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白癜风医院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0131115213695112&wfr=spider&for=pc

肝癌发病有家族倾向性

  患者廖XX,出生在青田北山山区,3岁丧父,11岁时母亲患肝癌又告别了人世,排行老七的他靠哥哥拉扯长大。惜人生苦短,前几年其大哥、二哥相继患肝癌不治而死。

  年3月2日,患者因上腹不适一月余,体重下降,经家人再三催促劝说,医院门诊。经查,建议患者转人我院诊治。3月7日实验室检查示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指标升高,乙肝表面抗原大三阳,甲胎蛋白.62微克/升。B超(号)报告示右肝后叶7厘米X6.6厘米X5.8厘米大小实质占位,另有多个较大结节。3月8日CT(号)报告示肝巨块型肝癌伴肝内转移,病灶大者约8厘米X4厘米大小。诊断为肝癌。患者愿意接受中草药治疗。

  症见:面色青黄,肢懈乏力,右胁下时有隐痛,脘腹胀痞,纳可,舌红边紫,脉弦涩。治拟护肝消瘤。绅—方J

  郁金12克绞股蓝30克丹参30克半枝莲30克藤梨根30克地鳖虫12克田基黄30克虎杖30克苦参30克

  30帖

  患者于4月18医院做B超检查,报告示右肝后叶见6.4厘米X6.5厘米低回声团块,肝癌(结节状巨块型)。肿块与前片相比已有缩小,诸症改善。但患者自思家境不宽,上次去省城看病的全部费用都是妻弟支付,妻弟也到了成家立业的岁数,怎么能老是拖累他呢?为了节省开支,就用老方在县城又配了30帖中药回家,继续服用。7月3日,永嘉县B超报告示右肝见6.5厘米X6.3厘米低回声团块。患者见病情稳定,肿块缩小,连百把块钱一个月的中草药费也要节省,天天在家劳动。

  年春上,患者想自己在家劳动收人甚少,两个小孩上学要花钱,买化肥、农药也要花钱……就随邻居到外地做小工。老板见他老实巴交、干活踏实,就把别人不愿干的脏活、累活都叫他做,晚上还要值班。时逢八月金秋,患者胁下疼痛,胀闷不舒,实在难以支撑下去。9月10日,在妻弟的陪同下第二次踏进我院就诊。患者神情淡漠,纳差乏力,舌红有紫斑,苔糙,脉弦,触诊肝胁下5厘米左右质硬,疼痛拒按。B超报告示肝右叶9.8厘米X7.4厘米X7.8厘米实质占位。肿块比前增大。

  :处方丨

  二参30克一仙3克藤梨根30克绞股蓝30克垂盆草30克苦参30克虎杖30克半枝莲30克黄芩12克

  按语:

  有些恶性肿瘤有家族倾向性。某县41个肝癌高发家庭中,绘出了两代中有9个肝癌患者的谱系图。肿瘤易感性,在多数情况下并不是肿瘤本身被遗传下去,遗传的仅是一种易患肿瘤的倾向或称为易感性。

  我国肝癌的发病与乙肝病毒感染、黄曲霉素、粮食及饮水污染有关,中医认为与感受湿热邪毒或长期饮食不节、嗜酒过度及七情内伤等引起肌体阴阳失调有关。但肿瘤的发生往往是由于各种致癌因素与人体长期相互作用,且肌体防御机能不足所致。“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治疗当扶正祛邪,清热解毒,活血化淤。本案患者服用几十帖中药后,病情得以控制,无奈经济困难,无法坚持服药,还带病参加劳动,以致病情恶化。唯愿患者服药后,再获良效。经随访,年9月11日仍良好生存,当时已带瘤生存两年多。

  21.瘘性腹水

  洪XX,女性,57岁,家住乐清雁荡山庄。

  病史:年10月20日,患者因“胁肋胀痛20余天”,医院诊治。B超示:1.肝右后叶巨块型肝癌,门脉癌栓形成;2.肝硬化,脾肿大;3.腹水。实验室检査出乙肝三系阳性,肝功能不佳,甲胎蛋白.21纳克/毫升。诊断为巨块型肝癌晚期。经多方治疗(具体不详),诸症逐日加重。年11月28日,其子来我处求方。

