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胰瘘专科治疗医院 >> 胰瘘症状 >> MDT简讯No90医院胰胆
医院
胰胆肿瘤多学科(MDT)研讨会
年03月18日(周一)下午14:00-17:00,医院门诊七楼第二会议室举办了胰胆肿瘤多学科第90次研讨会,会议由普外科主任邵成浩教授主持,与会者包括消化内科曾欣教授、消化内科胡平方主治医师、肿瘤内科焦晓栋主治医师、介入科刘洪超主治医师以及普外科、肿瘤科、消化内科、影像科、介入科等科室的医生。此次会议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学术讲座,由普外四科郑明辉医师授课;第二部分为8例胰胆肿瘤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讨论。
学术讲座
普外四科郑明辉医师LAMB3mediatesapoptotic,proliferative,invasive,andmetastaticbehaviorsinpancreaticcancerbyregulatingthePI3K/Aktsignalingpathway
层粘连蛋白亚基β-3编码基因(LAMB3)的蛋白产物在胰腺导管腺癌(PDAC)的肿瘤发生过程中至关重要,影响癌细胞的增殖、分化、侵袭、粘附、转移以及存活,但其在胰腺癌中的作用机制却还未探明。
近日《CellDeathDisease》上一项研究表明LAMB3在PDAC中表达上调,它能调节PDAC细胞分裂周期阻滞和细胞凋亡,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来调节PDAC的上皮间质转化(EMT),从而改变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等生物学行为;同时LAMB3高表达的PDAC患者表现出相对更高级的TNM分期,因此LAMB3高表达可能是可切除胰腺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
文章认为其揭示了PDAC中新的LAMB3分子作用机制。LAMB3有可能成为将来治疗PDAC的一个新型治疗靶点,应用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可以控制PDAC的侵袭和转移,改善胰腺癌患者的生存状况;LAMB3的表达情况作为术后的独立预后因素,也是选择合适个体化治疗方案的新临床依据。
病例讨论
一、普外四科侍力刚主治医师《胰腺炎后并发症一例》
患者43岁男性,因“反复恶心、呕吐10年余,加重伴腹胀1年”入院。患者-因“高脂血症、暴饮暴食”致胰腺炎反复发作。每次发作予以禁食、补液等保守治疗后缓解出院。年进食后上腹痛发作,诊断“急性重症胰腺炎”入院,期间继发胆总管下段狭窄,行PTCD,胰周脓肿、十二指肠瘘行穿刺置管引流,鼻空肠营养管替换为胃穿刺造瘘长期肠内营养支持。后逐步恢复,先后拔除各引流管。年10月出现梗阻性黄疸(最高TB:umol/L),在外院就诊,行ERCP留置胰管支架、PTCD留置胆道金属支架及胆道外引流导管,胆道梗阻解除,肝功能恢复。年底至今,逐渐出现进食后腹胀明显,催吐后明显缓解,症状反复。发病来,患者一般情况尚可,纳差,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2型糖尿病病史4年,口服格列吡嗪,血糖控制可。入院查体未及明显异常,血常规提示Hb:99g/L↓,PLT:87*/L↓,肝功能:Alb33g/L↓,肿瘤标志物无明显异常。
