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胰瘘专科治疗医院 >> 胰瘘护理 >> 肾气虚了怎么补养生之道汇粹篇上
肾气虚了怎么补——养生之道汇粹篇
很多人由于自渎坏习惯,导致严重的伤肾和精气不足,身体上出现各种毛病,很想自己快一些恢复身体健康。那么,怎么做才能补足肾气有效地康复身体?身体康复的方法虽然在我以前的文章谈到过,但是药补与食补原则谈的比较浅,现就康复养生之道的问题再次和大家全面、深入、彻底地谈一下,希望能帮到大家。
肾为生命之本肾为先天之本,是指肾的功能是决定人体先天禀赋强弱、生长发育迟速、脏腑功能盛衰的根本。
肾居下焦,为阴中之阴脏,具有封藏、贮存精气的作用。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素问·六节藏象论》云:“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
肾所藏之精,既包括先天之精,又包括后天之精。
肾所藏的先天之精是人体先天的基础,它禀受于父母,充实于后天,从内容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与生俱来的、有生命的物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二是指人类生殖繁衍的基本物质,即所谓“男女媾精,万物化生”(《易经》)。可见,先天之精藏之于肾,并在人体出生之后,得到后天之精的充养,成为人体生育繁殖的基本物质,故又名之曰“生殖之精”。
肾所藏的后天之精,是指五脏六腑之精。它源于后天水谷精微,具有营养脏腑组织的作用,即所谓“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素问·上古天真论》)肾中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密切相关:先天之精时时激发后天之精,后天之精则不断充养先天之精,二者相辅相成,互助互用,共同构成肾中精气。
肾所藏之精,根据机体的需要,重新输送至其他脏腑,成为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如此,藏中有泻,泄而又藏,循环往复,生生不息。正如《怡堂散记》所说:“肾者,主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泄,是精藏于肾而非生于肾也。五脏六腑之精,肾实藏而司其输泄,输泄以时,则五脏六腑之精相续不绝,所以成其次而位乎北,上交于心,满而后溢,生生之道。”
肾藏精,精化气,肾气是生气之源,是生命力活动的原动力,具有推动人体生长发育、促进人体生殖机能、防御外邪入侵的作用,故称为后天之本。如《图书编·养肾法言》所述:“肾在诸脏为最下,属水藏精。盖天一生水,乃人生身之本,立命之根也。”
肾为先天之本,是强调肾在人体生长发育及生殖功能中的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
其一,促进人体生殖机能。肾精是人体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具有决定生殖能力盛衰的作用。人出生之后,肾精渐充,各脏腑组织随之生长壮大。至青春期,肾精充盛,天癸随至,性腺随之发育成熟,而见男子遗精,女子月经按时而至,性机能成熟,生殖能力旺盛。人至老年,肾精渐亏,天癸渐少,性机能与生殖能力渐减。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男子……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七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
其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肾中精气具有很强的活力,随着肾中精气的盛衰变化,人体生命活动呈现出生、长、壮、老的规律性变化。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丈夫(男子)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泻。今五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
可见,肾气是生长发育的原动力,肾气充盛,则生长发育正常,齿坚发泽,骨壮有力,脏腑功能正常;若肾气亏虚,则生长发育迟缓,五软五迟,或齿脱发落,过早衰老,脏腑功能减退等症。正如李中梓所说:“婴儿初生,先两肾。未有此身,先有两肾,故肾为脏腑之本,十二脉之根,呼吸之本,三焦之源,而人资之以为始者也。故曰先天之本在肾。”(《医宗必读·医论图说》)。
其三,抵御外邪,防止疾病。肾中精气不仅能促进人的生长发育与生殖机能,而且具有保卫机体,防止邪侵的作用。《灵枢·刺节真邪》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真气,即人体真元之气。它是由先天之精气与自然界之清气和水谷之精气相结合而成,其中肾中精气起着重要作用。故肾精充足,则真气充盛,形体健壮,抗病力强;若肾精不足,则元真亏虚,形体虚衰,易于为病。故此《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孙思邈亦云:“精少则病,精尽则死。”青壮之人,肾精充盈,真气充足,故体健少病;少年或老人,肾精不足,肾气亏虚,御邪力弱,故体弱多病。
药补
一、“六味地黄丸”的补肾误区
有些戒友肾虚很严重,打算看中医吃药补肾,这个方法可以试试,但并不是所有戒友肾虚了都要去看中医才能恢复。
现在很多广告、药商宣传一个理念:“六味地黄丸可以补肾”,给很多人乃至戒色者造成一个普遍误区:一听说肾虚,就自作主张买六味地黄丸盲目服用。好像六味地黄丸成了补肾的专用药,这种观念害人不浅!
