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胰瘘专科治疗医院 >> 胰瘘预防 >> 在无法行根治性切除的患者中
胰腺癌发病率仅占所有肿瘤发病率的2%,但其每年死亡率却占到肿瘤死亡率的6%在无法行根治性切除的患者中,平均生存期不到一年除传统姑息手术治疗外,采用碘-125(125i)粒子的内照射治疗正用于临床晚期胰腺癌中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胰腺癌瘤体内种植125i粒子的疗效
2,止痛效果:33例患者术前vas评分为(6.94±1.17)分,其中15例患者在8分以上放射性粒子植入1周后,平均vas评分降到(3.94±1.6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 -4.812,p<0.001)2例患者植入后1周的vas评分未下降,1个月后随访亦降到平均(3.79±1.71)分术后3个月时平均vas评分降至(3.23±1.24)分(p <0.001),术后6个月时回升至(6.11±2.14)分,虽较术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胃癌手术后淋巴瘘
一、资料和方法
4.统计学处理:用spss 16.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数据比较采用一维方差(anova)检验或x2检验,症状改善情况采用秩和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治疗的安全性:125i粒子植入术后1d及1、3、4个月行腹部x线检查,仅有1例患者出现了粒子的丢失及移位,但粒子的移位未出现并发症首次植入术后,8例患者出现低热,平均体温为(37.4±0.3)℃;1例患者出现胰腺炎,经对症治疗后恢复正常术后24 h的血中性粒细胞数量较治疗前升高,但血白细胞总数未增高术前血清ca19-9为4~1200 u/ml,中位数为716.3 u/ml,术后1个月血清ca19-9水平无明显变化粒子种植术后未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胰瘘、放射性肠炎、消化胃癌手术后吻合口瘘道穿孔、感染等并发症
2.eus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所有患者术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125i密封籽源为北京中国同位素总公司制备,上海欣科医药有限公司提供源芯为含有na1z5i的银丝,包壳为激光密封的钛合金管单颗籽源长度4.5 mm,外径0.8 mm,半衰期为60.1 d,平均光子能量27~35 k ev,人体组织穿透距离1.7 cm,初始剂量率7 cgy/h,平均放射性活度为(0.694±0.021)mci(25.6 mbq)根据患者术前的ct图像测算肿瘤的体积,应用tps系统,根据cevec修正经验公式计算预期植入粒子的数量
1.125i粒子植入次数及粒子数量:33例患者有21位患者行1次eus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术,平均每次植入粒子4~30颗,中位数为18颗;8位患者进行2次植入,平均每次植脾切除术后护理查房入粒子40-51颗,中位数为47.5颗;4位患者进行3次植入,平均每次植入粒子36-70颗,中位数为64颗总体胰腺癌患者人均植入29颗粒子
3.疗效观察:以术后疼痛缓解程度和肿瘤反应评估疗效vas疼痛评分作为生存质量的标准近期疗效根据who的肿瘤反应标准判定,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疾病进展(pd)并发症的观察包括术后腹部x片了解粒子是否移位,测体温、血清淀粉酶、ca19-9及白细胞计数水平
1.一般资料: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科对33例肿瘤无法切除或有根治手术禁忌者的胰腺癌患者进行了内镜超声(eus)引导下的125i粒子内照射治疗男性21例,女性12例,年龄34-81岁,平均63岁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部及腰背部持续疼痛,黄疸、消瘦、纳差肿瘤位于胰头部9例,胰胃癌术后并发症体尾部21例,全胰3例tnmⅱ期7例(21.2%),ⅲ-ⅳ其26例(78.8%)所有病例均在eus引导下行细针穿刺活检(fna),其中25例为首次活检,8例为再次活检,病理诊断为胰腺癌
粒子种植成功后,所有患者按照国际标准接受健择全身化疗,剂量1.0g/m2,于植入术后1周开始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进行随访
:雨声
讨论既往大规模的临床调查研究发现传统胰腺癌治疗方式(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并没有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但在改善不适症状(缓解疼痛、消退黄疸及腹水等)及提高临床疗效(减少镇痛药物用量、缩短住院时间等)方面具有积极而有效的作用,合适的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eus为olympus三维穿刺内镜超声检查术系统,操作时先用实时扇形超声测量瘤体最大直径,频率7.胰瘘ppt5 mhz,对病变处进行多切面扫查,全面了解肿瘤的位置、形态、大小及肿瘤与周围血管、组织的关系,选择最佳穿刺点和穿刺途径,同时用彩色多普勒技术使针道避开胰腺内血管、胰管和周围重要器官植入过程遵循以下原则:(1)放射源尽量呈直线排列,相互平行,各放射源之间等距离(10~15 mm);(2)粒子的分布应周围密集,中央稀少,以免出现中心高剂量区而产生并发症;(3)在中心平面上,各放射源之间的中点剂量率之和的平均值为基础剂量(参考剂量的85%的范围内)在实际操作中,为达到最大辐射效应,拟植入粒子数量在上述公式基础上再加上15%植入前取所需数量的粒子,于2%戊二醛溶液中浸泡20 min,经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后,植入粒子释放装置植入时将释放装置对准内镜超声检查术胰瘘的护理的操作孔,按顺序激发扳机即可
胰腺癌的放疗既往主要采用外照射的方法,常造成腹内其他脏器损害,引起放疗期间恶心、呕吐或肝功能异常、胃肠出血、穿孔或狭窄等不良反应随着组织间植入治疗的不断开发使用,及相关放射生物学、放射物理学的不断研究,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已成为临床治疗无法手术切除胰腺癌的重要方法通过eus引导将125i粒子直接植入肿瘤内,借助低能量的γ射线,使肿瘤局部接受高剂量的放疗,避免了正常组织器官的损害,具有微创、操作简单、疗效肯定、精确度高等优点,临床应用前景乐观白静等报道术中超声引导射频消融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进展期胰腺癌11例患者,术后11例患者肿瘤缩小明显本研究结果显示,125i粒子植入术后1-3个月胃癌手术后淋巴瘘患者疼痛明显缓解,部分患者甚至疼痛完全消失虽然术后6个月的疼痛评分回升,但因大多数晚期胰腺癌的生存期<6个月,因此后期疼痛的加重不会影响到患者的生存质量
3.肿瘤的治疗反应:125i粒子植入术后1个月,无1例完全缓解,5例(15.2%)部分缓解,20例(60.6%)疾病稳定,8例(24.2%)进展恶化,其中1例(3.0%)病死术后3个月,仍无完全缓解例,7例(21.2%)都分缓解,13例(39.4%)疾病稳定,5例(15.2%)进展恶化,其中8例(24.2%)病死
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