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上午,医院的手术室里,一场胰腺肿瘤切除手术正在进行。与以往不同的是,主刀医生郑树森院士并没有在手术台上埋头苦干,而是坐在室内另一端,凝神屏幕影像,手握操纵杆前后上下,此时,另一端手术台上,深入患者腹腔的机械手准确完成一切柳叶刀的工作。这是浙江首台达芬奇机器人手术,这标志着,浙江的外科手术,正式跨入“机器人时代”。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大一院院长郑树森院士)

机器人扫地、踢球,跟你对话,并不稀奇。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机器人实现了外科医生的梦想——钻进人的肚子里,给患者做手术,而医生需要做的,仅仅是稳坐操作台前,一目了然地面对已被放大20倍的人体“内宫”。

复杂的高难手术,机器人有“绝招”

接受手术的,是一位女性患者,年界60,在体检时医生发现了“不对劲”。随后,在浙大一院确诊为胰腺肿瘤。如果是常规手术,医生打开她的腹腔,深入肿瘤部位,准确地切除肿瘤,这还没完,要仔细观察肿瘤是否有淋巴转移,还要“翻遍”相关部位的角角落落,对隐藏着的肿瘤,一并切除。

女性患者腹部脂肪很厚,而胰腺“隐居”在腹膜后,被胃、十二指肠、脾脏、肝脏、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包绕,要找到它,就要深入腹腔,如果靠肉眼完成这些,不仅要求医生细心,手指灵巧,还真要费一番苦力。而对患者来说,至少留下15公分的伤口,出血多、疼痛剧烈,还会严重影响心肺功能。

“达芬奇”机器人,让这一切都改变了。

手术台上,郑树森院士只在这位患者的腹部打了4个黄豆大小的小洞,把4根8毫米粗细的机械手臂放进去,然后就离开了手术台。

(郑树森院士正在操作机器)

郑院士在手术室另一端的操作台前坐下。

以前一台外科手术仅医生就要4人,运用机器人操作,一般只需要1名医生,大大节省医生劳动力。

操作台更像是一个3D立体电影放映室,从3D眼镜里望进去,如同电影《阿凡达》一样,患者腹腔已经是放大20倍的三维影像,仿佛医生已经置身患者腹腔中。随着他双手掌握操纵杆前后左右行动,远在患者腹腔中的机械手臂已经开始寻找肿瘤的位置。

(郑树森院士正在操作机器)

肿瘤埋在厚厚的脂肪下面,机器人手臂灵巧地找到肿瘤的“根蒂”,一只手臂照明成像,另两只手臂配合,一点点把肿瘤“挖”出来,并完成了切除操作。

其实,这两只工作手臂,能使用不同的工具,如手术刀、剪刀、镊子,或缝线所需的持针器,完成切割、电烧、打结等动作。

(手术中的郑树森院士)

随后,靠灵活的机械臂,医生很快对周围进行地毯式清扫。用针线缝合切口,机械臂也能灵巧完成,因为“手指”可以度旋转,穿透、打结甚至比人的双手更加灵活。

2小时不到,这场大手术就完成了,出血量也很少。手术后,患者只用两三天,就恢复出院。

郑树森院长介绍,“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广泛应用于国外,医院拥有该手术系统。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具有3个明显优势:一是突破了人眼的局限,机器镜可以进入人体内部,使手术视野放大20倍;二是突破了人手的局限,在原来手伸不进的区域,机器手可以在度的空间下灵活穿行,完成转动、挪动、摆动、紧握等动作,且机械手上有稳定器,防止人手可能出现的抖动现象,尤其是狭窄解剖区域中机器手比人手更灵活;三是无需开腹,创口仅在1厘米左右,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大大缩短了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存活率和康复率都大大提高。“总体来说,达芬奇机器人最擅长的是复杂精细的外科手术,可以突破人手局限,让手术更加完美。”

(郑树森院士正在讲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郑树森院士接受媒体采访)

以后,医生可给千里之外的患者做手术

医院,着实让全院的外科医生们兴奋得跃跃欲试,这感觉,跟小朋友得到一件心爱的玩具跃跃欲试。实际上,浙大一院最近半年已经派出7组医生团队赴香港接受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的培训,都已经获得资格证。