其实六味地黄丸并不能治疗所有的肾虚,更不能治愈肾虚引起的诸如掉发、耳鸣、健忘、腰痛、早泄、阳痿等所有病症,盲目服药不仅造成了极大的浪费,还可能把身体吃坏。
六味地黄丸最早来源于汉朝张仲景《金匮要略》里面的肾气丸,主治“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后来宋代名医、儿科专家钱乙将肾气丸中的温补药桂枝和附子去掉,改为六味地黄丸,记载于《小儿药证直诀》中,用来治疗小儿先天不足,发育迟缓等病症。六味地黄丸原本是给小儿吃的,小儿是纯阳之体,按照古人的说法,专门补肾阴就可以了,一补肾阳就容易动火,因为小童子元阳没有泄漏。自宋代以后,六味地黄丸被后世医家扩展应用于临床,应用范围逐渐发展为补肾滋阴之药。
六味地黄丸由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组成,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潮热,盗汗遗精。从药方的组成来看,六味地黄丸可以达到三阴同补的效果,即补肾阴、补肝阴、补脾阴。其功能与主治是滋阴补肾,主要来补肾阴虚的。
服用中成药一定要辨证,六味地黄丸毫不例外,也有它的禁忌症。肾虚有阴虚、阳虚、阴阳两虚的分类,六味地黄丸更适用于肾阴虚患者的治疗,并不适合于所有肾虚者,有些肾虚的戒友是不宜吃的。
阳虚的人越吃越虚。有一部分人体质虚弱,畏寒怕冷,手脚冰凉,腰酸无力,小便频数,这都属于肾阳不足的表现,这样的人吃六味地黄丸只会把肾气弄得越来越寒。此外,勃起功能障碍者服用六味地黄丸,病症会“雪上加霜”。
脾胃弱的人也不适宜吃。还有一类虽然肾阴虚但却脾胃功能不好的人也不适宜吃六味地黄丸。因为六味地黄丸是偏于补阴的药,配方中阴柔的药多一些,吃了后会妨碍消化功能。因此脾胃功能弱、消化不良者慎吃。
六味地黄丸中的泽泻已被证明是对肾有损害的中药,长期服用可导致肾脏纤维化甚至肾功能衰竭。动物实验表明,泽泻具有肝毒性、肾毒性,能让肝脏、肾脏出现肿胀、病变。曾有乙肝患者因服用含泽泻的中药,导致血液、肝、肾多种器官中毒而死亡。
与六味地黄丸相同功效的知柏地黄丸,在六位地黄丸的基础上加了知母、黄柏两味清热滋阴的药,加强了清热的力量,用来治疗肾阴亏虚、虚火上炎的病证。知柏地黄丸更不能盲目地服用,偏性更大。
中医看病讲究辨证论治,同样是伤肾,每个人类型也不完全相同,有的是阴虚、有的是阳虚、有的是阴阳俱虚、有的表现为虚寒、有的表现为虚热、有的气虚……典型的肾阴虚或者肾阳虚的人在肾虚人群中的比例非常小,很多人往往肾阴虚和肾阳虚混杂在一起,阴阳俱虚,还稍微一吃点补药就上火,“虚不受补”。
六味地黄丸适合肾阴虚的人,然而现在很多戒友病情比较复杂,有些戒友虽然是肾阴虚但是脾胃弱,也不适宜吃六味地黄丸。还有的戒友是阴阳俱虚,吃了六味地黄丸体质会更加虚弱,病症进一步恶化,也不适宜吃。
肾为“水火之脏”、“阴阳之宅”,肾虚有阴虚和阳虚之分。但什么是阴虚?什么是阳虚?大多数人并不能自己做出判断。所以六味地黄丸之类的补肾药不可乱吃,否则会越补越虚。
肾虚的戒友不要擅自买六味地黄丸吃,服药之前最好先去咨询中医医生,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该不该服用六味地黄丸,服多长时间,尽量避免由于盲目用药而造成的身体不适。
如果伤得比较重,得了严重的后遗症,该看病还是要看病的,不过建议大家看中医。医家治病的原理是“三分治病,七分养”,身体健康的恢复主要是靠人自身本有生命功能而痊愈的。
看病调理虽然在帮助人恢复身体健康方面有一定的效果,但只是起辅助的作用,并不是最根本的解决方法,信心与合理的生活方式才是根本之道。
二、药补只是辅助手段
肾虚的戒友要想中药调理,一定要找当地的明医、有经验的中医进行诊断、开药、调理,让医生来决定该吃哪些中药,这样是比较安全的,身体就能慢慢恢复。但是每个人年龄和伤精程度不同,治疗起来就有快慢之分,所以不能着急。
用古人的智慧总结来说,中医治病的正确顺序是一针,二灸,三用药。现在都反过来了。还说:“善治者,治皮毛,内务大病,病在皮毛,首选外治,慎言内调。”意思是说,用药治病如同用兵器退敌,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使用兵器。用药得当,药能治病,用药不当,药能杀人,是药物都是有毒性的,有利就有弊端。
然而即使对症下药了,长期吃中药对身体也是有害的。《黄帝内经》说:“用药如用兵,不得已而为之。药能治病,亦能致病。是药都有毒,有利必有弊……”又说:“一剂药,七服,病好或病不好,不再服。再服则伤气、伤血、伤脏……”。是药物都是有毒性的,即使是中药也有副作用的。用药物治病,七服药,无论见效不见效不要再服用,多服则伤人身心。
真正高明的医生,是从外在的皮毛治病的,所有的重大疾病,在外在的皮毛上都能找到治疗疾病突破口,治疗应该首先从外部治疗内部大病,不要动不动就吃药内调。
