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胰瘘专科治疗医院 >> 胰瘘护理 >> 苏北中心MDT系列胰腺疾病多学
导语
不良的饮食习惯,过度的饮酒,使得胰腺疾病的发生率逐渐增高,目前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常见疾病之一。特别是急性胰腺炎发病迅速,腹痛剧烈,如果发展为重症胰腺炎,治疗难度大,预后差;以及被人们称为“癌中之王”的胰腺癌发病率显著增加,成为全球肿瘤新发患者重要组成部分。胰腺疾病暴露出健康杀手的本色。
由于胰腺疾病病情复杂,患者在日常疾病就诊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不一样的建议,有的医生说这个病要手术,有的医生说这个病要化疗,还有的医生说这个病要做介入治疗。听谁的?怎么做?患者及家属不知所措,患者往往没有得到最优的治疗。面对患者可能会遇到的看病难、难看病的困境,我院于年成立了胰腺多学科诊疗中心。
1
关于中心
胰腺多学科诊疗中心是我院成立最早的多学科诊疗中心之一。其成员包括来自胆胰内科、胆胰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影像科、急诊科等多个学科的专家。每周一早晨,定期为胆胰内、外科病人开展多学科病例分析会,为患者的疾病诊断、分期提供最准确、最专业的判断;结合国内外胰腺疾病最新诊疗指南,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同质化、规范化、个体化和更具先进性的诊疗方案。
2
特色技术
为了更好地满足患者诊疗的需要,胰腺多学科诊疗中心紧跟国际、国内胰腺外科发展的前沿,胰腺疾病治疗技术全面,治疗方案多样化,中心各个科室之间相互借鉴,相互支持,在扬州地区以及省内率先开展了一系列新的诊疗技术项目。包括:超声内镜引导下的胰腺病变活检;B超、CT引导下的胰腺穿刺技术;ERCP胆道胰腺肿瘤刷检技术;CT三维重建技术等等,为胰腺疾病患者的准确诊断和可切除性判断,提供强大的技术保障。
同时,胰腺多学科诊疗中心开展各类先进手术方式以提高外科手术切除率、根治率,包括:动脉入路的胰腺肿瘤切除术;钩突优先的胰头肿瘤切除术;联合静脉、动脉切除的胰腺肿瘤切除术等等。目前,胰腺外科年开展各类胰腺手术余例,手术切除率保持在94%以上。
针对不能切除的胰腺肿瘤,中心开展ERCP胆道支架、胰管支架置入技术;超声内镜引导下的放射性粒子置入技术;ERCP引导下的胆道胰腺肿瘤射频技术;新辅助化疗等一系列技术,确实为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供尽可能的医疗服务。此外,针对胰腺外科的良性疾病、低度恶性疾病,中心开展各种微创外科技术服务,在省内率先开展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保留脾脏的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以及完全腹腔镜下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等最新的微创外科、胰腺外科技术项目。
在开展各类新技术项目的同时,中心时刻谨记医疗质量安全是患者利益的根本。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的新理念、技术促进患者术后康复。自中心成立以来,患者术后90天死亡率保持在0%。
3
病例分享(一)
陈某某,男,43岁。因“胸闷气喘一周余,腹胀、恶心呕吐半月余”入院。入院前半个月,患者突发腹痛,腹胀,伴恶心呕吐,医院查腹部CT提示:急性胰腺炎。医院治疗后无明显好转,患者开始出现胸闷气喘。转来我院时,根据各项检查,诊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多浆膜腔积液;急性胰腺炎;呼吸衰竭。
胰腺多学科诊疗中心ICU郑瑞强主任即刻着手给患者呼吸机支持,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同时召集胰腺多学科诊疗其他科室多人多科给患者会诊,针对腹部CT发现患者胰腺周围大量积液,导致肠系膜上静脉、腔静脉受压,胆胰外科借助CT引导,成功行胰腺周围积液穿刺引流,降低腹腔压力,解除对重要血管的压迫。经过ICU一系列的有效治疗,患者脏器功能衰竭缓解后,水电解质紊乱纠正后转入外科病房继续治疗。
一个月后,胰腺周围的积液明显减少,但是细菌培养发现有细菌感染,患者开始出现发热等感染表现。对于胰腺炎合并感染的病人,传统上需要手术治疗清除胰腺周围的感染性坏死组织。胆胰外科经过精心设计,将原先CT引导穿刺的穿刺孔逐渐扩大至1厘米左右,病情经过这个腹壁1厘米左右的穿孔,使用胃镜探查脓腔,并清除了胰腺周围的坏死组织。从而避免了传统开放手术的腹部损伤和对腹部脏器的干扰。复查细菌培养已经阴性。患者带管出院。
上图:经过腹壁戳孔,使用胃镜行胰腺周围感染性坏死组织清除,避免常规开放手术的大切口。
3个月后,患者体重逐渐恢复,再没有腹痛腹胀等不适,但是,腹腔引流管的液体量却逐渐增大,最多每天达到-毫升左右,在医院检查发现引流液呈米酒样,淀粉酶高达上万,诊断胰腺炎治疗后胰瘘。面对这个胰腺外科棘手的问题,胆胰内科却有着“看家本领”。内科邓登豪主任在ERCP的引导下,成功经过十二指肠乳头将胰管支架一直放置到胰瘘瘘口附近,术后第二天,腹腔引流管引流量即降低到几毫升,三天后拔管出院。
上图:成功置入的胰管支架管,彻底治愈胰腺炎并发的胰瘘。
陈某某的胰腺炎,历经了脏器功能衰竭,感染,胰瘘等几乎所有高死亡率的并发症。但是在每一个重要的环节,胰腺多学科诊疗小组成员、科室之间密切配合,无缝连接,确保了整体治疗的连续性,先进性,并最终战胜重症胰腺炎。
4
病例分享(二)
张某某,男,63岁。因“眼黄、尿黄2周”入院。
张某某入院前2周,发现眼睛黄,尿黄,无腹痛等不适,医院就诊,查CT发现胰头部小肿瘤。医生告诉他这个要做大手术,要切除胰头、十二指肠等很多器官,并且术后如果发生胰瘘等并发症会更加凶险。医院,医生经过详细检查发现胰头部一个2厘米左右的小肿瘤,周围血管都没有侵犯。对于这样的局限在胰腺内的肿瘤,行腹腔镜手术是损伤更小的选择。在麻醉医生,手术室护士的全力支持下,胆胰外科成功地在腹腔镜下完成了手术,避免了开放手术带来的损伤,术后几乎没有手术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不超过2周,顺利出院。
上图:腹腔镜胰十二指肠与开放手术切口对比。
