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题
#第4期
看图回答下面问题(两题共用题干):
A、分流术
B、断流术
C、保守治疗
D、TIPS
(1)男性,53岁,乙肝肝硬化病史13年,中度至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化验血Hbg/L,WBC2.3×/L,PLT32×/L,
肝功能Child-PughA级,无出血史。治疗方式是()
(2)男性,48岁,乙肝肝硬化病史8年,中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化验血Hb80g/L,WBC3.1×/L,PLT36×/L,肝功能Child-PughC级。近1年内曾呕血3次,等待肝移植。1天前再次呕血ml,行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24小时放空气囊,仍有出血。应进一步采取的治疗方式是()
第3期答案及解析
参考答案:
1、C
2、A
3、B
4、B
答案解析:
急性胰腺炎(AP)是多种病因导致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所致的胰腺水肿、出血及坏死等炎症性损伤。临床以急性上腹痛及血淀粉酶或脂肪酶升高为特点。
常见病因有①胆道疾病,如结石、蛔虫嵌顿在壶腹部、胆管内炎症或胆石移行时损伤Oddi括约肌使得胰管流出道不畅,②饮酒,促进胰液分泌,酒精代谢产生大量活性氧,激发炎症反应,③胰管阻塞,如结石、蛔虫、肿瘤、胰管分裂,④十二指肠降段疾病,如球后穿透溃疡、肠憩室炎,⑤手术与创伤,如ERCP(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⑥代谢障碍,如高甘油三酯血症、高钙血症,⑦药物,如噻嗪类利尿剂、硫唑嘌呤、糖皮质激素、磺胺类药物等
急性胰腺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腹痛,是绝大多数病人的首发症状,常较剧烈,多位于中左上腹甚至全腹,部分病人腹痛向背部放射,病人可伴有恶心、呕吐、发热,常见体征:中上腹压痛,肠鸣音减少,轻度脱水貌。
1、(1)急性胆管炎:急性胆管炎患者主要表现为Charcot三联征:寒战高热、腹痛、黄疸,腹痛多为剑突下或右上腹,多为绞痛,呈阵发性发作,或为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可向右肩或背部放射;(2)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主要表现为心前区疼痛,性质多为压榨性疼痛,常有胸闷、大汗或濒死感,偶可表现为上腹痛,但不会出现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等体征;(3)上消化道穿孔:上消化道穿孔患者常有消化道溃疡病史,突感上腹部刀割样剧痛、板样腹、肠鸣音消失,穿孔后由于大量胃内容物进入腹腔,腹膜刺激征明显,检查中腹部立位平片可见膈下游离气体;(4)肠系膜动脉栓塞:肠系膜动脉栓塞是肠系膜上动脉突然被栓子阻塞导致的疾病,肠系膜动脉栓塞患者中1/3~1/2存在急性栓塞性闭塞的典型临床三联特征:老年、心房颤动(或其他栓塞来源)以及与体格检查结果不相符的严重腹痛,因此患者常无腹膜刺激征,但后期由于长期缺血引起肠梗死,可能会出现腹膜刺激征,患者可能存在动脉栓塞或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如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
2、诊断急性胰腺炎重要的标志物为淀粉酶、脂肪酶,胆石症、胆囊炎、消化性溃疡等急腹症时,上述两种胰酶的血清水平也可上升,但通常低于正常值的2倍,故两种胰酶超过正常值的3倍才可诊断为急性胰腺炎,此外,两种酶的高低与病情程度无确切关系。
3、
4、急性胰腺炎致胰管破裂,胰液从胰管漏出>7天,即为胰瘘,胰内瘘包括胰腺假性囊肿、胰性胸腹水及胰管与其他脏器间的瘘。胰液经腹腔引流管或切口流出体表,为胰外瘘。胰腺假性囊肿多在急性胰腺炎病程4周左右出现,初为液体积聚,无明显囊壁,因此称为假性囊肿,一般假性囊肿<5cm时,6周内约50%可自行吸收。若感染,则会发展为脓肿。
你答对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