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胰瘘专科治疗医院 >> 胰瘘护理 >> 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3一
急性胰腺炎(acutepancreatitis,AP)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病死率仍居高不下?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曾于年制定了“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草案)”,对提高我国AP的救治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近10年来,随着对AP诊断和分类标准的更新,以及国内外对该病临床诊治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必要修订新的AP指南,以进一步规范该疾病在我国的临床诊治?
AP是指多种病因引起胰酶激活,继以胰腺局部炎性反应为主要特征,伴或不伴有其他器官功能改变的疾病?大多数患者病程呈自限性,20%~30%的患者临床经过凶险,总体病死率为5%~10%?
一?术语和定义
根据国际AP专题研讨会最新修订的亚特兰大AP分级和分类系统(年),结合我国具体情况,规定有关AP术语和定义,旨在对临床和科研工作起指导作用,并规范该领域学术用词?
(一)临床术语
1.轻度AP(MAP):具备AP临床表现和生化改变,不伴有器官功能衰竭以及局部或全身并发症,通常在1~2周内恢复,病死率极低?
2.中度AP(MSAP):具备AP临床表现和生化改变,伴有一过性器官功能衰竭(48h内可自行恢复),或伴有局部或全身并发症而无持续性器官功能衰竭(48h内不能自行恢复)?对于有重症倾向的AP患者,要定期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并持续评估?
3.重度AP(SAP):具备AP临床表现和生化改变,须伴有持续性器官功能衰竭(持续48h以上?不能自行恢复的呼吸?心血管或肾脏功能衰竭,可累及一个或多个脏器)?SAP病死率较高,为36%~50%,如后期合并感染则病死率极高?
4.建议:①MSAP由年版“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草案)”中定义的“SAP”中划分出来,符合原“SAP”的条件,但不伴有持续性器官功能衰竭?②不建议使用“暴发性胰腺炎(FAP)”,因该术语提及的起病时间“72h之内”不能反映预后,并且其诊断标准之一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也只是部分AP的临床表现,不能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
(二)影像学术语
1.间质水肿性胰腺炎:大多数AP患者由于炎性水肿引起弥漫性胰腺肿大,偶有局限性肿大?CT表现为胰腺实质均匀强化,但胰周脂肪间隙模糊,也可伴有胰周积液?
2.坏死性胰腺炎:5%~10%的AP患者伴有胰腺实质或胰周组织坏死,或二者兼有?早期增强CT有可能低估胰腺和胰周坏死程度,起病1周后的增强CT更有价值,胰腺实质坏死表现为无增强区域?
(三)其他术语
1.急性胰周液体积聚(acuteperipancreaticfluidcollection,APFC):发生于病程早期,表现为胰腺内?胰周或胰腺远隔间隙液体积聚,并缺乏完整包膜,可单发或多发?
2.急性坏死物积聚(acutenecroticcollection,ANC):发生于病程早期,表现为液体内容物,包含混合的液体和坏死组织,坏死物包括胰腺实质或胰周组织的坏死?
3.胰腺假性囊肿:有完整非上皮性包膜包裹的液体积聚,内含胰腺分泌物?肉芽组织?纤维组织等,多发生于AP起病4周后?
4.包裹性坏死(walled-offnecrosis,WON):是一种成熟的?包含胰腺和(或)胰周坏死组织?具有界限分明炎性包膜的囊实性结构,多发生于AP起病4周后?
5.胰腺脓肿:胰腺内或胰周脓液积聚,外周为纤维囊壁,增强CT提示气泡征,细针穿刺物细菌或真菌培养阳性?
二?AP病因
在确诊AP的基础上,应尽可能明确其病因,并努力去除病因,以防复发?
1.常见病因:包括胆石症(包括胆道微结石)?高三酰甘油血症和乙醇?胆源性胰腺炎仍是我国AP的主要病因?高三酰甘油血症性胰腺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当三酰甘油≥11.30mmol/L时,临床极易发生AP;而当三酰甘油5.65mmol/L时,发生AP的危险性减少?
2.其他病因:包括壶腹乳头括约肌功能不良?药物和毒物?外伤性?高钙血症?血管炎?先天性(胰腺分裂?环形胰腺?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等)?肿瘤性(壶腹周围癌?胰腺癌)?感染性(柯萨奇病毒?腮腺炎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蛔虫症)?自身免疫性(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等?近年来,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腹部手术后等医源性因素诱发AP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
3.经临床与影像?生化等检查,不能确定病因者称为特发性?
三?AP病因调查
1.详细询问病史:包括家族史?既往病史?乙醇摄入史?药物服用史等?计算体质指数(BMI)?
2.基本检查:包括体格检查?血清淀粉酶?血清脂肪酶?肝功能?血脂?血糖以及血钙测定?腹部超声检查?
3.进一步检查:包括病毒?自身免疫标志物?肿瘤标志物(CEA?CA19-9)测定?增强CT扫描?ERCP或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术(MRCP)?超声内镜检查?壶腹乳头括约肌测压(必要时)?胰腺外分泌功能检测等?
四?AP诊断流程
(一)AP临床表现
腹痛是AP的主要症状,位于上腹部,常向背部放射,多为急性发作,呈持续性,少数无腹痛,可伴有恶心?呕吐?发热常源于SIRS?坏死胰腺组织继发细菌或真菌感染?发热?黄疸多见于胆源性胰腺炎?临床体征方面,轻症者仅表现为轻压痛,重症者可出现腹膜刺激征?腹水?Grey-Turner征?Cullen征?少数患者因脾静脉栓塞出现门静脉高压,脾脏肿大?罕见横结肠坏死?腹部因液体积聚或假性囊肿形成可触及肿块?其他可有相应并发症所具有的体征?
