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胰瘘专科治疗医院 >> 胰瘘症状 >> 纽扣电池9颗磁力珠helliph
哈哈
医院最新动态
普及健康科普知识
白
1
食道异物,你见过多少
今天一开始,我们先来看下面这张图片
树皮、纽扣电池、别针、笔帽……
这些司空见惯的小东西可能并不起眼
可让人大吃一惊的是这些东西都是
小朋友或因好奇或因不慎吞食进去的
▼▼▼
今天我们给大家分享的两个故事
都和小朋友吞食异物有关系
吞食异物有哪些严重危害?
医生又怎样“巧施技法”取出?
快来一起看看吧!
故事一:一枚纽扣电池引发的风波
反复发热竟是食管异物
今年2岁的小波(化名)活泼可爱,就在两个月前,他突然出现了反复发热的症状,医院认为是普通的扁桃体炎并进行消炎处理,可是退烧之后,家长发现小波有点“茶饭不思”。几天后,小波进食后呕吐症状,什么东西都难以下咽,爸爸妈妈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随即带他前往就诊。当时的胸部CT提示:食管异物,临近器官受压变窄;胃镜下似见硬币一枚。
不远千里求助只为一线生机
该院的儿科医生立即召集全院会诊,得出的对策只能是开胸手术来取食管异物,可小波过于年幼,手术风险极高。就在家长们一筹莫展之际,突医院(南京医院)消化内镜科主任范志宁教授在食管异物取出方面首屈一指,于是怀揣着满满的希望,小波一家横跨大半个中国,近公里,来到南京寻求帮助。
经过短暂的评估与讨论,11月21日,范志宁教授团队为小波进行食管异物取出术。手术室内,小波插管麻醉后便沉沉睡去,范志宁先以普通胃镜进行探查,发现异物上段食管严重狭窄,难以通过,改用超细内镜后勉强通过,才见到了异物的庐山真面目——一枚纽扣电池!范志宁教授尝试在普通胃镜下使用异物钳进行取出,无奈电池周边的食管严重的充血水肿,上段食管已严重狭窄,多次尝试均以失败告终。
▲范志宁教授团队内镜操作中
聚精会神锁定罪魁祸首
接着,专家团队在超细内镜直视下对食管狭窄段进行球囊扩张,将狭窄段扩张到约1公分,再在普通胃镜下使用鼠齿异物钳进行电池的取出。如此这般,操作者必须面临着相当大的挑战:既要克服阻力取出电池,又要尽可能少的损伤食管组织。
▲内镜下夹取异物
▲被夹取出来的纽扣电池
范志宁教授聚精会神,凭借自己丰富的经验和熟练的技巧,手指轻柔旋转,内镜收放自如间,一瞬间,成功的将罪魁祸首——纽扣电池取了出来。手术室外,家长听到了异物取出的好消息,心中大石得以落地,喜笑颜开,对专家感谢溢于言表。
▲小波家长开心地竖起大拇指
目前,成功被取出异物的小波正在恢复当中。顺利“逃过”了开胸的手术,孩子的脸色一天比一天红润。过不了几天,他就要跟爸爸妈妈回到老家,继续之前平静的生活。
故事二:2岁女童吃下9颗磁力珠
险!9颗磁力珠吞进肚
不久前,一名2岁的女童乐乐(化名)一口气吞下了9颗磁力珠!被家人发现后,医院。当地医生发现情况复杂,而且磁力珠如果长时间在孩子消化道里,继续下行造成穿孔,甚至会危及孩子的生命!医院,乐乐就这样被连夜医院。
到达南京,已经是周日的凌晨,医院副院长莫绪明教授带领团队立即投入对患儿的抢救。经过初步探查,莫教授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我从未遇到患儿误吞磁力珠的情况,这9个磁力珠经过第一道声门(也就是食道的狭窄之处过去了),经过第二道门(靠近主动脉)这么狭窄的地方也通过去了,到第三道门时,磁力珠惊人地穿过了纵膈,又穿透了胃!是的,你没有看错,最坏的情况发生了,9颗磁力珠连城一条线,已经穿透了食道,穿透了胃!
