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肥胖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社会问题,原因并不单一的肥胖所带来的并发症也是显而易见。我们越来越意识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运动越来越少、饮食越来越好;随着交通工具的发达和工作的机械化、以及家务量减轻等,也使得人体消耗热量的机会更少,步行渐渐成为了奢侈品,随之而来的就是肥胖。近期,山东大医院率先开设山东省首家减重与糖尿病外科门诊,并开展腹腔镜下微创减重手术,相信这将一举打破当前肥胖症患者无处求医的困境,为肥胖症和2型糖尿病患者带来实实在在的治疗效果。 

您的体重正常吗?

据山东大医院胃肠外科孙少川主任介绍,我国成人超重率为22.8%,肥胖率为7.1%,估计对应人群分别为2亿和万。孙少川主任反复强调,肥胖是万恶之源。轻度肥胖影响形象和活动,而病态肥胖不但让人行动不便、影响工作、生活、交友,还可引发多种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脂肪肝、胆结石、关节炎、生殖能力下降等,或由于社会偏见影响心理,而出现抑郁症,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如何来判定肥胖,孙少川主任说,医学上诊断肥胖的标准,目前最常用的是体重指数简称BMI。即BMI=体重/身高/身高(kg/m2)。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组织了由多学科专家组成的“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对我国21个省市、地区人群体重指数(BMI)、腰围、血压、血糖、血脂等24万人的相关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并据此提出了中国人的BMI标准,BMI值“24”为中国成人超重的界限,BMI“28”为肥胖的界限; 男性腰围≥85厘米,女性腰围≥80厘米为腹部脂肪蓄积的界限。来算算您的体重是否理想吧?体重指数(BMI)=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轻体重:BMI18.5健康体重:18.5≤BMI24超重:24≤BMI28肥胖:28≤BMI重度肥胖:37≤BMI

减重手术让食物走条“捷径

谈及“减肥”,控制饮食、坚持运动、服用减肥药、中医、中药、针灸等等方式,我们并不陌生,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长期控制饮食和坚持运动是一件极其痛苦,且很难实现的“艰巨任务”,而长期依靠药物减肥,也要考虑对肝脏和肾脏功能的影响。

记者了解到,根据临床实践发现,内科治疗重度肥胖症的疗效仅为10%,而微创治疗重度或病态肥胖症的近期疗效接近%。“微创减重手术”开始逐步走入重度或病态肥胖症患者的视野,那么究竟什么是“减重手术”呢?“既然导致人肥胖的原因无外乎吃得太多、吸收太好或者两者兼而有之,那么减重手术自然是反其道而行之。”对于微创减重手术,医院胃肠外科孙少川主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说,要限制食物的摄入,可以把胃减容,比如在胃入口的地方绑一根带子,这就是医学上的“可调节胃绑带术、垂直绑带式胃减容术”,把胃扎住一部分;或者干脆直接切掉一块胃,进行“胃切除术”,这样“胃口”自然就变小了,吃一点就饱。对于吸收太好也有办法,吸收的主要部位在小肠,那将小肠拿掉一段。

目前,最经典、最常用、效果最好的手术叫做“胃旁路手术”,这是一种兼顾控制摄入和减少吸收的术式。孙少川主任进一步介绍说,“胃旁路手术”操作很简单,原理也不复杂。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让食物走条“捷径”。简单讲,就是对胃和肠子进行横断,给胃新做一个出口,剩下的“没用”的胃缝起来,食物从这个新形成的胃囊出口直接流入空肠的下部,绕过了十二指肠和空肠上部,等于将食物在胃和肠中的走向进行重新安排。原来食物吃下去,是从右边往下走到肠子的,实现消化道重建后,食物改道从左边走了条“捷径”。手术的独特之处就在于改变了食物的生理流向,通过胃阻断、胃肠吻合、肠肠吻合等步骤而完成。这样不仅胃变“小”了,还绕过了一段小肠,达到了减少吸收的作用,一举两得。

减重手术,何以能“降糖”

医学的进步,总是充满了“意外”惊喜,上世纪50年代,减重手术日渐成熟,开始广泛应用于肥胖症患者,且效果良好。年,英国医生Poris意外地发现,一类减重手术竟然“附带”治好了患者的2型糖尿病。此后,通过胃旁路手术等减重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开始逐步应用于临床,就此拉开了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序幕。国外研究回顾了年-年间例接受胃旁路手术的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提示体重减轻比率61.6%,糖尿病完全缓解率83.6%。

谁也没有想到,糖尿病这个人类历史上最为古老的“内科”疾病,竟然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找到了“外科”的治疗方法。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减重手术,何以能“降糖”呢?