最让外科医生血液沸腾的是,随着这项技术发展,将来无论外科专家身在世界何处,都可以为病患开刀。

“机器人”手术,被称为第三代外科手术革命,外科医生离开了手术台,利用操纵杆指挥机器人的手臂进行手术。

远距离操控手术,这个伟大的事件曾经真实发生:

年9月,在美国纽约的外科医师,通过观看电视屏幕,操纵远在公里以外,横跨大西洋的宙斯机器人,医院手术室里一位68岁的患者成功进行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整个手术仅耗时54分钟。

这次手术以首位飞越大西洋的飞行员林德伯格命名,称为“林德伯格手术”,意味着不需要移动任何人的位置,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患者,要想得到世界上任何一位顶尖专家亲自操作手术治疗的梦想将成为可能。

目前,国内尚无远程机器人手术,主要的困难是无线传输的速率。一旦网速提升到足够快,远程手术就可能成为常规手术。郑树森院士畅想,或许几年以后,患者身处浙大一院的余杭院区,身在庆春路刚刚结束门诊的医生就能立即“上台”,为患者完成高难度的手术。免去了患者奔波劳顿,由于技术先进,康复速度也大大“提速”。

在美国,很多接受达芬奇手术的病人,可以做到手术后24小时出院,因为伤口小,损伤小,恢复就非常快,通俗地讲,人也不怎么伤元气。(陈旭东王蕊)

关于达芬奇机器人:

达芬奇(daVinciSi)手术机器人是目前世界范围应用广泛的最先进的微创外科手术系统,适合普外科、泌尿外科、心血管外科、胸外科、妇科、五官科、小儿外科等进行微创手术。是当今全球唯一获得FDA批准应用于外科临床治疗的智能内窥镜微创手术系统,自年开始投入临床应用,我国于医院率先引入。

它由三部分组成:

1.按人体工程学设计的医生操作系统。

2.拥有3个器械臂和1个镜头臂组成的4臂床旁机械臂系统。

3.高清晰三维视频成像系统。

运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可以开展的手术类型如下:

泌尿外科

肾切除(包括活体肾切除)、半肾切除、肾上腺切除、肾盂成形术、输尿管成形(吻合)术、膀胱膨出修复术、直肠膨出修复术、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前列腺切除手术(淋巴清扫)等

妇科

全子宫切除术(良,恶性)子宫肌瘤手术、卵巢切除、输卵管成形手术、盆底成形(重建)手术等

普外科

阑尾切除术、腋淋巴切除术、粘连分离术、乳房切开术、乳房成形术、腹部成形术等

肝胆外科

胆囊切除、胆道探查、胆肠吻合、肝部分切除(活体肝切除术)、后躯干迷走神经切断术、(左、右)半肝切除、胃胰十二指肠切除、胆胰分流术、胰腺远端切除术、胰切除术等

胃肠外科

阑尾切除术、膈肌疝修复术、切开疝修复、腹股沟疝修复Heller肌切开术、胃底折叠术、胃切除、脾切除、十二指肠息肉切除术、(左、右)结肠手术、乙状结肠切除术、小肠切除术、低位直肠切除术、直肠肿瘤切除手术、直肠固定术等

心脏外科

乳内动脉游离术、(单、多支)心脏停跳搭桥、(单、多支)心脏不停跳搭桥手术、主动脉瓣切除术、二尖瓣成形、二尖瓣置换、房缺、心房粘液瘤、三尖瓣成形等;

胸外科

肺叶切除、食管膈肌疝修补术、食管切除、胸腺切除、纵膈肿瘤切除、肺大泡切除、食管反流手术等

血管外科

腹主动脉瘤修复术、下腔静脉瘤切除术、髂股血管搭桥术、股腘动脉搭桥移植术、脾动脉血管瘤切除术、腹主双股动脉分流术、动静脉瘘管修复术等

小儿外科

阑尾手术、胆囊手术、胆管成形手术、结肠切开术、远端胃切除术、肝门肠吻合术、胃底折叠术、脾切除、肾盂成形术、肾上腺切除、肾切除、部分肾切除、膀胱切除手术、心脏动脉导管未闭手术、纵膈肿瘤切除术等

耳鼻喉科

甲状腺切除术、会厌切除术、扁桃腺切除术、喉镜检查、声门上部分喉切除术等

其他

腰交感神经切除术、前路脊椎融合术

更多信息,请







































少儿白癜风
北京看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jkg.com//mjccyy/125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