药物只是起辅助的作用,虽然在帮助人恢复身体健康方面有一定的效果,但并不是最根本的解决方法。因此,以吃中药药补的方式来补肾,并不是最好的方法。
因为药物有毒性,不适宜我们长期服用,而食物为中性,适合长期服用进补,因此,有句老话讲“药补不如食补”。
食补合理饮食就是食补,食补来补肾显然要比药补安全很多。懂得食疗相关的知识,可以让自己恢复肾气,吃出健康。
一、“五谷杂粮”为最好的补肾饮食。
《黄帝内经·素问》认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的饮食调养原则,说明了五谷杂粮在饮食中的主导地位。
《黄帝内经》中称五谷为:"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孟子滕文公》中称五谷为“稻、黍(亦称黄米)、稷(jì,即谷子)、麦、菽(即大豆)”五种粮食,后多泛指各种粮食,为养育人体之主食。
五谷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营养配比很合乎人体需要。我国人民的饮食习惯是以碳水化合物作为热能的主要来源,而人类的生长发育的自身修补则主要依靠蛋白质。故“五谷为养”是符合现代营养学观点的。
中医认为,“五谷杂粮”均为植物种子,是植物经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所结果实之精华,具足完备的四季之气,升、降、浮、沉四气均平,气平以养生,浓缩了植物的所有精华,具备旺盛的生命力,因此古人将之定为主食,有其深刻内涵。古人将种子生长的“生命力”称为“生机”或“阳气”。也就是说,我们吃主食的时候,不仅吃了各种化学营养物质,还吃粮食的“阳气”。
衡量一种食品是否营养充足,不仅要看其化学物质组成,还要体察其“气”是否均衡。不同的植物“气”不同,寒热温凉各有所偏,这用化学手段是检验不出来的。五谷作为主食,是饮食中最为重要的组成成分,因为小麦、粳米、大米、小米等等,均是味甘、性平、具有“补脾胃、益气血、和五脏”的功效。但是现在的精制大米、白面等细粮,其加工过程中把种子的皮、胚芽剥掉,损伤了种子中的生命力,缺乏生机。大米放在水里无法发芽,营养价值大幅度降低,所以最好食用完备的种子,也就是粗粮,没有经过细致加工保持原始生机的粮食,其谷气充沛,补养人的元气最好。
只吃精米、白面是不符合平衡膳食原则的,还要吃粗杂粮。稻米、小麦属细粮,粗杂粮是指除稻米、小麦以外的其他粮食,即玉米、荞麦、燕麦、小米、高粱、薯类等。粗杂粮的某些微量元素,例如铁、镁、锌、硒的含量要比细粮多一些。这几种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价值是相当大的。粗杂粮中的钾、钙、维生素E、叶酸、生物类黄酮的含量也比细粮丰富。
肾虚者最好少吃寒性的食物以及甜食,少吃凉拌菜。吃寒性的食物时,需加热煮熟后才适宜食用。平时饮食以素为主,具体内容参考《吃素怎样吃才能健康》
五谷杂粮可养五脏。早在古代就有“一谷补一脏”的说法。大豆重养肾、大米重润肺、小米重养脾、高粱重养肝、小麦重养心。《本草纲目》卷一写道:“五脏更相平也,一脏不平,所胜平之。故云:安谷则昌,绝谷则亡。”这句话意思是五谷杂粮才是养生的根本,是最健康的食物,所以人的饮食应该以五谷杂粮为主。
二、养生粥。
药补不如食补,吃药不如吃粥。食疗养生中推荐粥疗,历代名医和养生家都对粥疗有极高的评价,吃粥可以补精益气,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中医认为吃粥有:治虚、强阴、壮骨、生津、明目、温养胃气、增长智慧之效。
(1)小米粥
做法:小米适量,小火慢慢煮熟,气血不足者可加红糖少许。
功效:小米具有健脾和胃、补益虚损,和中益肾,除热,解毒之功效;还可以治疗脾胃虚热、反胃呕吐、消渴、泄泻等疾病。《本草纲目》说,小米“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经常喝小米粥,可以温补脾肾,增强生命力,对身体虚弱的戒友不啻为一帖补养良方。
(2)印光大师提倡的滋补粥
根据印光大师的建议,结合中医理论,提供以下食疗的方法,而达滋补气血、调理脾胃之功效,如下操作:
做法:莲子十粒、桂圆(剥掉外壳)十枚、红枣(掰开)十二枚、芡实(大型超市里面或药店都有)一两、薏米一两,一起用小火熬粥。
功效:补气化湿,固肾强精
。
滋补粥长期服用,对于气血不足、脾虚久泻,遗精带下,心悸失眠、血虚萎黄等虚弱类疾病有良效。加大桂圆、大枣的量可以治疗失眠。加大莲子、芡实的量可治疗脾胃虚弱、泻下伤精的患者。加大薏米的量,针对湿气较大的肌肉酸重,关节疼痛,水肿,脚气,白带,肺脓疡患者。薏米里含有抑制癌细胞的成分,因此对于癌症患者,薏米粥不失为调养身体的佳品。
