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简介:周阿高上海交医院教授、主任医师,上海交大医学院优秀教师,上海市浦东新区名中医。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医40余年,擅长中医内科、肿瘤、胃肠病、呼吸病、心脑血管疾病及疑难杂症的治疗,尤其在胃肠道肿瘤的中医治疗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扶正为主——补益元气、兼以健脾

周阿高教授认为胃癌乃正虚血瘀之症,最主要的原因是脾胃虚弱。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脾为后天之本,胃为水谷之海,脾胃之气的盛衰对于包括胃癌在内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脾胃虚弱,则脾失健运,运化无权,聚湿生痰,阻滞经络,血行不畅,化生瘀毒,痰瘀互结,阻于胃脘,形成积聚。此外饮食不节、情志内伤、风寒袭胃等也易导致热毒炽盛、痰湿壅滞或瘀血内结而发为胃癌。

正如《灵枢?五变》云:“肠胃之间,寒温不节,邪气稍至,蓄积留止,大聚乃起,由寒气在内所生也,气血虚弱,风邪搏于脏腑,寒多则气涩,气涩则生积聚也。”然胃癌中医治疗的原则是扶正祛邪,“扶正”即调节机体功能平衡稳定,增强自身免疫功能以抗癌毒,且修复脾胃受损的运化功能;“祛邪”即消除癌灶,杀灭癌细胞并控制其增殖。因而扶正培本法既能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改善胃肠动力、恢复骨髓造血功能,调整机体功能代谢,又能减轻放化疗的毒副反应。“扶正”药物主要采用生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甘草、仙鹤草、山药等补益元气,兼以健脾。

周阿高教授认为四君子汤是“扶正”的基本方,临证常以此作虚证胃癌患者和放化疗及术后治疗的基础方。人参甘温益气,健补脾胃,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及抗肿瘤作用;白术苦而甘温,味厚气薄,健脾除湿、和中益气,现代研究发现有升提白细胞数量,促进细胞免疫及抗肿瘤作用;茯苓补利兼施,配白术健运脾气,又以其甘淡之性,渗利湿浊,且使参、术补而不滞,而药理研究发现茯苓多糖有抗肿瘤及升提免疫功能;甘草调和诸药,现代研究显示有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及镇痛作用。

祛邪为辅——祛除癌毒,佐以清热

治疗胃癌术后患者不仅要“扶正”,同时还不应忽视邪实的一面,周阿高教授主张驱邪务尽,使邪去正安。如此,扶正祛邪并顾,扶正以祛邪,祛邪不伤正,两者相辅相成,标本同治,调动机体内在的防御机制控制和消灭癌毒,防止或阻断癌肿复发转移。周阿高教授认为清热解毒的中药能直接或间接抑制癌细胞,它并不等同于西医的抗菌退热功效,除祛邪解毒消炎外,部分药物有促进机体免疫功能,同时对化疗有增效的作用。

临证交替使用白英、藤梨根、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等具有清热解毒之品,尽可能消除癌毒,改善机体免疫状态及机体对外界恶性刺激的抵抗力,促进康复,提高生存质量。其中白英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的功效,临床常与其他药物配伍用于治疗肺癌、胃癌、肝癌等多种癌症,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其还具有抗肿瘤、抗过敏、增强免疫、抗氧化、抗菌、抗炎等多种作用。藤梨根能通过抑制基因突变,诱导胃癌细胞凋亡,从而延缓细胞分裂增殖速度,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达到抗癌目的。鉴于白花蛇舌草有清热解毒兼消肿止痛的作用,半枝莲既有清热解毒又有活血化瘀作用,因此两药配伍,将有似中药七情配伍中的相须之用,可增强抑癌、排毒作用。据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多糖是半枝莲和白花蛇舌草的重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肿瘤、抗氧化和抗衰老等功能。