采访过程中,孙少川主任对“减重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机制做了详细说明,食物经过十二指肠,会促使十二指肠释放胰岛素抵抗的信号,不利于血糖的控制,减重手术使食物绕过十二指肠和空肠上部,阻止了“胰岛素抵抗因子”从前肠道释放。胃直接与空肠相连,会使两者促进胰岛素分泌的激素和抑制食欲的激素分泌增多,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保护胰岛功能,减少胰岛细胞的死亡,同时具有抑制餐后胰高血糖素分泌、抑制食欲、延缓胃排空、增加饱腹感和减慢食物吸收等生理作用,是人体对抗糖尿病极其重要的一种激素。因此,减重手术实际上是通过改变食物的生理流向,改善了患者肠内的激素分泌,促进胰岛素分泌、保护胰岛细胞、消除胰岛素抵抗,从而使糖尿病得到很好的缓解。

不仅如此,这种原本用于治疗肥胖症的手术,对其他内分泌代谢病也有效果,因而称其为“代谢手术”或“糖尿病手术”也不为过。众所周知,“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其并发症”。通过手术治疗,患者血糖得到良好控制,很多患者甚至再也不用打针吃药,同时并发症也大大减少,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最后,孙少川主任强调,这里用“缓解”而不用“治愈”,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仍然有一部分患者的糖尿病可能会复发,接下来探索进一步的药物维持和补充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减重手术治疗糖尿病有标准

减重手术标准一:微创减重手术

减重手术到底安不安全?是每一位肥胖症患者是否接受减重手术的重要考量,也相信孙少川主任的一席话给所有欲接受减重手术的患者一颗定心丸,孙少川主任十分自信的说道,在医院,微创减肥已经是一项较为成熟的外科手术,源于腹腔镜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手术方法的不断改良与革新。多年来,我们已经突破了腹腔镜微创技术的瓶颈,微创已经涵盖了专业80%的手术。微创减肥就是在腹腔镜下以微创的方式完成手术,一般的手术时间大约在二小时左右就能完成,通常术后1周左右即可出院。微创减重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风险性低、术后疼痛小、并发症少等优势。术后患者一个月就能降下血糖来,三个月到半年时间进入稳定状态,所以说是一个效果显著的治疗方法。

最后,孙少川主任表示,减重门诊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多学科专家门诊,包括外科医生主要是胃肠外科为主,内科医生主要以内分泌、营养科专家为主,同时还有心理科医生,通过健康教育、到门诊每个个案的教育、住院后多学科的团队对病情的评估、手术、手术后的营养评估和营养指导,以及血糖的控制,针对病人建立一个良好的康复平台,真正造福百姓回馈社会。减重手术标准二:减重手术不是适合每个糖尿病患者

医院胃肠外科孙少川主任指出,减重手术不是适合每个肥胖患者,微创减重手术具有严格的要求:

1.必须是2型糖尿病患者,1型糖尿病目前属于禁忌症,手术是否有效还有待论证;

2.体质指数≥35,有或无合并症的2型糖尿病亚裔人群,应尽早手术;

3.体质指数在30~35,且有2型糖尿病的亚裔人群中,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难以控制血糖或合并症,尤其是具有心血管风险因素,须经内科规范治疗无效或者效果不好时,才考虑手术。

4.体质指数在28~29.9的亚裔人群中,如果合并2型糖尿病,并有向心性肥胖,且至少额外符合两条代谢综合征标准:高甘油三酯、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血压;

5.对于体质指数≥40或体质指数≥35伴有严重合并症,且年龄≥15岁、骨骼发育成熟,按Tanner发育分级处于4或5级的青少年;

6.体质指数在25~27.9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手术时,应在患者知情且同意情况下,严格按研究方案进行;

7.年龄60岁或身体一般状况较好,手术风险较低的2型糖尿病患者。已经明确胰岛功能丧失或者功能非常不好的患者,不能做手术。

同时孙少川主任表示,内科治疗仍然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并且贯穿于整个糖尿病治疗的始终。在此基础上,减重手术作为一种刚刚兴起的治疗方法,尚需要进行大规模的临床研究来对各种内外科疗法进行评估,通过循证医学的证据,制定更合理的方案,使内外科治疗能更好地协同起来,共同合理有效治疗糖尿病。

专家在线

孙少川

主任医师,山东大学教授,山东大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外科教研室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减重与糖尿病分会委员,山东省普外科医师协会主任委员、济南市科技创新人才、学科带头人,从事普外科工作近30年,熟练掌握胃肠外科常见病、疑难病的患者临床诊治及研究。在胃癌和大肠癌的诊断治疗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熟练的进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和直肠癌低位前切除保肛手术,提高了病人生活质量;率先在省内实施局麻下的无张力疝修补术,做到个性化手术,降低了术后复发率,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和花费,取得良好重要效果;近年致力于腹腔镜微创胃癌结直肠癌根治性手术以及腹外疝新技术等方面工作的开展,积极开展减重与糖尿病外科手术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文章30余篇,开展多项课题的研究,并且多次获得省市级科技奖。









































白癜风用什么药
白癜风初期症状和图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jkg.com//mjccyy/630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