  代述:脘腹胀满疼痛,腹膨如鼓,青筋凸现,腹水大量,人疲力乏,神情委顿,纳差,便干,尿少。

  分析:肝癌肝硬化晚期,三焦决渎失司,水道阻塞。

  处方:

  枳实12克泽泻12克茯苓12克垂盆草20克虎杖20克大腹皮12克商陆6克二丑6克车前草30克二参一仙15克

  14帖

  外用:神阙穴置麝、姜、艾灸三壮;甘遂、大戟、冰片、芒硝、打粉一料加田螺肉一枚拌糊成饼状置脐上热敷。

  12月12日复诊:服前方,药敷艾灸后半个时辰,觉腹内嘈鸣辘辘,闻之隆隆作响,半晌,小便以排山倒海之势急流而下。敷后一个时辰,大便亦畅然润通。顿觉脘腹舒畅,腰围缩小。

  按语:

  癌性腹水多由原发性肝癌、胃癌、肠癌、胰腺癌、卵巢癌等转移所致,肝癌为常见。肝癌晚期约有半数是血性腹水,因伴肝硬化、门脉高压或肝静脉、门静脉癌栓而发生;胃癌晚期腹水的原因主要是腹膜及肝的癌转移或门静脉被癌栓阻塞所致;肠癌晚期因腹膜大面积弥漫的种植性转移而常伴有腹水发生;胰腺癌晚期多因腹膜肿瘤转移而有腹水表现;卵巢癌即使在临床早期也会出现腹水。癌性腹水为恶性肿瘤患者的晚期征象。

  癌性腹水属于中医学中鼓胀、单鼓胀范畴,癌性腹水以“血鼓’’居多。因癌症伤害肝脾,累及肾脏,壅遏脉络,结成症瘕痞块,水湿内停、血溢于脉外而发生癌性腹水。患者往往因腹水有增无减而求治西医用利尿药,救治无效又会求治中医退水。鼓胀本属难治之病,利尿剂难以缓解。癌性腹水出现后,90%的患者生存期不超过2个月,预后多不良。遵“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治水为先。在治疗过程中,临床中医师会采用健脾化湿利水、温肾理中行水、下气分消逐水、行气化淤消水,当腹水壅盛而体虚不胜攻逐之时,常用药敷艾灸神阚穴而迅速产生逐水效应。

  神阙穴位于任脉,任脉系阴经之海,与阳经之海的督脉互为表里,任、督、冲三脉“一源三歧”,有整体调节阴阳之功能。肝经过腹循阴器,神阙乃生命之根蒂,神气通行之门户,与肝、脾、肾密切相关,通百脉有温阳固脱、运脾化滞作用。在神阙穴用药,内连脏腑,经脉相通。用逐水之剂甘遂、大戟、芒硝、蟾皮、水蛭等贴敷神阙穴;辅以麝香香气栗裂,开关利窍,无处不达;生姜辛温发散,艾叶温中祛寒,这类穿透力极强之峻品,走经窜络,温阳通督、开窍醒神、破淤散结,通调水道,与内服药剂并用使气机畅通,则“水津内布、五经并行”。

  自年—年5月,有例癌性腹水患者接受药敷艾灸神阙穴治疗,其中男性81例,女性21例。年龄最大的86岁,最小的16岁,平均年龄57岁。肝癌77例,胃癌4例,肠癌5例,胰腺癌6例,胆囊癌4例,肾癌2例,卵巢癌4例。显效(当日腹水明显消退者)42例,有效(腹水有消退症状改善)51例,无效9例,有效率91%。

