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胰瘘专科治疗医院 >> 胰瘘护理 >> 脾脏切除后,身体会发生什么对一个人的寿命
脾脏和脾,不是一个概念!
脾脏作为身体的内脏,扮演的角色是无可替代的,也是少不了的。生活方式不对,饮食不规律,经常生气,有疾病拖着不治疗,是脾脏受损的主要原因。发展到后来,一些人就不得不切除脾脏,保全性命。也有些人是由于外力因素,不得已需要切除脾脏,比如脾脏受到了撞击。
脾脏切除后,到底会发生什么?这就要从脾脏的作用说起。
脾脏的作用,可以大致归纳为两类,第一类是对血液的作用,能造血、存血、过滤血液。人还在胚胎阶段时,主要就是靠脾脏造血。等到发育成熟以后,脾脏造血能力才开始减弱,但脾脏内的造血干细胞依旧存在。
脾脏的主要作用,也随着年龄增长,发生了变化,成为了血液仓库。人在睡觉、静止不动时,血液暂时存储在脾脏内。等到运动时,脾脏再通过血管,将血液输送到所需要的地方。久坐不运动伤脾,就是因为增加了脾脏的存储压力。
在血液存储到脾脏时,脾脏需要事先进行过滤,以确保存储的血液是健康干净的。好似人体内的血站一样,凡是不干净的血液,或者血液中的杂质,都要被过滤,以确保输送到人体其他器官的血液是干净的。
失去了脾脏,体内的血液存储能力、过滤能力都会下降,难免会因为血液中存在过多垃圾、细菌等,影响到身体健康。一些没有脾脏的人,血液相对来说就不健康。
第二类作用就是对免疫系统的作用,由于需要过滤血液,脾脏内的巨噬细胞以及淋巴细胞含量,是体内器官之最。所以,失去脾脏的人,也就失去了大量的巨噬细胞,免疫功能相对于正常人要弱。
综合分析,一方面是过滤血液能力下降,一方面是免疫功能下降,切除脾脏的人最易出现的问题,就是细菌感染以及由此形成的各种炎症。针对免疫功能的调整,和预防细菌感染,是切除脾脏的人,后期调理的重点。若这些方面注意了,对寿命就没有影响。
有人就会问,不是说脾脏是后天运化之本,不能失去吗?这就要说到中医的脾和西医脾脏之间的区别了。
中医的脾实际上是一个系统性的称谓,不是单一的器官,严格意义上讲,脾包含了消化系统内的大部分器官功能,比如肠道、脾脏、肝脏、胃等,而西医的脾脏是指单一的脏腑器官。中医的脾就不能切,也没办法切。
从功能性来讲,西医的脾脏是不包含消化功能的,中医的脾可用六个字概括其功能:运化、升清、统血。其中的统血和西医的脾脏对血液的作用大同小异,运化和升清是针对食物消化和营养吸收的。中医的脾,基本涵盖了后天人体所有的功能,故而才有了“脾虚,人就废一半”、“百病皆由脾衰生”之类的说法。
这种区别就使得中医所讲的脾,主要是以调理为主,健脾祛湿是主要的调理方法。比如可食用茯苓糕、荞麦、大麦、香菇、南瓜、鲫鱼、牛肉等,这些食材都有健脾养脾之效。
因此,脾脏在必要的情况下可切除,但切除脾脏,血液过滤能力下降,免疫力功能下降,后期需要注意保养。中医所说的脾,是不能切的,切了一辈子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