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胀

腹胀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即感到腹部的一部分或全腹部胀满。正常人胃肠道内会有少量气体,约毫升,当咽入胃内的空气过多或因消化吸收功能不良,导致胃肠道内产生气体过多,又不能从肛门排出体外时,就会出现腹胀。

腹胀可能由哪些疾病引起

使胃肠不能正常蠕动的疾病:如消化道动力不足,功能性消化不良,会使胃肠不能正常蠕动,食物不能正常向下推进而感觉腹胀。

胃酸及消化酶分泌过少:食物难以消化,会堆积在胃肠道,也同样会引起腹胀。

胃肠道被堵塞:如胃肠道肿瘤或肠梗阻时,食物在胃肠道内堆积,不能正常通过,或异物梗阻造成腹胀。

什么样的腹胀应立即就医

如果有以下腹胀表现,应及时就医:

1.表现为腹痛(阵发性绞痛、胀痛或为持续性痛并阵发性加重)、呕吐(吐出大量胃液及胆汁或呕吐物带有粪臭味,或呕吐物呈咖啡色或带血)、腹胀和肛门停止排便排气,则考虑胃肠道梗阻,上消化道出血,应立即就医。

2.因长期进食量少,大量利尿,钾盐补充不足,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不规范,人体出现四肢肌肉软弱无力,甚至软瘫,并发生吞咽困难、腹胀,应立即就医。

3.腹部手术后、糖尿病、营养不良以及暴饮暴食后,也可因情绪激动、剧烈疼痛、受寒、腹部外伤等刺激引起腹胀,除腹部胀满难忍外,还出现腹痛或呕吐,上腹部膨隆,考虑急性胃扩张等症,应立即就医。

4.曾患有胃肠道疾病,如消化性溃疡,出现突然发作的剧烈腹痛伴腹胀,考虑有胃穿孔的可能,应立即就医。

轻微腹胀时应如何处理

由于消化吸收功能不良引起的轻微的腹胀,表现为腹胀、嗳气、肠鸣、排气增多,以早晨与餐后较明显。进食碳酸饮料后加重,排气后可缓解,粪便呈水样或糊状,多气泡,有酸臭味。可做以下处理。

物理疗法

腹部热敷:用热水袋或其他代用品热敷腹部,可刺激胃肠道蠕动以帮助排气,减轻腹胀。

腹部按摩:用手按摩肚脐周围,先顺时针、后逆时针方向,各按摩10次,反复按摩15分钟。

药物疗法

中成药:胃苏冲剂,每次15克,每日3次;六味安消散,每次3克,每日3次;加味保和丸,每次6克,每日2次。

西药:如果已被医生诊断为胃肠蠕动功能不好,可服用一些助消化或促进胃肠蠕动的药,如胰酶片、多潘立酮、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等。

食疗法

1.橘子、炒熟的萝卜、甘蓝等食品有助于减轻腹胀,可多吃。

2.怎样吃豆不胀气:豆类食品富含淀粉,易在小肠内发酵产生气体。想要不胀气,可在烹制前将其泡在水里,泡过的水倒掉换用新水,可去掉部分淀粉;将豆子充分煮透,以免未经加热的淀粉产生更多的气体。

如何避免胀气

1.减慢进食速度,充分咀嚼食物,吃饭时保证心情愉快。

2.少吃会引起胃肠强烈胀气的食物,如豆类、生冷食物等。

腹痛

腹痛多分为急性腹痛和慢性腹痛两种。急性腹痛发病急、病程短,多由腹腔内部或腹腔外部器官疾病引起,可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慢性腹痛是持续一星期以上的腹部阵痛,通常是由消化系统疾病引起的。

哪些疾病能引起腹痛

1.常见腹痛可能是胃肠消化器官,肝、胆、胰腺疾病,妇科疾病或泌尿生殖器官的引起的。

2.上腹痛、胁痛、脐周痛、结肠区痛的腹痛多半病位在胃肠道。

3.持续性腹痛要依据腹痛的部位症状、全身疼痛特点定夺。

4.胃肠方面的疾病,如胃痉挛、溃疡性结肠炎、消化道出血、肠梗阻、胃穿孔等。

发生腹痛时怎样应急处理

急性腹痛时,患者应两腿屈曲侧卧,腹膜炎患者以半坐位为好。在病因不明时尽量不使用止痛药,以免干扰疼痛的性质而误诊。病因明确的肠炎、痢疾、胃炎等,可以适当应用解痉止痛药。

消化系统疾病引起的腹痛,要注意饮食,避免生冷并减少食用富含脂肪的食物。

腹泻

正常人一般每日排便1次,个别人每日排便2~3次或每1~2日排便1次,粪便的性状正常,每日排出粪便的平均重量为~克,含水量为60%~75%。

腹泻是一种常见症状,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克,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黏液。腹泻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门不适、失禁等症状。

腹泻分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腹泻发病急剧,病程在2~3周之内。慢性腹泻指病程缓慢,有间歇性,在1~2周内的复发性腹泻。