  药敷艾灸神阐穴与内服之剂并用,使众多濒临死亡的癌性腹水病人脱离险境,改善了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为进一步治疗癌症争取了时间。这种传统隔药灸是灸法之一,将药、艾灸和穴位三者结合进行综合治疗,实际上是古人针对疾病,为提高治疗效果而创造并流传至今的一种特殊穴位的经皮给药方法,具有见效快、疗效好、花钱少且安全无副作用的治疗特色。一针、二灸、三用药是中医三种不同的治疗手段,备受历代医家推崇,唐代孙思邈就强调针灸、汤药并重。

  附:甲胎蛋白阳性对诊断肝癌的临床意义

  甲胎蛋白(AFP)是胎儿血清的正常组成部分,起着保护胚胎不受母体排斥的作用。新生儿出生后甲胎蛋白逐渐下降,约五周左右降至正常水平u胎儿期甲胎蛋白的合成主要在胎肝、卵黄囊和胃肠道,肝内合成甲胎蛋白的场所仅为肝细胞。人类甲胎蛋白基因的表达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胎儿肝细胞中甲胎蛋白基因处于激活状态,出生后逐渐停止表达;肝癌、增生的肝细胞及生殖细胞的肿瘤细胞,因其甲胎蛋白基因被激活,故产生大量甲胎蛋白,量化指标急剧上升。

  在临床实践中,甲胎蛋白对诊断肝癌起着重要作用。原发性肝癌患者大多数甲胎蛋白升高,但有四分之一的病人甲胎蛋白不能显示;而急慢性肝炎、重症肝炎、肝硬化患者甲胎蛋白也会升高。其间的真真假假如何正确地鉴别,避免漏诊、误诊而导致误治,是值得探讨并且应该引起重视的。

  1.甲胎蛋白诊断肝癌

  甲胎蛋白是诊断肝癌的重要标志物,约有四分之三的肝癌患者甲胎蛋白呈现阳性。甲胎蛋白对肝癌的诊断,特别是尚无肝癌症状和体征的亚临床期诊断有高度特异性及颇高的敏感性,起着早诊断早治疗的作用。从20世纪70年代初运用于临床普查开始,30多年的经验证实,甲胎蛋白对肝癌前期诊断、评定疗效、预报复发等有重大意义。近年来,应用甲胎蛋白异质体的检查,不仅可以排除由于肝炎、肝硬化所引起的甲胎蛋白假阳性,提高普查准确性,还能在甲胎蛋白浓度尚未达到肝癌诊断标准时即考虑肝癌的诊断。

  肝癌按组织学分为三型——-肝细胞型(约占原发性肝癌的70%—90%)、胆管细胞型(占少数)、混合型(极少数)。因肝内仅有肝细胞合成甲胎蛋白,甲胎蛋白定位研究也表明,不是所有肝癌细胞均呈阳性,约有1/4在正常范围以内,且有20%—40%良性肝病患者有暂时性的甲胎蛋白升高,生殖腺胚胎癌患者甲胎蛋白也会显着升高。

  目前,甲胎蛋白用于诊断肝癌的标准为在没有其他肝癌证据的情况下,甲胎蛋白对流法阳性或放射免疫法大于或等于微克/升持续4周以上,并能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源性肿瘤及转移性肝癌者。

  肝癌患者从可被甲胎蛋白检出到出现临床症状约8个月,此期若及时用中药保肝护肝,多能延缓或阻止癌症的发生。一旦演变成癌症,短期内甲胎蛋白会急骤上升,其值越高,癌瘤发展越快,生存期越短。

  例一

  海军疗养院军医崔xX,男性,年五旬有余,原籍江苏启东。年仲夏.因肝病,院长介绍其来我处就诊。患者乙肝病毒携带几十年,化验甲胎蛋白85微克/升。B超、CT报告示肝内未见明显占位性病变。舌红苔糙,脉细弦。治拟活血化淤、补气健脾。

  :知方:

