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胰瘘专科治疗医院 >> 胰瘘症状 >> 老年人照顾需求等级评定规范,
老年人照顾需求等级评定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老年人照顾需求等级评定的术语和定义、总则、评估主体要求、评估指标、评估实施和争议处理、评定结果、评定结果应用、质量监督、投诉和改进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在中山市行政区域内依申请开展的老年人照顾需求等级评定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MZ/T-老年人能力评估
3术语和定义
MZ/T-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老年人照顾需求eldercareneeds
老年人对其在生活、健康及精神等方面照顾意愿及能力的期待。
3.2评估力量assessmentforce
评估机构有不少于5名的评估员,包括执业(助理)医师、执业护士、康复治疗师、助理(中)级社会工作师、高级养老护理员。
其中,执业(助理)医师不少于1名,执业护士不少于1名,助理(中)级社会工作师不少于1名。
3.3医疗照护medicalcare
由医护人员为老年病人提供的基础护理、治疗护理、康复护理及健康宣教等服务。
3.4社会支持socialsupport
个体从其所拥有的社会关系中获得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
注:社会关系是指家庭成员、亲友、同事、团体、组织和社区等。
3.5首次评估initialassessment
对提出申请的老年人进行的首次照顾需求等级评估。
3.6动态评估ongoingassessment
对在服务过程中,身体状况或精神状况发生变化的老年人进行的照顾需求等级评估。
3.7复核评估re-assessment
对首次评估或动态评估的结论有异议时,依申请再次进行的照顾需求等级评估。
3.8直接生活照顾directintervention
直接与身体有关的照顾,如进餐、入浴、排泄等。
3.9间接生活照顾indirectintervention
间接与身体有关的照顾,如洗衣服、整理日用品、煮食、陪护等。
4总则
4.1中立公正
养老服务提供方和监管方不得参与辖区范围内老年人照顾需求评估。
4.2客观真实
评估对象应真实反映相关信息,评估人员应客观评估老年人照顾需求。
4.3科学规范
评估人员应遵守标准规定的评估指标和程序进行专业评判。
4.4严格保密
评估机构及评估人员应保护评估对象的个人隐私,未经评估对象或其法定监护人书面许可,不得对外披露评估对象个人及评估的相关信息。
5评估主体要求
5.1评估机构
5.1.1评估机构应为依法设立,且有评估力量的专业机构。
5.1.2评估机构应具有开展评估工作所需的下列场所和设施设备,必要时可以提供上门评估服务。
——评估机构应设有专门的评估室,评估室至少应有3把椅子、1张诊桌、1张诊疗床、测试用的台阶和坐便器、洗浴设备。台阶的级数为4~5级,台阶的踏步宽度不小于0.30m,踏步高度为0.13m~0.15m,台阶有效宽度不应小于0.90m。
——评估时宜使用统一的评估工具箱,箱内应配有评估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精神状态、感知觉与沟通、社会参与等方面的工具,工具箱工具清单见附录A。
5.2评估员
5.2.1评估员应具有执业(助理)医师,或执业护士,或康复治疗师,或助理(中)级社会工作师,或中级养老护理员执业资格。
5.2.2评估员应诚信记录良好,具有两年以上养老行业相关工作经历。
5.2.3评估员应经过专业培训获得评估员资格认证,并持证上岗。
5.2.4每次评估应由2名评估员同时进行,其中至少有1名执业(助理)医师或执业护士。
5.2.5评估员评估前应检查评估工具的安全性和完好性。
5.2.6评估员评估时应规范着装,佩戴工作证件,使用礼貌用语,态度和蔼,按时完成评估工作。
6评估指标
6.1评估指标分为主要参数和背景参数。
6.2主要参数共有3个一级指标,包括老年人能力、疾病状况和医疗照护情况:
