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直在思考:为什么胰腺癌患者术后很早就出现转移复发?怎么样进行胰腺癌的综合治疗?什么叫做真正的个体化治疗?通过对近1300例胰腺癌术后患者的研究,我们发现:具有“三阳性”即cea(+)/ca125(+)/ca19-9≥1000u/ml特征的患者术后半年内的肿瘤复发率高于90%,暗示此类患者术前体内可能已存在隐性转移病灶

探索胰腺癌淋巴转移特性,规范手术范围

胰腺肝胆外科,早期胰腺癌患者手术后5年生存率达到20%以上,其中,淋巴结阴性的早期胰腺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40%,而晚期胰腺癌患者,即使无法进行手术切除、经过规范的综合治疗,也可以明显延长生存期,生活质量获得改善

在一步步“让胰腺癌患者活得更长”的治疗探索中,我们团队在采用传统的“胰管-空肠黏膜胰瘘分级吻合技术”基础上,相继发明了“残端封闭内支撑胰-空肠吻合术”和“人工乳头嵌入式胰-空肠吻合术”使用这些方法后,患者术后发生胰瘘的机率小于10%,其住院时间与医疗费用均明显少于传统的吻合方法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surgical research》与《scientific report》上,国际同行称赞这是一个提高胰腺外科手术安全性的原创的好方法这也在长期为欧美垄断的外科手术界发出了中国的声音

目前胰腺肝胆外科正在进行两种吻合法的前瞻性临床随机对照研究,通过308例患者资料的对比分析,新吻合技术的术后胰瘘发生率仅为7%~8%,且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

虞先濬(复旦大学胰腺肿瘤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附属肿瘤脾切除术后饮食胰腺肝胆外科主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探索胰腺癌生物学行为,预测手术疗效

与肝癌相比,胰腺癌的肿块体积相对较小,但由于位置深,而且周围簇拥着各种人体重要的血管,因此想要将肿瘤彻底地、安全地从血管上剥离,除了要有扎实的解剖基础知识外,还要有熟练的手术操作经验在胰腺癌手术发展历史中,虽然经过外科医生前赴后继的努力,胰瘘作为胰腺癌术后最常见也最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率始终维持在15%~25%左右患者一旦出现胰瘘,就会相继发生发热、出血、感染甚至脓肿形成直至死亡,这是影响胰腺癌患者术后生存率提高的一大威胁因此,胰腺癌手术根治术,不仅要求能安全地把肿瘤切除,还要有高超的重建消化道的技术以防止胰瘘这就对现代胰腺外科医生胃癌手术后吻合口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还对200多例行根治性手术后的患者进行分析,发现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术后行辅助放化疗获益明显,生存期得到延长我们同时还发现,pet-ct检查可以准确地判断胰腺肿瘤的代谢负荷,进而预测手术的有效性与新辅助治疗的必要性这一系列的成果已经被业内广泛引用,并用于指导胰腺癌的个体化综合治疗,使患者最大可能的获得长期生存

淋巴转移是胰腺癌主要的转移方式,也是影响预后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为此,我们开展了一系列针对胰腺癌淋巴转移规律和导向治疗的研究:较早的开展了锐性解剖和合理的淋巴清扫以及无瘤切除技术,不仅提高了胰腺癌的r0切除率,也提高了胰腺癌的术后生存率;通过研究,进一步了解了胰腺癌淋巴转移特性,规范胰瘘了手术淋巴清扫范围,并发表了《中国胰腺癌临床诊断标准探讨》、《胰腺癌淋巴转移诊治进展与处理规范》,对中国胰腺癌淋巴转移人群的基本病理特征及诊断标准、治疗策略提出了总结性意见

改良吻合方式,减少术后胰瘘,显著增加手术安全性

















































































石家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jkg.com//mjccys/47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