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饮食禁忌 https://m-mip.39.net/nk/mip_4924134.html

本次研究,重点对年6月至年我院收治的30例胃癌手术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分别予以全程护理干预、肠内营养常规护理,旨在探究全程护理干预的临床护理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年6月至年医院普外科收治的30例胃癌手术患者,以随机分组的形式分成两组。研究组15例中有10例男、5例女;年龄为42~78岁,平均(58.63±3.46)岁;包括9例胃窦癌、6例胃贲门癌;其中合并高血压7例,糖尿病3例;按照不同的术式分为7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5例根治性近端胃大部切除术、3例全胃切除和空肠代胃。对照组15例中有9例男、6例女;年龄为42~78岁,平均(58.68±3.56)岁;包括8例胃窦癌、7例胃贲门癌;其中合并高血压6例,糖尿病3例;按照不同的术式分为8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4例根治性近端胃大部切除术、3例全胃切除和空肠代胃。两组一般资料数据对比(P0.05),有可比性。

入选标准:(1)年龄为42~78岁;(2)意识清晰、无认知障碍者;(3)均对本研究内容已有充分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4)病例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1)存在意识障碍、认知障碍、语言障碍的患者;(2)患有严重感染、全身性系统疾病患者;(3)对本研究缺乏认知的患者;(4)拒绝参与本研究的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15例均行早期肠内营养常规护理,具体如下:(1)病房护理:注意控制病房的室内温度、湿度,保证温湿度适宜,按时清扫病房卫生及周围环境的卫生,为患者创造一个干净、整洁、舒适的养病环境,协助自理能力稍差的患者做好日常卫生清洁,并指导其做好皮肤护理、口腔护理,适当地调整体位。(2)固定营养支持。胃癌患者术后留置营养管,保证营养管的固定性,细心查看营养管的角度、长度,避免其移位、扭曲。若出现并发症,及时处理并安抚患者的情绪。

研究组实施全程护理,具体如下:

(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要第一时间与患者沟通,主动介绍自己、病房环境等,获取患者的信任。同时让患者了解早期肠内营养的优越性、重要性,详细介绍可能出现的不适和并发症,耐心解答患者的疑惑,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帮助患者树立对疾病治疗的信心,让其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2)改进营养管的固定方法:营养鼻肠管分叉交织固定法,使用棉质盘带(宽为1cm左右)缠绕在鼻翼端胃管上,再绕上缘围头1周后于一侧耳后位置打结,并做好标识。注意观察患者鼻翼蝶形胶布是否出现松脱、卷边、污染等情况,若有发现及时更换,通常情况下每隔一天换一次蝶形胶布。

(3)温度、浓度与速度控制:应用输液增温器,将其放置于距离鼻尖40cm处,距离躯体30cm处,可用纱布将其包裹,避免造成意外伤害,维持营养液的温度37~39℃。次日,先使用等量糖盐水稀释肠内营养剂,降低一半的浓度后,为患者输注,根据个体差异适当地调整灌注总量,积极与床位医生沟通,合理调整营养计划,控制输液泵流速,由责任护士监管,及时排除故障。

(4)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向患者介绍床上活动与床下活动时的营养管固定技巧,若无法自己妥善固定应及时通知责任护士及时处理固定,防止鼻肠管打折、扭曲、脱落。指导患者正确的咳嗽技巧与深呼吸技巧,告知其早期活动的意义,消除患者的顾虑,指导患者进行早期活动及逐步增加活动量,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勇敢地与病魔抗争。

1.3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情况及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分析,采用t、x2进行检验,检验标准α0.05。

2、结果

2.1术后肠胃道功能恢复情况对比

研究组的术后肠胃道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并发症情况对比

研究组中有1例腹胀、1例堵管,无腹泻、咽炎例数;对照组中有1例腹泻、2例腹胀、1例堵管、1例咽炎;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13.33%)显著低于对照组(33.33%)(P0.05),见表2。

2.3护理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P0.05),见表3。

3、讨论

肠内营养属于营养支持的一种正常途径,与人体的生理特点相符,对维持机体肠道功能、免疫屏障功能有着重要作用,可以有效避免细菌移位、降低感染率,同时也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患者的肠道微循环,有效避免黏膜萎缩。此外,肠内营养支持是一种经济、便捷、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有研究资料显示,多数胃癌患者均存在中度以上的营养不良情况,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显著增加胃肠道血流,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快吻合口愈合,降低吻合瘘发生,但营养支持后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病情康复。

全程护理是当前一种应用范围较广、安全、有效的护理方案,主要通过心理干预、健康教育、营养管管理等护理措施进行有效护理,满足患者的心理、生理需求。本研究表明,研究组的术后肠胃道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情况与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提示全程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比常规护理更佳,既可促进术后胃癌患者的肠胃道功能恢复,又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研究资料表示,通过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在对改善胃癌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意义。责任护士负责加固营养管,防止营养管脱落、扭曲、移位,同时做好营养液的保温工作,根据患者的体质调整营养液的浓度,注意控制流速,让患者不断增强耐受性,最大限度地降低营养管堵塞几率,不仅可以帮助患者改善预后,还可增强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对胃癌手术患者行全程护理干预,既可促进患者的胃肠道功能恢复,又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并发症情况,护理效果确切,值得加强推广。

原作者:刘丽霞

原作者单位:四川省医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jkg.com//mjccby/1084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