——老年人能力,包括日常生活活动、精神状态、感知觉与沟通、社会参与4个二级指标;
——疾病状况,包括一类疾病、二类疾病2个二级指标;
——医疗照护情况,包括基础护理、常规治疗护理、康复护理、特殊治疗/护理4个二级指标。
6.3背景参数共有2个一级指标,分别为社会支持和养老意愿。
7评估实施和争议处理
7.1评估实施
7.1.1受理
评估机构自承接委托后应在10个工作日内受理评估,并按照附录B的流程对评估对象进行首次评估。老年人照顾需求评估应为动态评估,接受养老服务后出现特殊情况导致能力发生变化时,应及时评估。老年人接受服务后,若未出现特殊情况导致能力发生变化时,也宜每12个月进行定期评估。
7.1.2预约
估机构根据评估对象实际情况采取上门评估和到评估点评估两种方式。
7.1.3评估
7.1.3.1评估员通过询问被评估者或照顾者,填写附录C的《老年人照顾需求等级评定表》中的《评估对象基本信息表》。
7.1.3.2评估员按照附录C的《老年人照顾需求等级评定表》中的《老年人能力评估表》、《疾病状况评估表》、《医疗照护评估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养老意愿评估表》进行逐项评估,填写每个项目的评分,并确定每个指标的分级。
7.1.3.3评估过程结束后,评估对象或其法定监护人、协助评估人应对评估过程真实性进行确认,并在附录C的《老年人照顾需求等级评定表》中的《确认声明》签名。
7.1.3.4评估员根据评定结果建议养老服务类型和服务内容,填写附录D的《老年人照顾需求等级评定报告》,经评估机构确认后出具给评估对象或其法定监护人。
7.2评估争议处理
7.2.1评估对象及其法定监护人收到《老年人照顾需求等级评定报告》后,如对评估结论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评定报告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申请复核评估。
7.2.2复核评估由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参与首次评估的评估员不得参与复核评估。复核评估要求如下:
——复核结论与原结论一致时,维持原评估结论;
——复核结论与原结论不一致时,告知新结论。
7.2.3复核评估结论为评估的最终结论。
8评定结果
8.1主要参数指标的分级
8.1.1老年人能力
8.1.1.1日常生活活动
通过对MZ/T-规定的10个指标的评定,将其得分相加得到总分,其等级划分标准如下:
——0级(能力完好):总分为分;
——1级(轻度受损):总分为65分~95分;
——2级(中度受损):总分为45分~60分;
——3级(重度受损):总分为≤40分。
8.1.1.2精神状态
通过对MZ/T-规定的3个指标的评定,将其得分相加得到总分,其等级划分标准如下:
——0级(能力完好):总分为0分;
——1级(轻度受损):总分为1分;
——2级(中度受损):总分为2分~3分;
——3级(重度受损):总分为4分~6分。
8.1.1.3感知觉与沟通
通过对MZ/T-规定的4个指标的评定,将其得分相加得到总分,其等级划分标准如下:
——0级(能力完好):意识为清醒,视力和听力评定为0分或1分,沟通评定为0分;
——1级(轻度受损):意识为清醒,但视力或听力中至少一项评定为2分,或沟通评定为1分;
——2级(中度受损):意识为清醒,但视力或听力中至少一项评定为3分,或沟通评定为2分;
或意识为嗜睡,视力或听力评定为3分及以下,沟通评定为2分及以下;
——3级(重度受损):意识为清醒或嗜睡,视力或听力中至少一项评定为4分,或沟通评定为3分;或意识为昏睡或昏迷。
8.1.1.4社会参与
通过对MZ/T-规定的5个指标的评定,将其得分相加得到总分,其等级划分标准如下:
——0级(能力完好):总分为0分~2分;
——1级(轻度受损):总分为3分~7分;
——2级(中度受损):总分为8分~13分;
——3级(重度受损):总分为14分~20分。
8.1.1.5老年人能力等级划分
综合日常生活活动、精神状态、感知觉与沟通、社会参与这4个二级指标的分级,将老年人能力划分为4个等级:
——0级(能力完好):日常生活活动、精神状态、感知觉与沟通的分级均为0,社会参与的分级为0或1;