(3)中医彭鑫博士推荐的补精粥:黑豆、芡实、板栗、山药各等分放在一起煮的粥,同时吃黑芝麻盐(见彭鑫博士文章《补精的食品之一黑芝麻》),这也是比较好的养精粥,大家可以尝试。
(4)其他养生粥。
养生粥有:红薯小米粥、枸杞粥、山药粥、红枣粥、花生粥、百合粥、五谷养生粥、红豆薏米粥、核桃粥、燕麦粥、黑芝麻粳米粥、银耳白果粥、莲藕大米粥、南瓜小米粥、五仁粥、栗子桂圆粥、五豆粥、胡萝卜粥、芡实粥、玉米粥、黑米八宝粥等等,这些粥对于调理五脏气血、补肾益气有好处,大家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食用。
我个人平时主要是吃小米粥,把红枣、花生、红薯放到小米粥里一起煮,自创“红枣花生红薯小米粥”。另外,我也比较喜欢吃南瓜小米粥与黑米粥。
《本草纲目》记载,红薯“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常吃能“长寿少疾”,还能补中、和血、暖胃、健五脏。红薯可以蒸熟吃,也可和大米、玉米渣一起熬粥。枸杞“能补肾、润肺、生精、益气,此乃平补之药。”有补肾养肝、润肺明目等功效。阴虚体质的人应注意枸杞的用量,因为枸杞性甘,温和,用量过度能造成上火,尤其是生吃时更应减少用量。枣,味甘、性温,能补中益气、养血生津,用于治疗“脾虚弱、气血亏虚”等疾病。
熬粥可以选择小米、江米、大米、黑米、麦仁、玉米仁为主,单独或搭配着加入豆类、莲子、薏米、芡实、百合或是花生、核桃、杏仁等坚果熬粥,或是用打糊机打成米糊来食用,更有利于消化吸收。不过不要贪多,适量搭配,一两样米加上一两种豆类或坚果就可以,豆类和坚果不要太多否则油脂太大,肠胃负担也会增大,反而无法吸收。苡米又叫薏米,高粱、薏米健脾利湿,莲子和山药补脾益肾,茯苓补气,各种原料相配,可以补虚强身。
三、中医养生学认为,吃“黑”色食物最补肾。
常见的黑色食品包括黑米、黑麦、紫米、黑乔麦、黑豆、黑豆豉、黑芝麻、黑木耳、黑香菇、紫菜、发菜、海带、黑桑椹、黑枣、栗子、龙眼肉、黑葡萄、黑松子、黑蚂蚁菜等等。
黑色食物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黑五类”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枣、核桃,就是最典型的代表。“黑五类”的营养成分最养肾,润五脏、补肝肾,特别适合肾虚患者。这五种食物一起熬粥,更是难得的养肾佳品。不过,补的食物要适量摄入,并不是越多越好,吃的过量,会出现频遗。
四、不仅要补肾,脾胃也要补。
中医讲“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中医认为,脾与肾,即“后天”与“先天”是相互资助,相互促进,在病理上亦常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如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而至脾阳不足。若脾阳不足,不能运化水谷精微,久则可累及肾阳不足。身体虚了,不仅仅是补肾那么简单,连带的肝胆、脾胃都会虚。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怎么理解呢?人体就好像一个需要电量才能运转的机器,肾就是电池,脾胃就是充电器,大自然的五谷杂粮、蔬菜水果等食物就是电源,电池的电量就是肾所储存的元阴、元阳。电池的电量通过充电(进食)来维持、补充。电池的电量(元阴、元阳)决定了机器是否能正常运转(人体健康)。
脾胃有消化、吸收、输布水谷精微之功能,而组成人体以及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的气血则是由水谷精微所化生,所以说“脾胃为气血化生之源”。人为什么会衰老,死亡?其实就是先天之本的不断枯竭,就好像再怎么好的充电电池也不可能用一辈子一样。道理都是相通的,因此,中医才有节欲保精之说,孔子才有君子三戒之说,其实都是从肾为先天之本考虑的。而大家所熟悉的山药薏米粥,就是通过调理后天从而达到强先天的目的。
中医讲究整体观念,讲脾不离胃,讲胃不离脾,常脾胃并称。脾胃不分家,养好脾的同时也要养好胃。中医的脾胃不是现代医学解剖学上的脾与胃,就生理和病理而言,中医所讲的脾胃包括了整个消化系统,远远超出解剖学意义上的脾和胃的范畴。在五行中,脾属土,土位居中央,四方兼顾,土能生化万物。脾与胃,一阴一阳,互为表里,脾与胃共同参与饮食的消化吸收。胃主降浊。食物入胃,经胃的腐熟后,必须下行进入小肠,才能进一步消化吸收,故胃以降为和。脾主升清。脾气上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才能输布到全身发挥其营养功能,故脾以升为顺。