局部并发症包括APFC?ANC?胰腺假性囊肿?WON和胰腺脓肿,其他局部并发症还包括胸腔积液?胃流出道梗阻?消化道瘘?腹腔出血?假性囊肿出血?脾静脉或门静脉血栓形成?坏死性结肠炎等?局部并发症并非判断AP严重程度的依据?全身并发症主要包括器官功能衰竭?SIRS?全身感染?腹腔内高压(IAH)或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胰性脑病(PE)?
1.器官功能衰竭:AP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器官功能衰竭的出现和持续时间(是否超过48h),出现2个以上器官功能衰竭称为多器官功能衰竭(MOF)?呼吸衰竭主要包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循环衰竭主要包括心动过速?低血压或休克,肾功能衰竭主要包括少尿?无尿和血清肌酐升高?
2.SIRS:符合以下临床表现中的2项及以上,可诊断为SIRS?①心率90次/min;②体温36℃或38℃;③WBC计数4×/L或12×/L;④呼吸频率20次/min或pCOmmHg(1mmHg=0.kPa)?SIRS持续存在将会增加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的风险?
3.全身感染:SAP患者若合并脓毒症,病死率升高,为50%~80%?主要以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为主,也可有真菌感染?
4.IAH和ACS:SAP时IAH和ACS的发生率分别约为40%和10%,IAH已作为判定SAP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容易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7]?膀胱压(UBP)测定是诊断ACS的重要指标,UBP≥20mmHg,伴有少尿?无尿?呼吸困难?吸气压增高?血压降低时应考虑ACS?
5.PE:是AP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可表现为耳鸣?复视?谵妄?语言障碍?肢体僵硬以及昏迷等,多发生于AP早期,但具体机制不明?
(二)辅助检查
1.血清酶学检查:强调血清淀粉酶测定的临床意义,尿淀粉酶变化仅作参考?血清淀粉酶活性高低与病情严重程度不呈相关性?患者是否开放饮食或病情程度的判断不能单纯依赖于血清淀粉酶是否降至正常,应综合判断?血清淀粉酶持续增高要注意病情反复?并发假性囊肿或脓肿?疑有结石或肿瘤?肾功能不全?高淀粉酶血症等?要注意鉴别其他急腹症引起的血清淀粉酶增高?血清脂肪酶活性测定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尤其当血清淀粉酶活性已降至正常,或其他原因引起血清淀粉酶活性增高时,血清脂肪酶活性测定与淀粉酶测定有互补作用。同样,血清脂肪酶活性与疾病严重程度不呈正相关。
2.血清标志物:推荐使用CRP,发病72h后CRP>mg/L提示胰腺组织坏死。动态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IL)-6水平增高提示预后不良。血清淀粉样蛋白升高对AP诊断也有一定价值。
3.影像学诊断:在发病初期24~48h行超声检查,可以初步判断胰腺组织形态学变化,同时有助于判断有无胆道疾病,但受AP时胃肠道积气的影响,对AP不能作出准确判断。推荐CT扫描作为诊断AP的标准影像学方法,且发病1周左右的增强CT诊断价值更高,可有效区分液体积聚和坏死的范围。在SAP的病程中,应强调密切随访CT检查,建议按病情需要,平均每周1次。按照改良CT严重度指数(modifiedCTseverityindex,MCTSI),胰腺炎性反应分级为:正常胰腺(0分),胰腺和(或)胰周炎性改变(2分),单发或多个积液区或胰周脂肪坏死(4分);胰腺坏死分级为:无胰腺坏死(0分),坏死范围≤30%(2分),坏死范围>30%(4分);胰腺外并发症,包括胸腔积液、腹水、血管或胃肠道病变等(2分)。评分≥4分可诊断为MSAP或SAP。此外,MRI也可以辅助诊断AP。
(三)AP的诊断体系
1.AP的诊断标准:临床上符合以下3项特征中的2项,即可诊断为AP。①与AP符合的腹痛(急性、突发、持续、剧烈的上腹部疼痛,常向背部放射);②血清淀粉酶和(或)脂肪酶活性至少>3倍正常上限;③增强CT/MRI或腹部超声呈AP影像学改变。
2.AP的分级诊断:①MAP:符合AP诊断标准。满足下列情况之一:无器官功能衰竭、无局部或全身并发症;Ranson评分<3分;APACHEⅡ评分<8分;AP严重度床边指数(BISAP)评分<3分;修正CT严重度指数(MCTSI)评分<4分。②MSAP:符合AP诊断标准。急性期满足下列情况之一:Ranson评分≥3分;APACHEⅡ评分≥8分;BISAP评分≥3分;MCTSI评分≥4分;可有一过性(<48h)器官功能障碍。恢复期出现需要干预的假性囊肿、胰瘘或胰周脓肿等。③SAP:符合AP诊断标准。伴有持续性(>48h)器官功能障碍(单器官或多器官),改良Marshall评分≥2分(见表1)。
3.建议:①临床上完整的AP诊断应包括疾病诊断、病因诊断、分级诊断、并发症诊断,例如AP(胆源性、重度、ARDS)。②临床上应注意一部分AP患者从MAP转化为SAP的可能。因此,必须对病情作动态观察。除Ranson评分、APACHEⅡ评分外,其余有价值的判别指标包括BMI>28kg/m2、胸膜渗出尤其是双侧胸腔积液、72h后CRP>mg/L并持续增高等,均为临床上有价值的严重程度评估指标。
白癜风的治疗白癫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