介入科刘洪超主治医师:该患者反复的胰腺炎发作导致胆管狭窄,胆道置入金属支架,该类型支架可能会再次狭窄,不像恶性肿瘤会向支架内生长而导致胆管堵塞,这类良性疾病导致的梗阻多为外在的压迫,狭窄后可用球囊再次扩张,内套支架。
消化内科胡平方主治医师:通常情况恶性肿瘤如果不手术会放置金属支架,良性的肿瘤考虑放置塑料支架,塑料支架短期使用后可取出更换。此患者为良性疾病引起胆道狭窄,放置金属支架后会导致胆道周围炎症加重,如果支架再次发生狭窄,只能扩张后内套支架。
普外四科刘安安副主任:该患者胰腺炎反复发作,胰周炎症粘连导致相继出现胆道梗阻和十二指肠梗阻,对比前后的影像资料,胰后门静脉已出现部分受压狭窄,脾脏较前增大,目前胃周静脉未见明显扩张,说明门脉系统目前通畅,未出现门脉高压,如病情继续进展,会出现胰源性门脉高压,手术过程中极易出血。胆道狭窄可通过介入或ERCP解除,但十二指肠狭窄需要通过外科手术干预。另外该患者病程长,反复炎症刺激,需要警惕恶变可能,术中可送冰冻病理检查,根据结果决定是否行扩大切除。
普外科邵成浩主任:该患者胰腺炎诊断明确,病史较长,随着病程进展逐步出现胆道梗阻及十二指肠梗阻等并发症,目前较少见到此类病程复杂的胰腺炎患者。该患者胰腺炎反复发作的诱因明确,即高脂血症、暴饮暴食,多次发作后出现胰周脓肿,后经反复穿刺引流后导致十二指肠瘘,后续出现胆道梗阻,通过内科保守治疗,放置胆道支架,目前胆道梗阻尚能解除,但近期又出现十二指肠梗阻,反复出现恶心呕吐,不能进食,营养状况较差,内科保守治疗难以奏效,需要进行外科干预。手术方式分两种,一是仅行胃肠吻合术,此手术简单,可解决十二指肠梗阻,但该患者为良性疾病,后期可能还会出现门脉高压,且胆道支架不能终生放置,故不建议这种方式;另一种手术方式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该手术可同时解决胆道梗阻和十二指肠梗阻,避免以后门脉系统出现问题,但手术难度大,操作困难,难点在于反复的胰腺炎发作,胰腺周围解剖结构紊乱,之后又多次穿刺引流、放置胆道支架,特别是肠系膜上动静脉及肝脏血管由于炎症受累,解剖困难,手术过程中需先分离出肠系膜血管,再考虑解剖肝门部,以免出现大出血。
二、普外四科侍力刚主治医师《胰头占位一例》
患者70岁男性,因“体检发现胰头占位伴胰管扩张2周”入院。患者因消瘦1年,体重减轻近15kg,医院体检,发现胰头占位,一般情况尚可,近期血糖升高,目前饮食控制,未接受药物治疗;年因肠镜检查结肠穿孔,行修补手术,术后出现脂肪泻,口服调节肠道菌群药物后症状消失。入院查体未及异常,血检验仅肿瘤指标异常(CEA:5.02ug/ml↑)。外院腹部MRI平扫+增强:胰头部胰管内占位性病变伴胰管扩张,考虑肿瘤可能;肝右叶部分部分肝内胆管轻度扩张;本院腹部CT平扫+增强提示:胰头多房囊性病变,伴胰管扩张,其以上肝内外胆管稍扩张,考虑肿瘤。
消化内科胡平方主治医师:该患者胰腺肿瘤并不典型,超声内镜提示乳头回声大致正常,未见胶冻样成分,胰头部回声稍增强,胆总管未见扩张,直径5mm,胰头部胰管内可见大小约28*22mm低回声占位,其远端胰管全程明显扩张,最宽处直径约14mm,胰腺体尾部胰腺实质萎缩,考虑主胰管型IPMN可能。
普外四科刘安安副主任:根据该患者影响资料,诊断考虑IPMN,通常胰腺IPMN多发于胰头部,可见十二指肠乳头内镜下鱼嘴样改变,分泌胶冻样液性成分,CEA会升高。主胰管型IPMN由于有较高的恶性潜能,均建议手术。对于分支胰管型IPMN如果肿瘤小于3cm可随访观察,但是肿瘤如果超过3cm,出现壁结节,主胰管扩张大于1cm,肿瘤指标异常等也需要考虑手术。