《素问·灵兰秘典论》讲到:“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将脾胃的受纳、运化功能比作仓廪,可以摄入食物,并输出精微营养物质以供全身之用。人以水谷为本,胃主受纳水谷,脾主运化精微营养物质。金元时代著名医家李东垣在其《脾胃论》中指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可见脾胃在人体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
《黄帝内经》讲:胃经主血。就是说胃是气血生化的源头,是我们的后天之本。人活着所需要的一切营养物质都要依靠胃腐熟,然后经过脾来将全部精华上输给心肺等脏器。所以脾在《黄帝内经》中被称为“谏议之官,知周出焉”。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脾需要了解四方的情况,知道各个脏腑对气血的需要来保障供应,又被称为仓廪之官,所以脾是五腑六脏的后勤部长,胃是气血原料的制造者。脾胃合起来就是气血的来源。
《黄帝内经》在“平人气象论”中写道: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者曰逆,逆者死!就是说正常人的脉气都来源于胃,胃气就是正常人的脉气。人的脉象中如果没有胃气,就叫做“逆”,逆就会死亡!所以胃气虚弱直接引发多种疾病,因为胃气虚弱直接的结果就是气血不足,而气血不足才会百病缠身,这就是养护脾胃的重要性。
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生髓,髓聚而为脑,脑为髓之海;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运化升清,为人体气机升降传输之枢纽。脾与肾,只有相互资助,相互促进,才能保证人身体的健康。所以要想身体康复,不仅要补肾,脾胃也要补。
五、如何补养脾胃。
养护脾胃、补气血没有什么灵丹妙药,就是一句话:好好吃饭!提到好好吃饭,有人会说我每天吃的好东西很多啊,什么鸡鸭鱼肉、海参燕窝,怎么我还是很虚弱啊?可以告诉你,你吃进去的东西没有补气血,都制作成垃圾了,这些东西不是生了湿就是生了痰,再不就是生了寒、生了热,总之没有生了气血!为什么呢?这就是好好吃饭究竟是该吃什么?怎样吃?吃多少的问题了!这个问题古人早就明明白白告诉了我们。
《黄帝内经》讲:“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就是说人生存是依靠饮食水谷为根本。水谷的精微都是由脾胃制作成气血输布到全身的,所以断绝了水谷,人就要死亡。人以水谷为本,即“水与谷米”,没有说肉、蛋、奶、补药……只是说了粮食,五谷杂粮!粮食都是植物的种子,最精华的最有生机的部分,吃下去就会生成血。粮食,也就是我们每天的主食才是气血的主要原料。
调养脾胃的注意点:
(一)每顿饭只吃七分饱。胃消化食物需要消耗气血能量,吃得过饱会加重胃肠负担,而且吃的东西也不能全部吸收。中医养生讲“若要身体安,三分饥和寒”,就是说当你离开饭桌时,感觉有三分饥饿,这是最好的状态。
(二)粥与主食要足量。在一顿饭中,粥与主食的总量要占二分之一,也就是一半主食和粥,一半是菜肴,这样吃下去的五谷杂粮、豆类才能给身体提供足够的制造气血的原料,也能让体内的阴阳平衡。早餐和午餐的主食要量大一些,晚餐就以粥、糊为主。多吃主食,而且要多吃一些五谷杂粮、豆类,少吃那些精加工再加工的东西。
(三)细嚼慢咽是关键。通过慢慢的咀嚼可以控制食量,还能够实现八分饱,如果是狼吞虎咽往往会过量,因为胃还来不及把吃饱了的感觉传递给大脑,所以经常吃的是十二三分饱,加重肠胃负担,对身体是有害的。所以细嚼慢咽是可以达到避免长胖的功效的,因为这样不但减少食量而且提高了吸收量,对于肥胖的人可以控制过多的进食而起到减肥的作用,又不减低气血能量。
(四)冷饮与辛辣猛如虎,是脾胃杀手。辣椒直接刺激胃肠黏膜,燥热之性很难疏泄出来,留在体内,入肝胆、入肺肠、入脾胃,成为燥热郁滞,就会经常上火,到最后出现胃肠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肠炎、肠溃疡,严重的消化道出血、痔疮,胆囊炎症结石,咽喉发炎脓肿,上火了不是用凉药就是用抗生素来解决表相,从来也没有考虑到内脏里的情况。辣椒、花椒是四川、湖南、湖北、云贵等地的人天天要吃的,他们天天吃是因为那些地方暑湿很重,需要辣椒和花椒来驱逐暑湿寒气,否则会有风湿瘘痞。北方、中原地带气候干燥,没有湿寒可除,所以大量吃了以后就只能长溃疡、长脓疮、长湿疹、长结石、长痔疮,总之是吃了受罪。
夏天吃热的,冬天吃凉的,现在人懂得这个道理的不多。中医认为夏季要养脾。因为夏季暑湿,脾脏最累,所以夏季要专门的健脾利湿,多吃一些姜来帮助体内发散。现在很多人不懂养生,夏季拼命吃冷饮,冬天却天天用麻辣火锅、烤肉来火热宣发,怎么不怪病丛生呢?女孩子这样还会患上痛经的毛病。夏天即使再热喝水也必须是热的,也不可以喝凉开水、吃凉饭,冰糕汽水之类的绝对不可以吃。
