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治男性白癜风的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来源:检验医学

前言

凝血酶时间测定(TT)在凝血四项的检测中,意义相较于其他三项,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一是反映血浆中存在肝素、FDP等的干扰,FDP升高可使TT明显延长;二是反映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和功能,与FIB的含量成反比。

案例经过

年11月12日早上,一例来自ICU的标本TT检测失败,TT延长模式检测也是失败。

患者,男,49岁,升结肠癌术后,病情危重。11日患者输注去白悬浮红细胞和mL血浆,标本轻度脂血,其余凝血检查:PT11.8s,INR1.09,APTT31.3s,Fibg/L,FDP45.27mg/L,D-二聚体5.49μg/mL。

首先,标本采集无误,枸橼酸钠抗凝,采血量3mL。标本轻度脂血,虽然试剂说明书上标示TT检测不能用脂血,但是当天就有比这个标本脂血还要严重的标本,TT结果也是正常的。

其次,患者FDP升高,是不是异常升高的FDP影响了TT的检测,但是在工作中我们不乏遇到FDPmg/L的情况,也没有影响TT的结果。另外该患者15日早上再次复查凝血FDP64.14mg/L,TT17.8s。

然后,会不会是输注血液制品影响了TT检测?有些血站提供的血浆是提取完冷沉淀后的上清液,缺乏Fib,从而导致TT不凝。该患者Fib正常,基本可以排除输注血浆的影响。同时我院其他患者输注血液制品后也未出现此类情况。

最后,我们考虑是不是药物的影响。术后应用亚胺培南抗感染治疗。亚胺培南是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临床主要用于革兰阳性菌、阴性菌、厌氧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胆道感染、泌尿系统和腹腔感染、皮肤软组织、骨和关节、妇科感染等。主要不良反应有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可引起ALT升高等。现阶段文献报道并未发现其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案例分析

我们重新审视患者的病情,患者系结肠癌cT4aN2M0期,手术已经难以实现完全切除,在家属的要求下剖腹探查,术后出现胰瘘、脓毒症、低蛋白血症,应用泰能、莫西沙星、万古霉素仍然难以控制感染。

恶性肿瘤凝血功能异常的研究较多,有文献报道90%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有凝血指标的异常[1]。恶性肿瘤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打破机体凝血和抗凝纤溶系统平衡,使机体处于高凝状态,外加一些抗肿瘤治疗可以加重这种失衡[2]。

则是内外源性凝血系统的共同途径。综合上述分析,本病例出现TT不凝的原因应该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原因不详。

总结

参加工作已经七年有余,凝血仍然是我的知识短板。在凝血室工作半年多,仔细留心异常的结果,尝试去分析缘由,很多时候都是无疾而终。

一是因为自己的才疏学浅,对凝血机制的了解不够透彻;二是因为每个检验项目都有其干扰因素,有的已经发现,有的还尚未揭晓,这个或许也是检验项目很难作为确诊指标的原因之一吧。

对于这篇病例中TT不凝的原因,我仍是一头雾水,但是通过这个分析过程,明确了影响TT的因素,今后遇到同类问题能有一个解题思路,因此与大家分享。

[1]RakJ,YuJL,LuyendykJ,etal.Oncogenes,trousseausyndrome,andcancer-relatedchangesinthecoagulomeofmiceandhumans[J].CancerRes,,66(22):-.

[2]蒋丽君,张伟,钮晖,等.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7).

[3]张瑜,杨宁蓉,王锋,等.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J].实用癌症杂志,,27(2):-.

查询往期文章方法:

①点击文章开头蓝色字体“麻醉MedicalGroup”

②进入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jkg.com//mjccyy/1127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