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年暨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和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于10.13-10.16在美丽古城苏州隆重召开。本次大会首次医技结合,首次采用双语PPT,向国际放射学年会看齐,分多个分会场召开,包括国际放射学论坛、神经放射学、头颈放射学、心胸放射学、腹部放射学、骨肌放射学、儿科放射学、介入放射学、MRI学组、乳腺放射学、分子影像学、质量与安全、对比剂安全使用专场、传染病影像学、放射护理专场、青年委员会专场、高端论坛、国际交流部及青委论坛、CT/MRI技术专场、工程+PACS+核医学专场、数字+乳腺专场以及教育与护理专场,涵盖范围之广、内容之全面,均胜过放射学史上历届年会,堪称壮观,真正值得万人注册到会,各取所需,与同行交流。

就腹部影像而言,虽有部分穿插在国际放射学论坛、MRI专场、分子影像学及传染病影像学等多个分会场中,但腹部影像分会场三天的内容还是包罗万象、让人应接不暇,临床方面包括肝脏疾病、胰腺脾脏和胆道疾病、胃肠道疾病、泌尿生殖道疾病、腹膜后疾病、腹部肿瘤影像国际高峰论坛、肝癌MDT及腹部影像读片大赛,科研方面包括腹部定量影像、腹部新技术应用等,无论临床还是科研,无论专题讲座还是论文发言,样样精彩,引人深思,耐人寻味,给人以启迪,让人受益匪浅。

1.美国德州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VikasKundra教授作题为“常见及罕见类型肾细胞癌的诊断及分期”的专题讲座。

他系统地讲授了肾癌的发病率、危险因素、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分型(透明细胞型75%、乳头状型15%、嫌色细胞型5%、集合管及其他1%)及肾囊性病变的Bosniak标准。他指出高达60%肾癌为影像检查偶然发现;随着肿块的增大,恶性级别和透明细胞型几率越高。之后,他又着重讲解了各种肾细胞癌亚型的多期增强表现(透明细胞型:富血供、不均匀强化;乳头状型:乏血供、均匀强化;嫌色细胞型:血供可,均匀强化,有时可呈辐轮状;髓质癌:乏血供、浸润性,镰状细胞贫血的年轻患者)和遗传性肾细胞癌综合症的流行病学、相关的基因异常情况及发病机制。2.美国印第安纳大学FatihAkisik教授作题为“胰腺肿瘤成像前沿——管床临床医师想了解什么”的报告

FatihAkisik教授重点讲解了胰腺癌侵犯血管(如腹腔干、肝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及其分支、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及其属支等)的CT评估,whipple手术及静脉重建手术的指征。他强调以下情况不进行血管重建手术:1)肠系膜上静脉或门静脉闭塞性栓塞;2)除局部淋巴结以外的转移;3)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受侵°;4)横结肠系膜受侵;5)肠系膜上静脉多发空肠支受侵。同时,他也指出有些血管解剖变异会影响血管重建手术的可行性。

上图: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田捷教授作题为“影像组学及其临床应用”的专题讲座。下图:医院梁长虹教授作题为“肝脏影像与影像组学”的专题讲座。

3.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田捷教授作题为“影像组学及其临床应用”的专题讲座医院梁长虹教授作题为“肝脏影像与影像组学”的专题讲座。

田捷教授和梁长虹教授都详细地介绍了近几年来比较热门的影像组学,他们简要阐述了影像组学的提出和发展历程,并重点介绍了影像组学的流程,从影像数据(包括结构影像、功能影像、分子影像和基因病理)提取出高维特征(如强度、形状、纹理、小波及其它),并通过预测算法实现精准诊疗决策(包括肿瘤分型、肿瘤分期、预后分析和诊疗方案),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疾病的早诊率、减轻患者医疗负担。之后又列举了年以来两家单位合作发表的几篇影像组学方面的高影响因子论著来说明问题,如利用影像组学来预测术前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结直肠癌辅助放化疗效果以及肝细胞癌的预后和治疗决策的研究。