(五)吃本地、本季节的蔬菜和水果。反季节水果则一般通过激素来促进生长,毒性大。吃了足够的主食后就可以搭配着吃一些应季的新鲜的最好是本地生长的蔬菜和水果。因为应季和本地的蔬菜水果才是最适合您的体质和脾胃的好东西。因为每个季节生长的植物一定是顺应这个季节的气候、温度、五行属性,与我们人体在这个季节的五行属性、阴阳消长完全一致的,在食用之后我们才能够真正的受益。反季节、产地距离你生活地方非常远的蔬菜水果,会让您吃过之后不太适应。因为人体的五行要顺从天地四季的五行,而且地域性的饮食也是为了适合当地人的人体对五行需求所产生的。
不要盲目追求那些漂洋过海远道而来的进口水果。尽管水果的果皮营养价值较高,但吃长途跋涉而来的洋水果,或者表皮特别光艳美丽的水果,一定要注意削皮。因为它们不仅肯定打了蜡,而且极可能经过保鲜剂处理。
(六)不吃十大垃圾食物。第一油炸类,第二腌制类,第三肉制品,第四饼干类,第五汽水、可乐食品,第六方便面,第七罐头类,第九冷冻食品,第八话梅、蜜饯类,第十烧烤类。这些垃圾食物添加了大量化学添加剂、防腐剂,吃了容易致癌,只举一例,吃一包方便面,肝要解毒32天,才能将一包方便面的毒素解完。另外不能吃加工食品,科学研究一再证明,任何食品加工越深,危害就越严重。
(七)饭后静养一个小时。坚决杜绝饭后马上看书、看报、上网、看电视的行为,因为饭后气血要供应给胃来消化食物,这个时候看书看报上网,就要调动气血到大脑和眼睛,就会减弱胃部的供血,而胃又必须有足够的气血供应,因此心脏就要加力泵更多的血给这几个器官,连锁反应就是让心脏、胃、大脑、眼睛都很累,而胃和心脏都受到了损害,所以最好保持饭后一小时内不要做这些事情,可以静静的坐一会,让气血充分的去胃部工作。
(八)晚饭要早吃,坚决杜绝吃夜宵。晚上不要熬夜,就要求晚饭尽量的早吃,最少距离睡觉要有两个多小时的时间,而且不要吃得过饱,要清淡一些,避免油腻。因为十点钟要睡觉,吃饭晚了,又吃得非常饱,胃还没有充分的消化完饭就要睡觉了,睡觉的时候血液循环都会减慢,大量没有消化完的食物就会让胃得不到足够的气血来工作,胃不能够充分的休息,胆汁也要参与消化,这样还会连累肝胆,长期下去就会形成胃病和肝胆结石疾病。
各位朋友也要注意一点,什么东西都要适量,补过了就会变宝为害!这就是中道的思想,这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做人也要和养生一样,以中道为准绳,不偏激、不过激,这样才能长久而平和。
六、牛奶危害健康。
有戒友想通过喝牛奶养生,但是我告诉大家一个事实:喝牛奶是有害的!牛奶危害健康,是当代世界新营养学的共识。
(1)牛奶会导致前列腺癌、乳腺癌、卵巢癌、大肠癌等系列癌症。
常喝牛奶的男性易患前列腺癌。日本厚生劳动省近日发布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与几乎不食用乳制品的男性相比,经常食用牛奶、酸奶等乳制品的男性患前列腺癌风险会高出60%左右。研究结果表明,牛奶、酸奶饮用量越多,患癌风险越高。
美国康奈尔大学终身教授、癌病学的研究权威、有“当代营养学界的爱因斯坦”之称的坎贝尔教授经过研究证实,牛奶中的蛋白质是一种非常强的促癌剂,其致癌能力甚至超过化学物质。他说:“哪些蛋白质有比较强的促癌效果呢?一个是酪蛋白,这种蛋白质占牛奶蛋白组成的87%。这种蛋白质促进各阶段的癌症。”
牛奶中的IGF-1(类胰岛素一号增长因子)导致女性易患乳腺癌,男性易患前列腺癌。牛跟人一样都是哺乳动物,只有生育小牛才会有乳汁,为了让牛一直产奶,现代农场的解决方法是给奶牛打高剂量的荷尔蒙,让其不自然泌乳。自从人们用激素催发母牛大量产奶,牛奶中的IGF1含量就增加了数倍至数十倍,牛奶致癌的危险当然就很厉害了。
(2)牛奶越喝越缺钙。牛奶含钙并不高,喝牛奶反而会缺钙。其实许多蔬菜的钙含量比牛奶高得多,如黄花菜、萝卜缨、苋菜、雪里蕻、荠菜、香菜(芫荽)。牛奶内含有钙,但人体很难吸收。喝牛奶会让体内的钙质流失得更快。
三十年前的中国人很少喝牛奶,特别是农村人从来不喝牛奶,而缺钙的情况闻所未闻。正常饮食五谷蔬菜的人根本不会缺钙。但是一旦喝牛奶或吃肉食,就可能出现缺钙。因为喝牛奶或吃肉食,人的体液、血液变为酸性,呈碱性的钙元素便从骨头里溶出来,以中和酸性,钙完成使命后,变成废物从尿道排出来,钙这样流失了。牛奶喝得越多,酸性体质越严重,钙流失就越厉害。可见越喝牛奶越缺钙。人均喝牛奶最多的四个国家——美国、芬兰、丹麦、瑞典,缺钙最严重,这些国家发生骨折的人比比皆是。喝牛奶最厉害的美国妇女平均三人之中就有一人患骨质疏松症。
(3)加工奶有害健康,牛都不能吃。中国市场的牛奶全部都是加工奶,而加工奶连牛都不能喝,甚至会把牛毒死。奶制品包装上赫然明示的就有二十多种化学物质:阿斯巴甜、安赛蜜、库拉索凝胶、柠檬酸钠、增稠剂、酸度调节剂、日落黄、香精……等等。如此之多的人造化学物质,能吃吗?