  平地木30克绞股蓝30克炒冬术12克炙鳖甲12克(先煎)二参30克炒天虫12克当归12克炒六曲12克生芪15克杭白芍12克

  服药帖,检查肝功能正常,甲胎蛋白巳降至正常范围(6微克/升)。

  崔某见病情好转,疏忽大意,复加工作忙碌,不再继续治疗。时隔两年,演变成肝癌,接受化疗后两个月便离开人世。

  例二

  年仲冬,故乡老邻居官良介绍青田电厂同事XX因肝病找我求诊。卑者男性,53岁,乙肝三系大三阳,肝功能检査状况不佳,甲胎蛋白微克/升。诊断为迁肝,肝硬化,肝癌待排。嘱其

  戒烟、戒酒、戒劳。

  :处方..:

  杭白芍30克虎杖30克郁金12克灵芝30克垂盆草20克当归12克茵陈30克地鳖虫12克炙鳖甲12克(先煎)三棱12克莪术12克二参20克炒山楂12克

  3年间,甲胎蛋白时高时低,低时在正常水平以下,高时徘徊在微克/升—微克/升之间。3年后,为了赚钱,在电厂加班、喝酒,停止中药治疗。6年后,甲胎蛋白升至微克/升以上,癌块迅速增大,复来求诊。经中药治疗又存活9个月,病亡。

  例三

  青田税务局部队转业干部张XX,男性,52岁,乙肝三系长期阳性。年季春,因甲胎蛋白微克/升,伴乙肝、肝硬化,找我求诊。我告诉患者现在还不能诊断为肝癌.但癌变的可能性存在,一定要坚持长期治疗,戒酒,戒劳,戒肥腻腥发食品。舌红绛苔糙,脉弦。治拟活血软坚,利湿健脾。

  处方〕

  炙鳖甲12克(先煎)田基黄15克绞股蓝30克茵陈20克车前子30克(布包)当归12克郁金12克地鳖虫12克炒三仙各10克杭白芍12克泽兰12克二^■30克

  服用中药帖,症状改善。然而此后就没有坚持治疗。两年后,乡友告诉我张某恶变为肝癌,赴上海行插管化疗术,回家不足一月,病亡。

  按语:

  上述病例提示,甲胎蛋白长期低浓度阳性的患者,极易演变为肝癌。因此,当发现甲胎蛋白升高时,必须密切观察,避劳、戒酒、忌怒,坚持长期服用中药保肝护肝,可以使甲胎蛋白降低,症状改善,预防肝癌的发生;如果已演变为肝癌,采I中医药治疗,可以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其中亦有治愈的。

  2.非癌性肝病甲胎蛋白的增高

  肝癌多是在慢性肝病的基础上发生的,对甲胎蛋白含量升高的病例应高度警惕合并潜在肝癌的可能。某些非癌性肝病患者会伴有一过性甲胎蛋白升高。甲胎蛋白含量高低对肝病的预后因病而异,如果连续两个月检查甲胎蛋白3次以上,含量均在50微克/升—微克/升之间,称甲胎蛋白低浓度持续阳性,这组人群是肝癌高发人群,有一部分患者已是亚临床肝癌,应积极治疗,密切观察。

  (1)急性肝炎

  急性无黄疸型肝炎甲胎蛋白一般不会升高,而急性黄疽型肝炎患者中约1/5会伴有甲胎蛋白升高,其峰值大多在微克/升以下,高峰持续时间短暂,大约1—2周后即会下降而且常伴有转氨酶的升高。

  庞XX,男性,现年49岁,家住余杭塘栖丁河乡庞家墩村。

  病史:年9月患急性肝炎,经友人介绍来我处就诊。医院检查示谷丙转氨酶单位/升,谷草转氨酶单位/升,碱性磷酸酶单位/升,谷氨酰转酞酶58单位/升,总胆红素微摩尔/升,直接胆红素79微摩尔/升,白蛋白42.8克/升,球蛋白26.5克/升,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甲胎蛋白微克/升。当地诊断为急性黄疸型肝炎,肝癌。患者全家惊惶失措,其母呜咽着求我救命。

  症见:皮肤、巩膜深度黄染,胁肋隐痛,神情萎靡不振,恶心欲吐,大便秘结,尿少色黄,舌红绛苔黄,脉弦数。

  辨证:急黄,热重于湿。-治则:清热解毒,利湿退黄。

  :处方.::