普外科邵成浩主任:同意以上意见,该患者诊断基本明确,考虑IPMN,超声内镜下见主胰管扩张,胰头部可见实性成分,腹部CT提示增强扫描后胰头部囊壁及分隔呈较明显强化,与超声内镜吻合,不排除出现异型增生甚至恶变可能,需要积极手术干预,术中常规快速冰冻病理检查,保证切缘阴性,必要时须扩大切除范围甚至行全胰切除术。
三、普外四科王展同医师《胰头占位一例》
患者52岁男性,因“反复左上腹隐痛2月余”就诊。患者于2月前进食后左上腹隐痛,向腰背部放射,医院检查提示血淀粉酶偏高(.3U/L),腹部MRI平扫+增强提示:胰腺头部占位,交界性或低度恶性肿瘤可能,主胰管扩张,后腹膜见淋巴结显示;胰腺炎征象。予以抗炎、抑酸、抑酶等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后症状再次发作,入我院消化内科,超声内镜提示“胰腺钩突部可见26*15mm均匀低回声团块;超声内镜引导下胰腺钩突部组织穿刺活检”,病理提示“少量腺样排列的粘液上皮,细胞轻度异型”。我院上腹部CT平扫+增强示“胰腺头部结节,胰腺尾部多发低密度结节。胰腺周围脂肪囊模糊,边缘模糊;腹内未见肿大淋巴结;腹腔内无积液,胰腺炎。”PET-CT提示胰腺炎改变,胰腺体尾部不规则FDG摄取稍增高,胰头部囊实性结节(实性部分FDG摄取增高)考虑肿瘤性病变可能性大。
消化内科曾欣教授:该患者胰尾部的胰腺炎应该是胰头部的占位导致,超声内镜提示胰头低回声病灶,同CT和核磁吻合,核磁提示主胰管有扩张,而且超声内镜穿刺提示细胞轻度异型,综合考虑符合胰腺IPMN诊断。
普外四科刘安安副主任:该患者反复胰腺发作临床病史,根据影像学提示胰尾部肿大、有炎症渗出,可能为胰头部主胰管梗阻导致。PET-CT提示胰头部囊实性结节FDG摄取增高,应该为穿刺后炎症导致。结合各项检查考虑诊断主胰管型IPMN,有手术指征。
普外科邵成浩主任:根据影像学可见该患者胰头部存在囊实性占位,其后方胰管有轻度扩张,胰尾出现囊性病灶,此为胰腺炎反复发作的临床诱因,主胰管的近端梗阻导致胰腺远端的局部胰腺炎,对比2个月前后的影像资料可见胰头部病灶未见明显增大,而胰尾部囊性病灶有扩张,说明主胰管近端梗阻持续存在,虽然超声内镜穿刺病理检查提示细胞轻度异型,但需要对主胰管梗阻进行干预,考虑行手术治疗。
四、普外四科梁兴主治医师《胰颈占位一例》
患者57岁女性,因“中上腹胀痛不适2周余”就诊医院,查肿瘤指标升高(CA72-4:20.95U/ml,NSE:16.21ng/ml),腹部CT平扫+增强提示:胰头部结节,MR平扫+增强提示:胰腺体尾部稍肿胀伴胰管略扩张。PET-CT提示:胰颈部饱满,胰腺体尾部胰管扩张,FDG代谢略增高,考虑MT可能。自发病以来患者一般情况可,体重无明显变化。入院查体及相关检验未及明显异常,IgG4:0.25g/L。
介入科刘洪超主治医师:该患者核磁提示胰颈后方主胰管扩张,CT平扫+增强提示胰头颈部结节,增强扫描可见持续强化,胰体尾部胰腺组织稍肿胀,考虑胰颈部占位导致主胰管梗阻,具体占位性质不明确。
消化内科曾欣教授:超声内镜下见乳头回声大致正常,胰腺回声大致正常。胰体近胰颈部可见一约2*1cm低回声占位,边界尚清,后方胰管扩张,直径约4.8mm。结合其他影响资料,胰体占位考虑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可能,不排除其它低度恶性肿瘤。