4.医院的杨正汉教授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MR定量评价

杨正汉教授详细地介绍了CT、MR定性定量评价脂肪肝的各种方法及其优缺点,包括肝CT值测量、CT的肝脾衰减比或衰减差、MRS半定量分析、多回波CSI用于脂肪肝检测、脂肪信号分量定量脂肪肝、IDeal-IQ定量分析脂肪肝等,并且专业地介绍了相关的MR成像原理,如何鉴别铁过载和脂肪肝,同时也提出了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如关于脂肪含量的意义及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关系,NASH目前影像学尚无可靠的无创探测手段,脂肪、炎症和纤维化分级评估的相互影响和剔除。

5.上海交通大医院严福华教授肝脏血流灌注异常(HPD)的转归和影像学表现

严福华教授系统地阐述了HPD的定义及其形成的原因,包括动静脉瘘(APS)、血管受压或阻塞、盗血现象、血管异常及不明原因,并展示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一系列具体病例,在肝血管瘤、恶性胰岛细胞瘤肝转移、肝硬化、炎症、寄生动脉供血、门静脉栓塞、慢性右心衰、肝窦阻塞综合征(肿瘤患者奥沙利铂治疗后、非何杰金淋巴瘤患者骨髓移植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肝移植后等)中均可出现HPD,“地图样改变”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让人吃惊的是,在有些病例中,原先HPD的部位六个月后复查出现了肝多发转移瘤,两者是否相关或有何联系需要进一步深入地研究。

6.大连医院刘爱连教授磁敏感序列在腹部应用

刘教授系统地介绍了常用的磁敏感序列及成像原理,并重点介绍了肝脏血管瘤与肝细胞肝癌的磁敏感图像特点(前者均匀低信号伴瘤周环状低信号结构,后者信号不均匀)及其成像原因,R2*值可定量鉴别肝细胞肝癌和血管瘤,并且可以较准确地预估低分化肝细胞肝癌。除此之外,磁敏感序列在鉴别脾脏良恶性肿瘤和诊断多房囊性肾细胞癌中也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7.上海交通大医院陈克敏教授胰腺囊性病变的诊断和处置

陈克敏教授详细的介绍包括浆液性囊腺瘤(SCN)、粘液性囊腺瘤、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IPMN,主胰管型、分支胰管型和混合型)、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PN)、囊性腺癌、囊性转移瘤、真性囊肿、假性囊肿、寄生虫性囊肿、结核及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等一系列囊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比如SCN的“石榴征”,分支胰管型IPMN的“提子征”,SPN的“浮云征”等等有助于鉴别,生动形象。另外陈教授还特别强调了需要引起警惕的一些恶性征象以及临床随访和手术的指征,比如IPMN的恶性征象包括:1)胰管扩张8mm;2)胰管内实性结节≥7mm;3)胰管旁肿块形成;4)胆总管扩张。“同病异像”、“异病同像”,虽然影像学博大精深,但是通过陈教授详细地分析与讲解,与会者认识到了胰腺囊性病变各自的不同特点,获益匪浅。

左图:医院曾蒙苏教授解读第一个精彩病例。右图:腹部读片会近千人的会场座无虚席。

此外,腹部影像分会场还涉及了各种腹部脏器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如胆漏、肛瘘、恶性低位胆道梗阻性病变、脾脏血管源性肿瘤、阑尾病变、胃肠胰神经内分泌癌、胃肠道淋巴瘤、副神经节瘤、腹内疝、静脉性硬化性结肠炎、侵袭性纤维瘤病、孤立性纤维瘤等)及多种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如磁共振弹性成像(MRE)、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IVIM)、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DCE)、弥散张量成像(DTI)、肝胆特异性磁共振对比剂、氢质子波谱(1H-MRS)、MR磁化传递成像、MR扩散峰度成像、能谱CT、纳米探针等),内容丰富、应有尽有。腹部影像读片大赛更是内容精彩、专家分析精辟,吸引了近千人到场,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手机







































北京那家治白癜风最好
白癜风早期症状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jkg.com//mjccys/561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