  茵陈30克垂盆草30克虎杖30克大小蓟各12克车前子30克(布包)金钱草30克山槐12克淡芩12克生大黄10克(后下)半枝莲30克西黄丸6克(分呑)

  7帖

  2周后,来我院复査,肝功能各项指标正常,甲胎蛋白降至正常。年暑夏,患者因养鱼、做泥工疲劳过度,复加酗酒,肝炎复发。本院检查示谷丙转氨酶单位/升,谷草转氨酶单位/升,碱性磷酸酶单位/升,谷氨酰转酞酶单位/升,总胆红素72微摩尔/升,直接胆红素65微摩尔/升,白蛋白克/升,球蛋白克/升,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甲胎蛋白8微克/升。

  症见:巩膜黄染,皮肤黄而晦暗,胁肋胀痞不适,神疲乏力,时时泛恶,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腻,脉弦。

  辨证:阳黄,湿重于热。

  治则:利湿化浊,清热解毒。

  处衣]-

  藿香12克佩兰12克茯苓12克金钱章3“0克虎杖30克郁金12克车前草30克垂盆草30克泽泻12克茵陈30克西黄丸6克(分吞)

  10帖一个月后,患者来院复查,肝功能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以内。年5月,患者又因过度劳累,肝炎发作,实验室检查示谷丙转氨酶单位/升,谷草转氨酶单位/升,碱性磷酸酶单位/升,谷氨酰转酞酶单位/升,总胆红素82微摩尔/升,直接胆红素46微摩尔/升,白蛋白30.5克/升,球蛋白36.7克/升,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甲胎蛋白10微克/升。诊断为迁延性肝炎,肝硬化伴少量腹水。

  症见:皮肤、巩膜可见黄染,面色黯黑,颊有蜘蛛痣,脘胁胀闷不舒,食后尤甚,肢懈乏力,尿少色黄,舌红边有淤斑,苔腻,脉弦涩。辨证:气滞湿阻,血行不畅。

  治则:化湿理气,佐以活血。

  面1:

  茵陈30克金钱草30克虎杖30克柴胡12克藿香12克当归12克地鳖虫12克车前子30克(布包)泽泻12克炒三仙各10克炙鳖甲12克(先煎)

  郁金12克二参33克

  15帖

  服药两个月,黄疸、腹水均消退,肝功能基本正常,唯白球蛋白比例略差。

  庞某多年来一直接受中药治疗,年春节又来续方,诉还能参加一些劳动来维持生计。

  按语:

  患者初患急性乙肝,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升高,甲胎蛋白出现短期升高,但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酞酶尚属正常,肝脏损害尚轻,预后较好,经治于短期内康复。20多年后,因过劳肝炎两次复发,乙肝三系长期阳性,肝脏受损日重,蛋白比例倒置,乙肝演变

  成肝硬化,而甲胎蛋白定量未见升高。经治肝功能正常,但肝硬化已难逆转,应高度警惕肝癌的发生。

  (2)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迁延性肝炎甲胎蛋白升高的比例较少。慢性活动性肝炎甲胎蛋白升高的比例则较多,约1/3左右;升高幅度大多在微克/升以下,2%在—微克/升之间,1%在—微克/升之间,极少数大于微克/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在3个月之内甲胎蛋白降至正常。

  m3

  青田政法系统干部王XX,年24岁时,医院治疗,医院。由于甲胎蛋白升高,诊断为肝癌,医院求治。其父亲与我兄是至交,特地邀请我前往诊治。

  病历:查谷丙转氨酶单位/升,谷草转氨酶单位/升,碱性磷酸酶单位/升,谷氨酰转酞酶51单位/升,总胆红素35微摩尔/升,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甲胎蛋白微克/升。

  症见:巩膜略黄染,夜寐不佳,心中烦热,纳食少味,四肢酸软乏力,舌红荅少,脉弦细。

  分析:患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高,碱性磷酸酶和谷氨酰转酞酶尚基本正常,且B超、CT检查均未见肝脏有明显占位性病变,甲胎蛋白当为一过性升高。