普外四科陈丹磊副教授:该患者影像资料提示胰体尾胰管扩张,说明近端主胰管梗阻,主胰管在胰颈部消失,说明梗阻出现在此部位,另可见胰体尾部胰腺稍肿胀,应该属于主胰管梗阻后导致的慢性炎症,同PET-CT结果吻合,胰体尾部FDG代谢略增高,考虑为炎症所致。胰颈部占位性质不明,考虑神经内分泌肿瘤可能性大,可考虑行胰体尾切除术。
普外科邵成浩主任:该患者胰颈部梗阻部位右侧胰腺动脉期呈持续强化,超声内镜表现为低回声,边界清,但CT增强可见其旁有一较小部分低密度区,具体为炎性肿块还是肿瘤目前不好区分,考虑神经内分泌肿瘤可能,但不排除其它胰腺恶性肿瘤可能。根据目前检查,有手术指征,具体性质需待术后病理明确。该患者肿瘤位于胰颈体部,比较靠近胰头侧,如果选择行胰十二指肠,胰腺断端需要偏向胰尾方向,此术式创伤大,手术风险高,术后并发症较多,且存在胰尾肿瘤残留可能;如行胰体尾切除,断端需要向胰头侧偏,以达到肿瘤完整切除,但断端靠近胰头侧,需注意避免损伤胰十二指肠上下动脉分支及胆总管。术中根据具体探查部位决定手术方式。
五、普外四科王伟恒医师《胰头占位一例》
患者45岁男性,体检发现胰头占位5天,伴上腹部疼痛2天。患者5天前体检时血指标异常(WBC:2.58*/L↓,LN:0.51*/L↓,血沉:25)腹部B超发现“后腹膜混合性团块,胰头占位可能”,腹部CT平扫+增强提示“胰头数个结节状软组织密度影”。2天前出现上腹疼痛,疼痛以夜间为重,予以口服镇痛药后稍缓解。患者一般情况可,纳差,大便3天未解,小便正常,体重未见明显减轻。入院查体: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胸背叩击痛,余未及明显异常;血检验提示肿瘤指标异常(CA:52.85U/ml,NSE:16.3ug/L)。
介入科刘洪超主治医师:从该患者的影像学上分析,胰头及后方的肿瘤呈低密度,边界较清晰,强化不明显,融合成团块状,不同于典型的胰腺癌的乏血供特点,腹腔干及肠系膜上动脉均被包绕,血管管径未见明显缩窄,说明肿瘤组织比较软,诊断首先应该考虑淋巴瘤。同时需要与结核进行鉴别,但如此巨大的病灶,如果考虑结核的话影像学会提示环形强化及部分坏死,可行胸部CT检查,排除其他部位病灶可能。
消化内科曾欣教授:超声内镜下见乳头回声大致正常,胰头回声不均匀,钩突部可见约3.2*2.2cm片状低回声区,占位效应不明显,胰体近后腹膜可见约2.2*1.9cm低回声区,后腹膜腹腔干周围可见范围约5.6*4.9cm低回声占位,边界尚清。对肿瘤穿刺活检过程中发现肿瘤组织质地较软,不像胰腺恶性肿瘤组织较硬的质地,考虑淋巴瘤或结核可能,穿刺活检对结核诊断阳性率较高。
肿瘤内科焦晓栋主治医师:根据目前检查,如果怀疑淋巴瘤,病理诊断是主要手段。病理诊断的组织样本首选切除病变或切取部分病变组织。如病变位于浅表淋巴结,应尽量选择颈部、锁骨上和腋窝淋巴结。穿刺活检仅用于无法有效、安全地获得切除或切取病变组织的患者。初次诊断时,最好是切除或切取病变组织。对于复发患者,可以通过粗针或细针穿刺获取的病变组织来诊断。如果穿刺病理提示肿瘤恶性程度高,提示淋巴瘤可能性较大。另外可行PET-CT检查,这对于发现其他部位肿瘤、肿瘤分期、疗效监测、复发后的评估有意义。
普外四科陈丹磊副教授:该患者肿瘤已将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包绕,而血管并没有变形,说明肿瘤组织质地比较软,符合穿刺活检的表现,诊断倾向于淋巴瘤。目前没有手术指征,待病理结果回报后再行后续治疗。