注重理气——疏肝理气,升脾降胃

中医认为胃癌的发生,多为忧思恼怒日久,情志不遂,或饮食不节,导致肝失疏泄,胃失和降,同时脾胃气机的升降出入逆乱,中焦水湿输布受阻,久聚则为痰,痰气交阻,导致胃癌的发生。如《香曷塘医话》说:“肝为五脏之长而属木,一有病,则先克脾胃之土,脾胃受克,无所生施,而诸经之病峰起矣。”胃癌患者往往有脘腹胀满,消化不良,嗳气呃逆,食欲不振等胃气壅滞症状,周阿高教授临证处方常配伍疏肝解郁、行气化滞之品,如柴胡、黄芩、绿萼梅、枳实等;而调理脾胃之气机升降,则常用半夏、陈皮、佛手、八月札等,但理气之品大多辛香燥烈,恐其伤及胃阴,故周阿高教授推荐使用这些平和之品,以达祛邪而不伤正之意。

此外,因《医宗必读》有云:“胃气,又如兵家之饷道,饷道一绝,万众立散,胃气一摆,百药难施。”故周阿高教授临证还强调要时时顾护胃气,留得一份胃气,便获得一份生机,主要表现在:(1)尽可能不用黄连、苦参等苦寒之品以防败胃,中医药抗肿瘤需要长期治疗,患者长期服用苦寒中药会损伤脾胃,依从性差;(2)慎用熟地、阿胶等滋腻碍胃之品,强调补虚要平补;(3)控制清热解毒抗癌的剂量,反对滥用峻猛攻伐之剂,以犯虚虚实实之弊;(4)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可配伍生麦芽、生谷芽、鸡内金、焦山楂、六神曲等消食和胃之物,起到和胃护胃的作用。

久病治瘀——活血化瘀,解毒散结

胃癌形成是一个慢性化的过程,外感六淫、情志不畅、饮食不节、劳倦中虚等众多因素可致寒热转化、虚实转变等,瘀血则由内生,故有“久病必瘀”之论。临床表现除有胃脘部痞满、作胀、疼痛固定外,尚可见舌质青紫色、暗红色或有瘀点瘀斑,舌下静脉增粗、迂曲、紫暗(简称紫暗舌)。周阿高教授不仅重视辨证和辨病,还擅长舌诊,认为舌像能准确反映机体邪实正虚的情况,即“舌乃胃之镜”。胃癌患者做手术前后和死亡前血瘀证的研究发现胃癌患者有较高的紫舌阳性率,而且处于明显的高凝状态,并与血瘀证有密切的关系。

周阿高教授临证时常选取三棱、莪术、丹参、虎杖等活血祛瘀之品改善胃黏膜充血、水肿之瘀血征象。在活血祛瘀同时,还应当兼顾养血之品,慎用破气逐瘀之药。盖因形成瘀血的病理过程较长,攻之不可急,且破气逐瘀之品过猛,易耗正伤阴,甚则可能诱发胃络出血而加重病情。其中三棱、莪术乃“化瘀血之要药。三棱苦平辛散,为血中气药,长于破血中之气;莪术苦辛温香,为气中血药,善破气中血。而丹参不但能活血行瘀、化滞破积,还能宁心安神。虎杖则有化痰瘀、通经络、清燥热、祛湿热之效。丹参、虎杖协同可加强化痰瘀、通经络之效。

综上所述,胃癌成因复杂,乃虚实夹杂之症,正虚血瘀是胃癌患者的基本特征。既往临床研究发现,上述治疗方法对胃癌术后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能改善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及高凝状态,能增强机体正气,提高机体自身抗癌能力,减轻化疗毒副反应,逆转机体血瘀状态,从而有利于肿瘤治疗,延长患者生存期,减少复发转移的危险。周阿高教授在治疗胃癌术后状态时,以扶正化瘀、调理气机为主,平补气血,佐以健脾、和胃、清热、燥湿之法,综合施治,扶正祛邪兼施,重在恢复脾胃功能,以达到扶正抗癌的目的。

海上名医(新闻晨报)中医养生节活动期间,“海上名医”







































白癜风治得好吗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间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jkg.com//mjccys/563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