——1级(轻度失能):日常生活活动的分级为0,但精神状态、感知觉与沟通中至少一项的分级为1及以上,或社会参与的分级为2;或日常生活活动的分级为1,精神状态、感知觉与沟通、社会参与中至少有一项的分级为0或1;
——2级(中度失能):日常生活活动的分级为1,但精神状态、感知觉与沟通、社会参与的分级均为2,或有一项的分级为3;或日常生活活动的分级为2,且精神状态、感知觉与沟通、社会参与中有1项~2项的分级为1或2;
——3级(重度失能):日常生活活动的分级为3;或日常生活活动、精神状态、感知觉与沟通、社会参与的分级均为2;或日常生活活动的分级为2,且精神状态、感知觉与沟通、社会参与中至少有一项的分级为3。
注1:处于昏迷状态者,直接评定为重度失能。若意识转为清醒,需重新进行评估。
注2: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在原有能力级别上提高一个级别:
——确诊为认知障碍/痴呆;
——确诊为精神疾病;
——近30天内发生过2次及以上意外事件(如跌倒、噎食、自杀、走失)。
8.1.2疾病状况
通过对2个二级指标的评定,将其得分相加得到总分,其等级划分标准如下:
——0级:无第一、第二类疾病;
——1级:患有1种~2种第一类疾病;
——2级:患有3种以上第一类疾病;
——3级:患有第二类疾病。
8.1.3医疗照护
通过对4个二级指标的评定,将其得分相加得到总分,其等级划分标准如下:
——0级(不依赖):基础护理为不依赖或轻度依赖,常规治疗护理、康复护理为不依赖;
——1级(轻度依赖):基础护理为不依赖或轻、中度依赖,常规治疗护理或康复护理为轻度依赖;
——2级(中度依赖):基础护理为中、重度依赖,常规治疗护理或康复护理为中度依赖;
——3级(重度依赖):常规治疗护理或康复护理为重度依赖;
——4级(极重度依赖):接受特殊治疗/护理。
8.2背景参数指标的分级
8.2.1社会支持
通过对本文件附录C《老年人照顾需求等级评定表》中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背景参数)》的10个指标的评定,将其得分相加得到总分,等级划分标准如下:
——1级(低水平):评分≤22分;
——2级(中等水平):评分23分~44分;
——3级(高水平):评分≥45分。
8.2.2养老意愿
养老意愿的评分按照附录C《老年人照顾需求等级评定表》中的《养老意愿评估表(背景参数)》的规定执行,主要以评估对象个人养老意愿为准,当评估对象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时,以法定监护人的意愿为准。
8.3老年人照顾需求等级划分
8.3.1综合老年人能力、疾病状况、医疗照护3个主要参数指标确定老年人照顾需求等级。在此基础上,结合背景参数中社会支持的影响对照顾需求等级进行修正。
8.3.2老年人照顾需求划分为7个等级:
——照顾0级:能力完好(0级),疾病状况0级~2级,医疗照护0级;
——照顾1级:能力完好(0级),疾病状况1级~2级,医疗照护1级;或轻度失能(1级),疾病状况0级,医疗照护
——照顾2级:轻度失能(0级;1级),疾病状况1级,医疗照护0级~1级;
——照顾3级:轻度失能(1级),疾病状况2级,医疗照护0级~2级;或中度失能(2级),疾病状况1级,医疗照护0级~1级;
——照顾4级:中度失能(2级),疾病状况1级~2级,医疗照护2级;
——照顾5级:中度失能(2级),疾病状况1级~2级,医疗照护3级;或重度失能(3级),疾病状况1级~2级,医疗照护1级~3级;
——照顾6级:疾病状况3级或医疗照护4级。
8.3.3当社会支持评定为1级时,在相应的老年人照顾需求等级上上浮一级;当老年人照顾需求等级为6级时,等级不变。当社会支持评定为2级和3级时,老年人照顾需求等级不变。
9评定结果应用
9.1养老类型建议
9.1.1根据老年人照顾需求等级评定结果,提出养老类型建议。其中:老年人照顾需求等级为0级~2级宜安排为社区居家养老,3级可视具体情况安排为社区居家养老或机构养老,4级~6级宜安排为机构养老。
9.1.2当养老服务类型建议与个人养老意愿不一致时,如果个人养老意愿为社区居家养老,应以个人养老意愿为准;如果个人养老意愿为机构养老,应以养老类型建议为准。
9.2养老服务建议