普外科邵成浩主任:同意以上意见,该患者胰头及后腹膜团块影,呈均匀轻度强化,首先考虑淋巴瘤可能,但胰腺内部直接起源的淋巴瘤非常罕见;该患者已行穿刺活检,待病理结果回报后再重新评估;该患者腹腔重要血管已被完全包绕,暂无手术指征,在后续治疗前需再行PET-CT检查,以排除肿瘤其它部位起源可能。
六、普外四科冀蒙医师《胰尾占位一例》
患者44岁女性,因“体检发现胰尾占位半月”入院。患者年出现反酸,伴嗳气,当时查胃镜提示“胃息肉”,两枚,予内镜下切除,复查胃镜提示新发“胃息肉”,两枚,内镜下切除(两次胃镜及病理报告不详)。偶感右上腹、左上腹、腰背部疼痛,无恶心、呕吐,无明显腹泻、便秘,无呕血、黑便。饮食、睡眠良好,二便正常,体重稳定。既往无特殊,入院查体未及异常,血检验及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外院上腹部CT平扫+增强提示胰腺病灶,考虑胰腺癌,MRI平扫+MRCP提示胰尾囊性占位。
消化内科曾欣教授:该患者超声内镜提示胰腺回声大致正常,胰管、胆总管未见明显扩张,胆总管内未见异常回声。胰尾近脾门可见一大小约25×22mm囊实性低回声,呈蜂窝状,未见壁结节,囊壁未见明显钙化,边界尚清。病变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诊断考虑浆液性囊腺瘤(SCN)。
普外四科陈丹磊副教授:根据该患者胰尾占位影像学特点,首先考虑诊断胰腺囊腺瘤,核磁及超声内镜提示肿瘤呈多房囊性,蜂窝状,囊壁薄、未见明显钙化,边界清晰,此特点为SCN的影像学特征,此部位较小的SCN可考虑保守观察。
普外科邵成浩主任:根据该患者影像学特点,主要鉴别是在SCN和MCN(黏液性囊腺瘤)之间,通常SCN多发于老年女性,胰体尾部多见,影像学特点同上述为:多房囊性,呈蜂窝状,囊壁薄,囊肿中可见钙化灶及星状瘢痕,囊液稀薄,如果检测囊液CEA水平,一般不会升高;而MCN影像学特点多为单发,囊壁较厚,可见壁结节及蛋壳样钙化,囊液呈胶冻状黏液,囊液CEA水平通常会升高。该患者则符合SCN特点,而对于小于6cm的SCN,目前主张以保守观察为主,如果该类型肿瘤位于胰头部、出现相关症状,不能排除恶性可能,即使肿瘤小于6cm则建议积极手术。患者目前较为焦虑,跟患者充分沟通病情,建议保守观察。
七、普外四科冀蒙医师《胰头颈占位一例》
患者55岁女性,因“纳差、体重减轻2月余”就诊。患者近2个月出现纳差、体重减轻,医院,上腹部CT平扫+增强提示:肝左叶见团片状低密度影,胰头见一团块状软组织影;血指标提示血常规、肝功能未见明显异常,肿瘤指标升高(CA:.0U/ml↑、CEA:10.8ng/ml↑、CA:59.6U/ml、CA:.2U/ml)。患者近期一般情况尚可,体重减轻5Kg,既往无特殊。入院查体未及异常,血检验结果与院外相同。
介入科刘洪超主治医师:该患者与肝左外叶可见不规则低密度肿块,无包膜,肿块外周围特别是外侧叶可见扩张条索状密度影,增强扫描可见肿瘤周边环形强化,较正常肝组织密度高,延迟期强化明显,呈现慢进慢出的特点,此为肿块型胆管细胞癌的影像学特征,而胰颈附近肿块紧贴胰腺,从肝门部沿肝十二指肠韧带至胰颈上方均可见低密度影,不均匀强化。如果按一元论来说的话,胰颈上方肿块考虑为转移的淋巴结可能性大。如果从两元论来说,肝脏为胆管细胞癌,胰腺考虑胰腺癌,可加做MRI平扫+增强来加以鉴别。
消化内科曾欣教授:该患者在超声内镜下可见乳头回声大致正常。胰头部回声不均匀,胰头似可见低回声团块,边界清,占位效应不明显。胆总管、胰管未见明显扩张,胰体尾大致正常。肝左叶近肝门可见3.5*3cm低回声占位,边界尚清。超声内镜下分别对胰头旁低回声及肝左叶低回声区行穿刺活检,有待病理结果。