近年来,我院胰腺医院扶持下,连续外派医生到国内外先进的胰腺外科中心学习观摩,并相继成功开展腹腔镜下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胆总管囊肿切除等高难度腹腔镜手术,包括腹腔镜辅助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为攀登这一微创外科“珠穆朗玛峰”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继张某某之后,胰腺多学科诊疗中心连续开展数十例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均无重大手术并发症,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专家简介姚捷:医学博士,主任医师,肝胆胰外科副主任,胰腺疾病多学科诊疗中心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微创诊治学组委员,医院学会胰腺疾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江苏省医学会胰腺病学分会神经内分泌肿瘤学组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委员,扬州大学、大连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专业特长:胰腺、胆道、十二指肠疾病的开放手术及微创手术治疗,胰腺炎外科治疗。
钱建军:主任医师,普通外科副主任,肝胆胰中心主任。
中华医师学会江苏外科学分会胆道学组委员,江苏外科学会肿瘤学分会委员。专业特长:肝胆胰脾疾病及消化道肿瘤的诊治,熟练开展左、右半肝切除,胆管癌的根治切除,胰十二指肠切除,门脉高压症的手术治疗,腹腔肿瘤切除及胃肠癌的根治切除,在重症胰腺炎治疗方面经验丰富。
郑瑞强: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重症医学科主任。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抗感染疾病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常委兼秘书长、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副主委、江苏省重症医学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委员、扬州市医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扬州市医师协会理事、扬州市重症医学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专业特长:多器官功能不全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的基础研究与临床救治方面具有较高造诣,尤其在感染性休克的发病机制和集束治疗在ARDS发病机制和保护性通气治疗方面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王守安: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医学影像科副主任兼CT室主任。
人体解剖学硕士,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博士,从事人体解剖学教研工作近十年、医学影像诊断工作近二十余年,熟练掌握了螺旋CT及高场磁共振各种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并具有较高的影像诊断水平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擅长腹部、乳腺疾病的影像诊断。
邓登豪:硕士,主任医师,副教授。
内镜与微创专业技术全国考评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和世界内镜医师协会中国协会、消化内镜与微创专业委员会全国理事,卫生部医管司内镜与微创临床诊疗质量监管全国考核评价专家,江苏省医学会ERCP(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专业特长:胆道和胰腺疾病诊断和治疗、对胆道和胰腺病诊治经验非常丰富。年开创治疗性ERCP,开展各种治疗性ERCP技术项目余项,擅长十二指肠镜诊治胆道胰腺疾病(ERCP),如胆管结石不开刀经口腔内镜取石,胆管和胰管狭窄扩张及各种支架置入等。
张先稳:博士在读,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抗癌协会中西医结合学会青年委员,江苏省医学工程医学物理学会委员,专业特长:熟练掌握各种肿瘤的放疗、化疗、分子靶向治疗、生物治疗等综合治疗。腹部肿瘤的综合治疗。
陈晖:硕士,主任医师。
南通大学兼职副教授,扬州大学讲师。大连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规范化培训导师。中国微循环学会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微血管病学组组员。专业特长: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垂体疾病、肾上腺疾病、性腺疾病、骨质疏松症及其他内分泌代谢疾病的临床诊治和研究。
刘军:硕士,主任医师,内镜中心主任。
江苏省医学会胰腺病学分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消化分会青年委员。专业特长:在消化领域工作多年,对消化科多发病、疑难病例有着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胆、胰疾病的内镜治疗。内镜诊治技术是专攻方向,熟练操作胃镜、单手肠镜、内镜下息肉摘除术、食道扩张技术、食道支架置入术。
联系我们
挂号科室:胆胰疾病多学科联合门诊
就诊时间:每周一下午15:00-17:00(三月中旬始)
就诊地点:医院门诊楼三楼北区多学科门诊
-
end
图文:姚捷
编辑:高添
赞赏
长按盖百霖价格哪里能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jkg.com//mjccyy/9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