  辨证:活动性肝炎,排除肝癌。

  治则:健脾和胃,养阴柔肝。

  处方

  炒冬术12克茯苓12克杭白芍12克

  炙鳖甲12克(先煎)茵陈15克垂盆草30克平地木30克

  丹参30克女贞子15克—旱莲草15克红参30克

  服药30余帖,诸症悉除,化验示肝功能正常,甲胎蛋白6微克/升。

  年春节,王某的父亲告诉我:儿子肝炎治愈后一直正常工作,平时喜欢饮酒。我说:酒还是戒掉好。

  按语:

  慢性活动性肝炎的少数患者伴有甲胎蛋白升高,短期内会降至正常。

  (3)重症肝炎

  重症肝炎患者约有半数以上伴有甲胎蛋白轻度至重度升高(常在转氨酶升高之后出现),其甲胎蛋白偏高者预后反而比甲胎蛋白正常者好。

  年年底,我院财务科会计金某介绍杭州齿轮箱厂王XX来院求诊。

  病史:患者一个多月医院,査谷丙转氨酶单位/升,谷草转氨酶单位/升,碱性磷酸酶单位/升,谷氨酰转酞酶单位/升,总胆红素89微摩尔/升。经用阿拓莫兰、苷利菥等治疗乏效。复查肝功能各项指标持续上升,甲胎蛋白亦越来越高,升至1微克/升。主管医师诊断为急性黄疸型重症肝炎,肝癌。正逢除夕,患者来诊时因绝望而悲泣。

  症见:面部疱疮满布,唇色红绛,舌红苔黄厚。

  辨证:湿热并重。

  治则:清热利湿。

  埤方丨

  藿香12克佩兰12克茵陈30克淡芩12克田基黄30克垂盆草30克金钱草30克焦山栀12克车前草30克茯苓12克进口牛黄0.3克(分呑)

  10帖

  上方服完,医院实验室检查示肝功能正常,甲胎蛋白10微克/升。患者先前悲观的脸上溢出了笑容。

  王某重症肝炎治愈后已7年,健在。

  (4)肝硬化

  肝硬化患者中约有2/5伴有不同程度的甲胎蛋白升高,其中升高幅度低于微克/升者约65%,升高幅度在微克/升—微克/升之间者占23%,升高幅度大于微克/升者约12%。甲胎蛋白升高持续时间大多在3个月以内,少数持续或波动升高历时数年。

  绍兴钱清镇农民周XX,女性,47岁。

  病史:年9月,因肝病来院诊治。某科给予肝功能、乙肝三系、甲胎蛋白定量检查,报告示白蛋白36克/升,球蛋白33克/升,谷丙转氨酶单位/升,谷草转氨酶单位/升,碱性磷酸酶单位/升,谷氨酰转酞酶单位/升,总胆红素15微摩尔/升,直接胆红素4.5微摩尔/升,乙肝三系小三阳,甲胎蛋白微克/升。确诊为肝癌。患者又转来我科求诊。再给予B超、CT检查,报告示肝内未发现占位病变,提示慢性肝病。询之有慢性肝炎史20余年。

  症见:脸部有多个蜘蛛痣,乏力,右胁胀痛.食欲不振,厌油腻,便干,尿少色黄,触诊肝脾肋下可及,脉弦细,舌红淤苔薄。

  分析:患者长期肝炎史,肝纤维化,早期肝硬化,又复发肝炎。因肝脏未见实质性占位病灶,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酞酶较低,肝癌有待排除。