对于这么小的宝宝,9颗磁力珠如何取出?特别是在给孩子尽量减少伤害的同时取出异物?莫绪明教授医院消化内镜科主任范志宁教授,他们俩有着多次跨科室的合作,也正在对儿童食道方面的疾病做着一些创新性的工作,来找范教授商量一下。于是,他拨通了范教授的电话。
▲范志宁教授接到会诊电话
患儿情况比想象中复杂
范志宁教授一下子从睡梦中清醒,他迅速召集团队成员,赶往医院。通过紧急的沟通交流,范志宁教授发现,患儿的情况比想象中的还要复杂。
▲集体讨论治疗方案
范志宁教授回忆说:磁珠中间并没有线相连,它不像项链一样,如果有线穿着,拉住头就能全部出来了;磁力珠如果拉一个头,力量一大,剩余8个脱开就更麻烦了!而如果一颗一颗拿的话,有一段珠子在纵膈里面,就只能开刀进去拿了。
磁力牵引法解决大麻烦
两位专家协商后决定,试一试微创手术的磁力牵引法。手术开始了,范志宁教授团队在食管的下端,用胃镜的活检钳,将磁力吸引好,之后连胃镜一起往胃里面送。一点一点,小心翼翼,终于靠近了磁力珠。
▲乐乐体内的磁力珠
顺利!磁力珠被吸在了活检钳上。又是万分小心,9颗磁力珠,始终没有分开,被完整的从瘘道里拉入到胃里,接着通过胃腔、食管瘘,最终从口腔里取了出来。手术成功!
▲磁力珠取出瞬间
两岁的乐乐幸运的躲过了一场开胸的大手术,只是通过微创的方法,便取出了被她吞进肚子的这9颗“调皮捣蛋”的磁力珠。所有人长舒一口气!范志宁教授开玩笑说,好像这9颗磁力珠“原路返回”一样,但这看似轻松的语气了,凝聚了专家的胆识、团队的合作与精细的操作,可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原路返回啊!
专家特别提醒
“有的幼儿喝下家长装在饮料瓶中的清洁剂,有的幼儿吞下随手摆放的纽扣电池、小夹子等,腐蚀性物质一般会给孩子食管造成严重损伤,会引起食管黏膜糜烂、坏死、穿孔,纵隔炎,中毒性休克甚至死亡。幸存下来的孩子食管出现瘘口或狭窄症状,食管可能收缩到只有圆珠笔芯那么细,孩子无法正常吞咽进食,致死率很高。而内窥镜技术在这方面有相当大的优势,创新性运用消化内镜支架封堵术解决儿科食管瘘治疗难题,技术简单易行、安全、损伤小、恢复快,对幼儿患者来说非常有优势。不仅如此,手术麻醉时间短,并发症较少,在减轻患儿痛苦的同时,更减轻了患儿家庭的医疗负担。各位带孩子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务必多多留意自己的孩子,避免孩子将一些化学药品、小物件等吞入腹中,导致悲剧的发生。
”专家简介
范志宁,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医院(南京医院)消化内镜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内镜培训基地主任,南京医科大学消化内镜研究所所长,世界抗癌联盟委托培训基地主任;中国大陆亚太胃肠病学会临床医学科学家培训基地主任。现任卫生部医政司消化内科内镜诊疗技术专家组委员、江苏省消化内镜学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外科医学装备分会内镜装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NOTES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胰腺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主要从事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胆道镜、腹腔镜、超声内镜的诊断与治疗,专攻消化系统疑难病症的微创诊治,尤其消化道早癌及良性肿瘤诊治、ERCP、支架研制和临床应用、内镜微创技术创新领域在全国享有盛誉。
责任编辑/周宁人
稿件来源/综合
鸣谢/健康新七点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及时告知
医院官方平台(JSPHRY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