科学家研究认为,加工奶经过均质化工艺和高温灭菌处理,乳脂和生物酶被破坏,并变成了有害物质。这样的奶实际是一种“变质物”。牛吃了吸收不到营养,并会慢性中毒,不久就会死亡。国际知名营养学家雷蒙德?弗郎西斯在《选择健康》中说:“用生牛奶喂的小牛犊会保持健康,但是,用加热杀菌过的牛奶喂养的小牛犊通常在八个星期之内就会死掉”。著名医学家新谷弘实在《不生病的活法》中指出:“如果用市面上销售的牛奶代替母牛的乳汁来哺育小牛,那么小牛四五十天就有可能死掉”。
(4)喝牛奶不如吃白菜。中国奶业的奶制品加工已严重背离了食品应尽力保持天然营养的原则,奶制品的加工程度实在令人不安。很多奶制品含蛋白质不到1克,白菜含蛋白质1.5克,比牛奶高50%的营养,并且白菜的钙含量也比牛奶高。历来被人们视为含蛋白质高、营养价值高的牛奶,其营养价值竟然低于白菜。喝牛奶不如吃白菜。
(5)牛奶蛋白质引起人体代谢紊乱,常常引起湿疹、哮喘,以及引发可怕的糖尿病、心血管病、早熟、笨脑、短寿,促发各种癌症。
牛奶中的乳糖也有力证明牛奶不适宜人类。人类的体内有五千多种不同的活性酶,几乎可以消化所有食物中的糖分,却唯独缺少乳糖酶,不能消化牛奶中的乳糖,所以许多人一喝牛奶就呕吐,引发腹泻、消化道发病。
(6)牛奶除了导致癌症和糖尿病外,还会导致其他一系列慢性疾病。美国科学家坎贝尔说:“科学证据确凿无疑,研究结论令人震惊:动物蛋白,尤其是占牛奶蛋白87%的酪蛋白,能显著增加癌症、心脏病、糖尿病、多发性硬化病、肾结石、骨质疏松症、高血压,白内障和老年痴呆症等的患病几率。”谈到牛奶的无情现实,坎贝尔说:“我本人是在奶牛场长大的,是喝牛奶、吃牛肉长大的,我很不愿意看到这样一个事实:否定牛奶牛肉。但是我必须要告诉大家,这是事实。”
(7)牛奶致少年儿童I型糖尿病。
I型糖尿病终身难治。在I型糖尿病中,免疫系统攻击产生胰岛素的胰腺细胞。这种破坏性的、无法治愈的疾病主要发生在儿童之中。它给年轻的父母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艰难的经历。一个孩子一旦变成I型糖尿病人,在他以后的生命中,不得不依赖外源的胰岛素注射,太可怕了。牛奶是如何使儿童患I型糖尿病的?坎贝尔在《中国健康调查报告》中论述如下:
牛奶中的蛋白质诱导I型糖尿病的发生,很早就见著于文献。其过程是这样的:婴儿接受母乳喂养的时间不长就开始喂以牛奶蛋白质,一般是婴儿配方奶中的牛奶蛋白质。牛奶进入小肠后,被分解成氨基酸碎片。对于某些婴儿来讲,牛奶不能完全被消化,于是这种原初蛋白质的氨基酸小链或片断就存留在小肠当中。这种没有完全被消化的蛋白质片段被吸收进了血液。免疫系统识别了这些片段,将它们作为外来的入侵者,并开始破坏它们。不幸的是,这些蛋白质片段和产生胰岛素的胰腺细胞完全相同。免疫系统丧失了识别牛奶蛋白质片段和胰腺细胞的能力,并开始攻击两者,导致儿童的胰岛素生成功能的破坏。
在12个国家的14岁以下儿童中,牛奶摄入量与I型糖尿病发病关系的调查发现,两者之间存在非常好的线性因果关系。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牛奶摄入量越多,I型糖尿病患病率越高。在芬兰,I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是日本的36倍,同时,在牛奶的平均摄入量方面芬兰比日本高很多。针对牛奶危害儿童健康问题,年美国儿科协会强烈建议:如果家族成员糖尿病比较常见的话,那么这个家庭中出生的婴儿最好两年内不要服用任何牛奶。
因此,最好不要用奶粉、牛奶喂养初生的婴儿,应该以人奶哺乳。
(8)违抗自然遭天谴
大自然创造万物与生命。每一种有生命的物种都有天然的生存法则,如果违反,必然衰亡。
