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胰瘘专科治疗医院 >> 胰瘘治疗 >> 最前沿丨糖尿病患者暴瘦当心胰腺癌JA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大部分癌症生存率都在提高,但有一个例外,那就是胰腺癌。
胰腺癌通常起病隐秘,不容易察觉,一旦发现症状往往已经发展为癌症晚期,再想抓紧机会去救治,却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
据统计,胰腺癌的五年生存率大概只有5%-10%,绝大部分患者在诊断胰腺癌半年内死亡,它是所有恶性肿瘤中,生存率最差,死亡率最高的癌种。
因此,胰腺癌常被称为“癌中之王”,不无道理。
然而,在胰腺癌高危人群中,有助于早期诊断的策略非常有限,除了常规体检和癌症筛查等手段,临床专家也迫切需要更为有效、更早期的诊断策略,这也是攻克胰腺癌的关键所在。
近期,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团队发表的一项分析显示:新发糖尿病、有糖尿病史或是体重减轻,都与胰腺癌的发病风险上升有关。其中糖尿病史在4年之内,伴有体重减轻的新发糖尿病患者,胰腺癌的发病风险是正常人的3.6-6.8倍!近期体重减轻超过8磅(约7.2斤),胰腺癌发病会风险上升92%!
△糖尿病体重变化与胰腺癌风险
或许,有效控制糖尿病,也是切断胰腺癌的新手段。
01
新发糖尿病人群是胰腺癌高发人群?
面对胰腺癌这个“大魔头”,越早诊断出来,对于胰腺癌预后来说就会更好。
但相比于其他高发癌种,胰腺癌的患病群体毕竟只占一小部分,况且胰腺癌起病隐匿,发病率也不算高,如果像乳腺癌、结直肠癌那样列入癌种筛查的普遍检查中,对每个人都进行筛查,显然是很不合适的。
为此,哈佛团队基于著名的护士健康研究(NHS)和健康专业人员随访研究(HPFS),通过超15万参与者30年随访资料分析,发现了胰腺癌的一部分高危险人群。或许,从这部分人群中可以帮助找到更有效、更早期诊断出胰腺癌的方法。
这部分潜在人群,就是新发糖尿病人群。
那么,为何会选择糖尿病人群呢?还得是新发糖尿病人群?其实,在很早之前就有研究发现,胰腺癌与2型糖尿病有所关联,因为很多胰腺癌患者都会出现短暂或持续的糖尿病症状。
但糖尿病人群毕竟也是一个非常大群体,如果人人都拉去做CT,工作量也是相当大的,为此,研究人员又从这个大群体中筛选除了一部分特定人群——新发糖尿病。
这主要是因为,新发糖尿病患者与癌症患者都有一个体重减轻的过程,研究者们便开始了这项关于新发糖尿病体重减轻与胰腺癌的研究。
02
体重减轻超7斤,胰腺癌风险竟高达92%
那么,糖尿病持续时间和近期体重减轻与随后的胰腺癌风险是否相关呢?
为了验证这种猜想,研究团队从超过15万名受试者,随访30年以上的数据中分析,累积确诊多例胰腺癌患者,相当于0.7%的累积发病率,结合受试者报告的糖尿病确诊情况以及体重变化情况,研究团队计算了胰腺癌与这两种情况的关联。
△胰腺癌发病率与糖尿病和近期体重变化综合状况有关
研究团队根据新发糖尿病患者的体重减轻情况,划分出了两组:如果患者的体重下降在1-8磅,那么与胰腺癌风险是正常人的3.61倍有关;如果体重下降超过8磅,相关的风险就会飙升到6.75倍!即使按照BMI计算,高风险组也基本不变。
甚至,近期体重减轻超过8磅(约7.2斤),胰腺癌发病会风险上升92%有关。
研究还意外的发现,即使是长期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体重下降超过8磅也与胰腺癌发病风险显著上升有关。
△胰腺癌患者和非胰腺癌对照组患者的诊断
另外,糖尿病史不足4年,也就是新发的糖尿病,与患胰腺癌的发病风险是正常人的2.97倍有关,而长期糖尿病患者则风险稍低一些。
这些特殊又明显的变化,或许为早期发现胰腺癌特定人群提供帮助,为高危险胰腺癌的筛查、治疗提供更精确合理的界定范围,也为一些糖尿病患者做出是否患有胰腺癌风险做了判定,为帮助这一部分人群有效规避,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03
有效控制血糖,干细胞疗法专项助力
你可能会疑惑,糖尿病与胰腺癌为什么还扯上关系了呢?
说起糖尿病,大家最熟悉的可能就是胰岛素了,糖尿病之所以发病,很大程度上的原因就在于体内胰岛素β细胞功能的损坏,胰岛素是调节大多数组织细胞吸收葡萄糖的主要激素,它的功能一旦出现问题,糖尿病就会找上门来。
而胰岛素就是由胰腺分泌的。
只有恢复胰岛细胞功能,才能发挥胰岛素应有的责任,有效维稳人体代谢,控制血糖,也成为了控制和预防糖尿病,甚至胰腺癌的方法之一。
目前,糖尿病已经成为困扰现代人群的重大健康问题,我国成年人中就有超1亿的糖尿病患者,预防和有效控制疾病的发生俨然刻不容缓,探寻有效的新型治疗方法也成为了重点。
传统的糖尿病治疗,主要集中在控制血糖症状的药物治疗为主,但往往效果并不理想,甚至会引发糖尿病高发并发症,组织器官的损伤,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病足等。
干细胞应用于糖尿病的治疗,其理论与药物控制血糖水平不同,干细胞用新生的细胞替代受损胰岛β细胞,同时能够唤醒尚未工作的健康细胞,即让胰岛β细胞恢复正常的分泌胰岛素的功能。
另外,干细胞治疗减少了药物使用,降低了肾脏损伤,对减轻和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
目前,专注并深耕于干细胞疗法的华夏源细胞集团已经在干细胞应用糖尿病治疗中取得了突破进展,获得《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联合药物治疗高血糖和糖尿病肾病》的国家发明专利,在干细胞疗法应用领域与技术突破上再创新高,希望华夏源将为更多高血糖、糖尿病肾病患者带来福音。
相关阅读:华夏源再获国家发明专利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联合药物治疗高血糖和糖尿病肾病》
参考资料:
YuanC,BabicA,KhalafN,etal.Diabetes,WeightChange,andPancreaticCancerRisk[J].JAMAOncology,.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