腹泻可能是由哪些病引起

1.暴饮暴食引起的急性胃肠炎。

2.饮食不洁引起的痢疾、急性肠炎等肠道病。

3.过敏物引起的肠道过敏腹泻。

4.吃了有毒的食物或药物引起的食物或药物中毒性腹泻。

导致急性腹泻的原因1.细菌感染。人们在食用了被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志贺菌、冰箱小肠菌等细菌污染的食品,或饮用了被细菌污染的饮料后就可能发生肠炎或菌痢,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腹泻、呕吐、里急后重、发热等症状。

2.病毒感染。人体通过食物或其他途径感染多种病毒后易引起病毒性腹泻。

3.食物中毒。由于进食被细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引起腹泻。

4.饮食不洁。夏天吃冷食、冰块,可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引起腹泻。

5.消化不良。饮食无规律,进食过多以及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或者由于人体胃动力不足导致食物在胃内滞留。

6.着凉腹泻。夏季炎热,腹部很容易受凉,致使肠蠕动增加而导致腹泻。

7.水土不服。出行者因为离开了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在完全陌生的地方,全身及敏感的消化系统都会发生相应的反应和变化。

什么样的腹泻应立即就医

腹泻伴有发热;腹泻伴有呕吐;腹泻伴剧烈腹痛;腹泻的同时大便中出现脓血;大便次数多伴尿液。

发生腹泻时的家庭调养

发生急性腹泻的时候,除了应该及时就医外,要做好以下家庭调养:

1.不要随便吃止泻药。如果是急性胃肠炎或食物中毒,腹泻有助于细菌毒素和有毒物质排出体外,过早止住腹泻,反而会加重病情。

2.警惕有传染性的腹泻。在没有明确腹泻病因前,注意隔离,不要与人共用碗筷,饭前便后注意洗手以防传染。

3.避免脱水。腹泻较重时身体会大量失水,很快就会出现口渴、尿少等脱水的症状。可以自己调配简单的口服液补水,而且越早喝越好。可用啤酒瓶盖作为量具进行配制,补液的各种成分用量为:食盐半盖,小苏打粉1/3盖,白糖5盖,饮用水毫升。没有小苏打粉时,可暂时用加入食盐和白糖的糖盐水代替。

4.腹泻时不要随意用抗生素,警惕滥用抗生素致肠道菌群紊乱。

5.腹泻期间可吃稀粥、清汤面、面片汤等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应吃少油、清淡的食物,既可以保证所需的营养,又能让胃肠轻松消化,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

便秘

当排便时间明显长于规律性习惯时间,且粪便干燥、坚硬,不易顺畅排出体外时,即可称为便秘。

按照生理规律,食物残渣(即粪便)的排出要在进食后的24~72小时之后,所以,一般认为3日以上不排大便的状况就叫便秘。长期便秘,称为习惯性便秘。

哪些人容易发生便秘

1.饮食过于精细,少食粗粮和膳食纤维类食物的人群容易发生便秘。

2.生活、工作长期过于紧张或者无规律的人群,常被迫抑制便意,使大便在肠中停留过久,导致便秘。

3.长期坐办公室,伏案工作的人和长途车、出租车司机等由于长时间坐着,胃肠蠕动相对缓慢,易引起便秘,且直肠黏膜易充血而发生痔疮、肛裂等肛肠疾病。

4.老年人和儿童是发生便秘的常见人群。老年人主要是因为机体功能衰退,胃肠动力减少,膳食纤维摄入减少引起便秘;儿童主要是因为饮食习惯不良,排便不定时,造成便秘。

便秘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发生痔疮:便秘患者在排便时用力屏气,直肠颈压力增高,阻断静脉血回流,使正常肛垫充血性肥大并反复向远侧移位,其中的纤维间隔逐渐松弛,直至断裂并伴有静脉丛瘀血、扩张、融合,甚至夹杂细小的动、静脉瘘,最后形成痔疮。

加重心脑血管疾病:便秘伴有心脑血管疾病的高龄患者,排便时用力过大,会使血压升高,机体耗氧量增加,很容易诱发脑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危及生命。

形成腹疝:便秘时,因排便用力过大,腹内压突然增高,腹内脏器如小肠等腹壁薄弱处向身体表面突出,可形成腹疝。

有损容颜: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主皮毛”,肠排泄正常,肺气充盈,皮肤润泽。长期便秘,有害物质再吸收入血,导致皮肤粗糙,无光泽,易形成痤疮、色素沉着、色斑等。

