,王秋红就为科室发展制定了稳步推进的规划:年重点突破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年在结直肠的基础上做腹腔镜胃,年开始做肝脏和胰腺方面的腹腔镜手术,年进一步推进腹腔镜肝脏、胰腺等高难度手术。如今,当初“一穷二白”的科室逐步形成了2个治疗中心(胆石中心、胃肠中心)和5个专业治疗组(肝胰肿瘤组、胃肿瘤组、结直肠肿瘤组、胆石症组、胃食管反流组),承担着包头及周边盟市的疑难消化系统疾病的外科诊疗,同时承担着20余位国内知名专家包头工作站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随着腹腔镜微创技术的成熟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