  处方」

  炙鳖甲12克(先煎)地鳖虫12克郁金12克杭白芍12克当归12克车前子30克(布包)垂盆草30克茵陈30克茯苓12克三棱12克炒三仙各12克

  30帖

  二诊:服前方一月,查肝功能改善,甲胎蛋白微克/升。续服30帖。

  三诊:共服药60帖,面色转润,精神佳,纳食可,尚觉右胁下时有隐痛,容易疲劳。

  复査:肝功能各项指标均正常,甲胎蛋白6微克/升。B超、CT报告示肝内未见占位性病变。排除肝癌。至今健康生存巳11年。

  例八

  朱XX,男性,47岁,安徽祁县农民。

  病史:1年孟春,因胁痛赴我院诊治。肝功能示白蛋白24克/升,球蛋白33克/升,谷丙转氨酶单位/升,谷草转氨酶89单位/升,碱性磷酸酶单位/升,谷氨酰转酞酶单位/升,总胆红素26微摩尔/升,直接胆红素15微摩尔/升,乙肝三系大三阳,甲胎蛋白微克/升。CT示右肝内多发结节性占位病变。诊断为原发性结节性肝癌。外科医生让其回家买点药吃算了。

  症见:面色发黑,形体消瘦,神情委顿,右胁隐痛不适,纳食脘胀,呕恶,便稀,尿少,舌红苔腻,脉弦涩。

  .处方j

  藿香12克茵陈20克炙鳖甲12克(先煎)

  地鳖虫12克当归12克抗白芍12克二参30克

  炒三仙各10克炒冬术12克三棱10克虎杖30克

  两个月后复诊:诸症改善,肝功能转佳,甲胎蛋白9微克/升。B超、CT示右肝内可见肝硬化结节。

  此后,每到下半年农闲时,患者来院诊治一次,背几十帖中药回家调理。已持续10年,仍每天劳动,养家糊口。

  按语:

  肝硬化结节的患者伴有甲胎蛋白升高,有时会误诊为肝癌,临诊时应综合分析,正确诊断,以免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精神负担。

  ■Mil

  年孟夏,省检察院小马介绍其老乡张XX来我处就诊。

  病史:患者有乙肝史多年,最近两个月肝功能不佳,经多方治疗效果不显。医院检査示谷丙转氨酶单位/升,谷草转氨酶单位/升,碱性磷酸酶单位/升,谷氨酰转酞酶单位/升,白蛋白31.5克/升,球蛋白35.2克/升,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甲胎蛋白微克/升。

  辨证:乙型肝炎,肝硬化。

  症见:形体消瘦,面色灰黑,右胁胀痞不舒,时有隐痛,乏力,纳差,尿少色黄,舌尖红苔薄黄,脉弦细。

  治则:疏肝利湿,活血软坚。

  处方

  柴胡10克枳壳12克车前草30克炙鳖曱12克(先煎)

  三棱12克杭白芍12克垂盆草30克莪术12克

  藿香12克茵陈20克二参30克

  服方20帖,查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降为正常,碱性磷酸酶单位/升,谷氨酰转酞酶72单位/升,白蛋白34克/升,球蛋白35克/升,甲胎蛋白32微克/升。又续服60帖,查白蛋白35克/升,球蛋白30克/升,甲胎蛋白8微克/升,其余皆正常。嘱其在医院适当补充人血白蛋白。

  0年季秋,患者觉纳食乏味,肢懈乏力,医院肝功能检查示谷丙转氨酶85单位/升,谷草转氨酶单位/升,碱性磷酸酶单位/升,谷氨酰转酞酶单位/升,白蛋白30.6克/升,球蛋白32.2克/升,甲胎蛋白90微克/升。症状与前基本相同。上方略事加减。服药30帖,肝功能正常,甲胎蛋白43微克/升。又30帖后,查甲胎蛋白降至9微克/升。

  年季秋、年季秋,肝炎又有复发,甲胎蛋白高峰波动在70微克/升,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两个月内甲胎蛋白均降为正常。

  按语:

  有部分肝硬化患者会伴甲胎蛋白升高,其峰值大多在微克/升以下,短期会降至正常。这类患者一半以上会发展为肝癌,应定斯复查,有病早治。若肝硬化患者甲胎蛋白定量长期居高不下,则要考虑肝癌巳经发生。

抱朴问玄居

福生无量天尊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jkg.com//mjccby/1262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