哪种便秘应立即就医

1.便秘伴有发热、呕吐等情况。

2.便秘伴有剧烈腹痛或严重腹胀。

3.便中带血,或变细,应就医查明原因。

4.儿童、妊娠妇女便秘。

发生便秘时的家庭调养

早上起床后喝一杯白开水或蜂蜜水,有轻度的通便作用。足量饮水使肠道吸收充足的水分,促进肠内容物的通过。

适当多食含油脂多的食品,如松子、核桃仁、花生米、黑芝麻等,可润滑肠道,通便。

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须防止便秘以免因便秘增加腹压加重病情。

可使用通便剂,如外用开塞露等缓解便秘症状,但应就医以明确便秘之病因。

不可以长期依靠泻药来解决排便障碍。泻药对肠道的反复性刺激,会导致患者对药物产生依赖性而加重便秘。

食疗法

蜂蜜水:蜂蜜适量,每次2汤匙蜂蜜,温开水冲服,每日早晨空腹时食用。蜂蜜可使胃酸分泌正常,有增强肠蠕动的作用,可显著缩短排便时间,对结肠炎、习惯性便秘有良好的功效。

香蕉蘸黑芝麻:香蕉克、黑芝麻25克,用香蕉蘸炒半生的黑芝麻食用,每天分3次吃完即可。香蕉有治疗热病烦渴、老年便秘的功效,患有高血压的人可以经常服用。

便血与黑便

凡血从肛门排出体外,无论在大便前还是大便后下血,或单纯下血,或与粪便混杂而下,都称为便血。

发生便血时可见随粪便排出的鲜红色或暗红色血液;也可能看到粪便颜色变得像铺公路的柏油。这是因为血液经过消化液作用变成咖啡色或黑色,混合在大便中,使大便呈柏油状,这种大便称黑便,也叫柏油便。这主要是上消化道出血的表现。

需要注意的是,痔疮或肛裂可引起小量便血,多与便秘有关。如果经过医生检查,确定是由痔疮或肛裂引起的出血,则积极治疗便秘是解决这类便血问题的有效办法。有时大便混有暗褐色血,需警惕下消化道肿瘤,需就诊治疗。

为什么会出现便血

鲜血便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黏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

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痔有内外痔之分,内痔出血多不痛,外痔发炎时疼痛感较重。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烈。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痕。

汗血便

凡少量消化道出血不会引起大便颜色改变,绿叶蔬菜和血肉类食物多有干扰,需服用三日汗血饭再化验,以确认汗血之真伪,结合其他检验指标,综合分析以确诊。如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则为汗血便。

柏油样便

柏油样便即黑便。黑便出现,通常可能是上消化道出血,也可能是下消化道出血。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达到60毫升以上,需尽快明确出血的部位和原因。

什么样的便血应立即就医

1.便血量较大,颜色为鲜红或暗红色。

2.便血伴有剧烈腹痛。需尽快确定出血之部位和原因。

3.黑便伴有呕血。

4.便血伴有头晕、全身无力等症状。

就医时须保持冷静,仰卧,切忌惊慌失措,情绪激动。

在就医时,注意需要回答医生的这些问题:过去发生便血的历史;便血同时是否有鼻腔、口腔、咽部或皮肤出血的情况?每次大便中的血液量大概有多少?血液是混杂在大便中还是附着在大便的表面?血便中有脓液吗?便血同时有无腹痛感?

发生便血的家庭调养

1.如便血量不大,可安静卧床休息,减少活动,进流质饮食。

2.痔疮出血,温水坐浴或肛门部位温湿敷后,再使用痔疮药物。

3.避免增加腹压的姿势,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4.忌食辛热、油腻、粗糙食品,忌烟、酒、咖啡等刺激性食物。

5.保持心情开朗。忌烦躁忧郁。

真假黑便如何辨识

正常大便的颜色一般为黄色、浅褐色或深褐色。不论大便稀稠,若表现为黑色,从淡墨汁黑到柏油棕黑,均称为黑便。

一般说来,出现黑便表明上消化道有出血的情况,称之为“真黑便”。但有些黑便,却不是因出血所致,如服过补血的铁剂、治疗胃病的铋剂和药用炭末(片)、某些中药,还有吃过动物血如羊血、猪血等。这些不是因出血引起的黑便,称之为“假黑便”。

真黑便:特别在量较多时,呈亮黑色,最像铺马路用的沥青,患者大多有病史,如胃痛、溃疡病、肝硬化,或服过某些伤胃的消炎药。患者伴有心慌、心率快、晕倒、面色苍白等症状。

假黑便:黑色多呈暗灰、暗黑,除吃过动物血外,很少发亮,有服药或吃血制品史。拉黑便的时间多在3~4天,无其他症状。

中医小偏方

豆腐渣:将豆腐渣炒焦后研细,用红糖水送服,每次6~9克,逐日2次,可治长期不愈的大便下血。

鸡冠花:取30克白鸡冠花,加克水,煎剩克,去渣取汁,打入1只鸡蛋,煮熟后加适量白糖服食,逐日1次,连服1周,治便中带血。

苦瓜根:用克鲜苦瓜根加水煎服,可治大便带血。

香蕉皮:将香蕉皮烧熟食用,可以治疗痔疮便血。

PS:







































白癜风有那些特征
白癜风有那些特征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jkg.com//mjccyy/799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