各种天然动物都按照自然律进行饮食和生活,所以能够精力充沛地活着,活到自然死亡。所有的哺乳动物都产奶。每种动物的乳汁都是专门用于哺育自己的新生后代,没有一种动物过了哺乳期之后继续饮食乳汁,更没有一种成年动物要喝另外一种动物的奶。
人类婴儿长到两三岁时就应当彻底断奶。母亲停止分泌乳汁和婴儿体内的乳酶彻底消失的生理变化,精确地发生在同一时期,足见这是大自然的安排,是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然而,不少人偏偏要违抗自然,并荒唐地要喝另外一种动物(牛或羊)的奶,因而这些人遭到天谴。
由于人的肠胃里缺少乳酶,喝下牛奶之后的结果是:不能消化,牛奶的蛋白质残留在人的器官内,成为病菌绝佳的繁殖场所,由这个原因所引起的消化不良症状,严重的话甚至会剥夺婴幼儿的生命。牛奶蛋白质在人体内的代谢紊乱,常常引起湿疹、哮喘等过敏性的疾病。更为严重的是,引发可怕的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病。
牛奶危害健康是许多人难以接受的事实。遗憾的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没有一例科研成果能够证明牛奶没有危害。“一袋牛奶振兴一个民族”说法不过是利益集团为了经济利益而炮制的骗人神话。
关于牛奶的危害,我在很久之前就知道一点,但是因为之前媒体都是一面倒的宣传牛奶的好处,所以我当时有点不太相信。为了写牛奶的危害,我查阅了大量资料,现在手里已经掌握了大量关于牛奶危害的科学研究资料,由于篇幅所限,这里写出来的仅仅是我手头资料的十分之一。当本文写到这里的时候,我的认识也到位了,我以后坚决不喝牛奶了。
豆浆的营养成分远远高于牛奶,喝牛奶不如喝豆浆。鲜豆浆四季都可饮用。中医认为,春、秋饮豆浆,滋阴润燥,调和阴阳;夏饮豆浆,消热防暑,生津解渴;冬饮豆浆,祛寒暖胃,滋养进补。
现代营养学研究表明,一斤黄豆相当于二斤多瘦猪肉,或三斤鸡蛋,或十二斤牛奶的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也在豆类中占首位,出油率达20%;此外,还含有维生素A、B、D、E及钙、磷、铁等矿物质。豆浆中富含蛋白质和钙、磷、铁、锌等几十种矿物质以及维他命A、维他命B等多种维生素。豆奶蛋白质含量比牛奶还要高,另外豆奶中还含有大豆皂甙、异黄酮、卵磷脂等有防癌健脑意义的特殊保健因子,防止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抗癌症、防衰老之功效。
豆浆可以做出很多有营养的混合型豆浆来,黄豆浆、花生豆浆、芝麻黑豆浆、枸杞豆浆、红枣(去核)莲子豆浆、核桃芝麻豆浆、燕麦芝麻豆浆等。
七、大鱼大肉有害健康。
有戒友想吃荤腥的补,但是荤腥补有弊端。不要一味的多吃各种肉类、海鲜,认为这样很补养身体。《黄帝内经》早就告诉我们:鱼生火、肉生痰。很多人认为肉类、蛋、奶比粮食、蔬菜水果有营养的观念,需要慢慢来扭转。《黄帝内经》直接指出:经常大鱼大肉的人,体内的邪气会难以疏泄,产生内热,身上就会长疮疔、湿疹、溃疡、痔疮。
点击延伸阅读精彩文章⊙当你快要破戒时,不妨这样骂醒自己!
⊙小伙,你躺着就想把色给戒了吗?
⊙戒色七步曲每日实修功课
⊙sy和房事有何不同?
⊙戒不掉的,都是君子
⊙棒喝与广长舌
⊙邪淫的人那么多,为何戒成功的人却很少?
⊙对手淫适度无害论的彻底驳斥
⊙详解不净观在生活中的观想方法
⊙教你一步一步断除对异性肉体的贪欲
⊙戒色后身体恢复的方法(无梦遗精等)
来源:原创编辑:大力
戳原文,更有料!赞赏
长按有关白癜风北京去哪家医院看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jkg.com//mjccyy/7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