普外四科陈丹磊副教授:根据腹部CT平扫+增强的特点,结合肿瘤指标CA升高,左肝占位考虑胆管癌,肝外考虑转移灶,在动脉期可见沿肝动脉至胰颈上方的低密度不规则肿块,而且胰管未见扩张,不同于常见的胰颈部原发肿瘤,通常会有远端胰体尾部胰管受压扩张,同意行增强磁共振加以鉴别。由于目前肝动脉受侵,暂不考虑手术,可待肿瘤穿刺病理结果回报后再行后续治疗。
肿瘤内科焦晓栋主治医师:此患者肿瘤目前来源暂不明,如果肿瘤为胆管细胞来源,对于不能手术切除或伴有转移的进展期胆管癌,主要推荐吉西他滨(Gemcitabine)联合铂类抗肿瘤药(顺铂、奥沙利铂等)和(或)替吉奥的化疗方案,加用埃罗替尼(Erlotinib)可增强抗肿瘤效果。对不能切除的胆管癌应用基于上述方案的新辅助化疗,可能使肿瘤降期,获得手术切除的机会。
八、普外四科李传昌医师《胰头占位一例》
患者28岁女性,因“体检发现胰头占位半月余”就诊。患者于体检时超声发现:胰头实质性团块,进一步行上腹部CT平扫+增强示:胰头颈部占位,考虑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可能。自发病以来患者一般情况可,既往无特殊。入院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血检验、术前检查均正常。
介入科刘洪超主治医师:从该患者CT见胰头颈部一不规则混杂密度肿块影,边界欠清,密度不均,其内可见斑点状钙化灶,及散在囊变区,边缘可见包膜,增强后实性部分强化较明显,囊变区无明显强化,胰体尾未见明显异常,后腹膜未见肿大淋巴结,诊断考虑胰头部实性假乳头状瘤(SPT)。
普外四科陈丹磊副教授:SPT好发于年轻女性,多见于胰头部,为囊实性混合的肿瘤,边界一般较清晰,CT平扫期多可见钙化灶,此患者符合该肿瘤的相关特点。对于此类肿瘤首选手术治疗,预后良好,本患者肿瘤位于胰头部,体积较大,手术方式考虑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普外科邵成浩主任:同意以上意见,诊断考虑SPT,CT典型征象为单发的、边界清晰、包裹良好、质地不均、血管密度低的占位病变,伴中央或散在坏死灶,囊壁多较厚并伴强化,约1/3患者可见不规则钙化,周围多见,部分瘤体坏死变性使病变呈囊实性,常伴囊内出血,由于坏死及出血程度不同,部分病变可完全呈实性或囊性。对于此类肿瘤均推荐手术,如果肿瘤较小,可行局部剜除术,由于此类肿瘤极少发生淋巴结转移,所以不需要行淋巴结清扫,本患者肿瘤较大,可行保幽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此类肿瘤完整切除后5年生存率超过95%,影响复发的因素主要在于肿瘤切除的完整性、术中肿瘤是否破裂、周围组织受累程度等,随访考虑每年进行一次影像学检查。
会议现场
作者:付志平编辑:彭俊峰
审校:陈丹磊总编:邵成浩
年3月18日
付志平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CCTV品牌影响力采访刘云涛白癜风爱心传递分享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jkg.com//mjccby/9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