结合评估过程,根据老年人的实际身体情况和精神状况,宜建议合适的服务项目和参考照顾时间。服务项目和参考照顾时间具体见附录E。
注:评估对象患有急性期传染病或严重精神障碍的,应由相应专业机构提供服务。
10质量监督、投诉与改进
10.1监督与投诉
10.1.1养老服务政府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养老服务评估工作的指导,建立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和评估对象利益表达渠道,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评估结果。
10.1.2评估机构应建立内部质量管理制度,建立养老服务评估档案并妥善保管,将评估信息数据录入养老服务管理平台,逐步提高评估工作信息化水平。
10.1.3评估机构应主动接受社会监督,通过网络、宣传手册等载体对外公开评估指标、评估流程、监督与投诉电话、投诉方法、投诉流程,建立评估服务质量投诉及反馈机制。
10.2改进
评估机构应针对监督抽查和调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原因,采取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持续改进评估质量。
附件
附录E(资料性)服务项目和参考照顾时间服务项目直接生活照顾:——进餐(喂食、喂水、鼻饲等);——移动(翻身、上下床/床椅转移等);——排泄(协助如厕、更换尿片等);——入浴(皮肤清洁/擦拭、沐浴、洗头、穿衣等);——洗漱(口腔护理、剪指甲、梳头、剃须、洗脸、呕吐清洁等)。间接生活照顾:——居室清洁(扫/拖地、擦拭家具、整理床铺、清洗床上用品、清洗整理衣物、清洁卫生间、清洗餐具、擦洗门窗、清理杂物、整理花草等);——陪同服务(服药提醒、陪同购物、陪同就诊、陪同办证、陪同外出活动等);——代办服务(代领代购、代取药、代缴费、代办事等);——物品维修。精神心理照顾:——精神慰藉;——心理疏导。机能训练照顾:——康复咨询——康复护理(定期翻身、活动肢体关节等);——康复训练(腰椎康复、跌伤康复、中风康复、偏瘫康复、记忆训练、感官训练、转移训练、功能辅具器具的使用指导及训练等);——康复理疗(针灸理疗、足部理疗、器械按摩、中风物理治疗、推拿按摩、拔罐刮痧等)。医疗护理照顾:——预防保健(健康检查、管理、咨询、教育等);——基础监测(体温、血压、体重、心率、呼吸、血糖等);——医疗护理(上门诊病、治疗、换药、术后拆线、吸氧、导尿、特殊口腔护理、物理降温、坐浴、会阴护理、口服给药、压疮预防、生化检查、超声波检查等);——家庭病床(病床巡查、病床照顾指导等);——临终关怀(舒缓服务、临终心理护理、临终身体护理、濒临死亡体征观察、善后服务等)。送餐制餐:——协助煮食;——送餐上门。长者饭堂:——集中用餐。居家安全照顾:——适老化改造(坐厕改造、通道或台阶改造、加装扶手、燃气排查维护、电气排查维护等);——辅具配置或借用(坐便凳、沐浴椅、轮椅、拐杖、助行器等);——紧急呼叫援助。定期探访:——定期探访。日间照料(托养):——膳食供应;——个人照顾;——保健康复;——休闲娱乐。公共养老服务:——午休短休;——文娱康乐;——个案辅导;——便民服务;——法律援助;——咨询服务。参考照顾时间来源:中山市社会福利协会、爱普雷德综合整理
本作品的内容来源于网络,略有改动仅供学习、交流使用;本作品的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以做处理。
END●突发!国务院出台重大专项政策,全面实施养老服务综合监管(附全文)●刚刚!卫健委发布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签约合作服务指南(试行)●民政部公开征求《养老机构接待服务基本规范(征求意见稿)》等7项行业标准意见●年1月1日起,养老领域一批新政策法规正式施行!●谁来当养老护理员?——他们是在帮儿女尽孝啊,怎么能不尊重他们,感恩他们?!●把养老做到极致:养老护理细节服务条实用经验,快来学!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