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雅而专注地盯着电脑屏幕阅读着文献,开口如家中长辈般平易近人是笔者对姚捷主任的第一印象。年出生的他戏言:“我不是苏北好青年,我是苏北老青年咯!”行医多年的他,对于新技术开展、临床多学科综合治疗团队(multipledisciplinaryteam,MDT)与为医者的责任,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谈及医疗新技术的开展,姚主任讲了一个近二十年前的故事。那是九十年代的一个冬天,姚主任也还是个从业不久的小医生,每天要帮一位食道癌术后的患者换药。该病人食道癌术后吻合口瘘,每天吃的食物常常会漏到胸腔中。彼时的医疗条件与今时并不可同日而语,眼看年关将近,病人问当时的科室主任:“大夫,快过年了,您看我这病,我还能回家过年吗?”那时的姚捷作为一个小医生也不知如何安慰这个病榻上约莫四五十岁的男子,亦不知除了认真换药还能为他做些什么。作为一个医生面对病人那种充满期待目光时的无力感深深地触动了他,促使他开始向自己发问:“身为医生,我们还能为病人再做些什么?”于是,在求索之路上,姚捷主任选择提升自己专业素养、研究开展新的医疗技术来减轻病人的痛苦。

MDT是临床多学科专家组协作诊疗模式,旨在保障病人得到最科学、最合理、最规范的诊疗方案。姚主任说这是以病人为中心和以多学科专家组为依托的诊疗模式有机结合,目前已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我院从年以来,正式推行胆胰内、外科之间的学科融合,其初衷是打破内、外科之间区别,更好地为病人服务,方便患者转诊、就医。两年多来,胆胰内科组充分发挥ERCP(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等技术特长,提高胰腺病人术前诊断率,外科组主要负责手术治疗,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他们相继开展了多项胰腺外科的高难度手术,姚捷主持和参与了大部分手术。其中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连续多例,无围手术期死亡及重大并发症;新开展联合腹腔干切除术的胰体尾癌根治术为胰腺外科最大难度的手术之一,他们独立开展2例,目前该手术省医院开展过4例;针对胰体尾部的良性病变,近几年开展的腹腔镜下胰体尾切除术也是他们的特色技术,目前已开展19例,总例次在省内居于领先地位;他们开展的胰腺体部中段胰腺切除术+胰胃吻合术,目前省内还没有开展的报道。今年8月,医院技术人才专科建设推进会上,姚捷作为新技术、新项目开展成绩突出的代表在会上作了专题汇报。

“临床与科研都是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研究的是病例、是病人个体,而科研是为彻底治愈某一种疾病提供可能。”在姚主任眼中,医生首先是医疗方案的制定者,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同时医生偶尔也是具体治疗方案执行者;但医生更是一个承受者——承受治疗所带来的或好或坏的后果以及难以逆转的生老病死规律。因此,需心怀病患,用自己所拥有的知识与技能为病人做出力所能及的一切。姚主任以这样的职业操守与仁心,从死神的阴影下挽留了无数病人的生命,备受赞誉!

姚主任读博医院外科主任苗毅,苗主任曾教导姚捷:“人只有把力气使完,才会产生新的力气。”这种不知疲倦辛勤工作的精神,在姚捷主任从业的多年里一直贯穿始终。从苗主任的身上,姚捷还领悟到了积极正面的心态的重要性。诚然,工作、生活中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面对这些不如意,抱怨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更为重要的应该是我们怎么接受并为之做点什么。姚主任领悟到的这番人生哲学,使他平和地面对着这些生活中的不圆满,并在不圆满中不断总结与提升自我,将生命打磨得更加润泽光亮。“别抱怨,努力工作就好!”当姚主任说出这句话时,言语中分明透露出一种对于生命难言的欣悦,还有对于这份职业、这个岗位深深的爱。

整个采访过程中,姚主任多次提到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医生,医院对新技术、新项目开展的重视,科室和谐团结积极向上的氛围,为年轻人干事创业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是这个平台为他提供了做事的机会,新的技术项目都是大家一起完成的,团队的力量才是强大的。他反复说,真的不要宣传我个人!

初见姚主任时曾问:“这么多年您有什么印象特别深刻的事吗?”姚主任笑道:“我印象深刻的可全都是病人,你要听吗?”想来姚捷主任心里一直念想着的便是那些病患所承受的苦难罢!

苏北有医,以平和仁心,行医者之责,尽担当之任。(文/王诗贤)









































白癜风的预防
小孩白癜风怎么治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jkg.com//mjccys/142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