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八节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A1

1、8-急性阑尾炎时,最有诊断意义的体征是

A、腹肌紧张

B、腰大肌试验阳性

C、结肠充气试验阳性

D、闭孔内肌试验阳性

E、阑尾点固定性压痛

2、8-急性阑尾炎腹痛起始于脐周或上腹的机制是

A、胃肠功能紊乱

B、内脏神经反射

C、躯体神经反射

D、阑尾位置不固定

E、胃肠管壁痉挛

3、8-急性阑尾炎典型的症状为

A、右下腹痛

B、右下腹痛并伴有轻度胃肠功能紊乱

C、腹膜刺激征

D、右下腹固定性压痛性包块

E、转移性右下腹痛

4、8-护理阑尾切除术后患者,第1天应注意观察的并发症是

A、内出血

B、盆腔脓肿

C、肠粘连

D、门静脉炎

E、切口感染

5、8-对于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患者,术后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目的是

A、防止术后出血

B、减轻术后疼痛

C、防止肠瘘

D、防止切口感染

E、预防肠粘连

6、8-麦氏点位于

A、左髂前上棘与脐连线中外1/3交界处

B、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中外1/3交界处

C、左髂前上棘与脐连线中内1/3交界处

D、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中内1/3交界处

E、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中外2/3交界处

7、8-阑尾手术切口的标志点为

A、麦氏点

B、华氏点

C、墨氏点

D、雷氏点

E、左下腹

8、8-下列哪项不是急性阑尾炎术后给予半卧位的主要目的

A、利于呼吸

B、减轻切口张力

C、预防肠粘连

D、利于腹腔引流

E、腹腔渗液积聚于盆腔

9、8-阑尾炎症时可引起

A、小肠脓肿

B、结肠脓肿

C、胰腺脓肿

D、门静脉炎和肝脓肿

E、脾脓肿

10、8-提示阑尾炎的体格检查错误的是

A、结肠充气试验阳性

B、腰大肌试验阳性

C、麦氏点压痛

D、阑尾压痛

E、墨菲征阳性

11、8-大多数急性阑尾炎腹痛的最初部位是

A、右下腹

B、右上腹

C、右腰部

D、上腹部或脐周围

E、耻骨上部

12、8-急性阑尾炎的主要临床症状是

A、转移性右下腹痛

B、畏寒、发热

C、恶心、呕吐

D、食欲下降

E、腹泻或便秘

13、8-阑尾周围脓肿消退后做阑尾切除的最佳时间是

A、立即手术切除

B、两周后于术切除

C、3个月后手术切除

D、数年后手术切除

E、无须手术切除

14、8-护理阑尾切除术后病人第1天应注意观察的并发症是

A、内出血

B、盆腔脓肿

C、肠粘连

D、门静脉炎

E、切口感染

15、8-护理阑尾切除术后的病人,嘱咐早期起床活动。主要是为了防止

A、内出血

B、盆腔脓肿

C、肠粘连

D、切口感染

E、肠瘘

二、A2

1、8-患者男性,36岁,因急性阑尾炎穿孔行“阑尾切除术”。术后5天,感腹部持续性胀痛,伴恶心呕吐,未排便排气。体检:全腹膨胀,肠鸣音消失,未触及腹部肿块,腹部X线片检查见小肠及结肠均有大量充气及气液平面。对于该患者的处理,最适宜的是

A、立即剖腹探查

B、口服钡剂全胃肠道透视

C、腹腔穿刺,灌洗

D、钡剂灌肠

E、胃肠减压及支持疗法

2、8-患者女性,腰麻下行阑尾切除术,术后4小时患者烦躁不安,主诉腹胀,测血压、脉搏、呼吸均正常,查体见:下腹部膨隆,叩诊浊音,首先考虑

A、肠梗阻

B、急性胃扩张

C、腹腔内出血

D、急性腹膜炎

E、尿潴留

3、8-患者男性,40岁,因急性阑尾炎入院,入院后腹痛曾有短暂的缓解,以后又呈持续性加剧,应考虑

A、单纯性阑尾炎

B、化脓性阑尾炎

C、坏疽性阑尾炎

D、穿孔性阑尾炎

E、阑尾周围脓肿

4、8-患者男性,35岁,诊断为“阑尾周围脓肿”,患者行阑尾切除的时间应在体温正常

A、1个月后

B、2个月后

C、3个月后

D、4个月后

E、5个月后

5、8-患者女性,48岁,阑尾炎术后第二天,为预防术后肠粘连的最关键措施为

A、给予半坐卧位

B、观察腹部情况

C、进行深呼吸运动

D、早期下床活动

E、合理增加营养

6、8-男,56岁,1天前右下腹有转移性腹痛,麦氏点有固定的压痛,现腹痛突然加剧,范围扩大,腹部有肌紧张。应考虑是

A、单纯性阑尾炎

B、化脓性阑尾炎

C、坏疽性阑尾炎

D、阑尾周围脓肿

E、阑尾穿孔腹膜炎

7、8-某病人急性阑尾炎穿孔致腹膜炎。手术后第5天体温升高达39℃,伴大便次数增多,里急后重,黏液便,伤口不痛,无咳嗽。考虑哪项可能性最大

A、切口感染

B、菌痢

C、肠炎

D、盆腔脓肿

E、肺炎、肺不张

8、8-李某,女。58岁,急性阑尾炎,准备急症手术。病人表现恐惧手术,焦虑不安。应首先考虑给予

A、生活护理

B、心理护理

C、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D、术前常规护理

E、做好床位准备

9、8-患者,男性,30岁。急性阑尾炎穿孔,行阑尾切除术后第6天,体温39℃,大便次数增多,伴里急后重。直肠指检时直肠前壁有触痛,并有波动感。目前最主要的处理是

A、禁食、胃肠减压

B、脓肿切开引流

C、大量应用抗生素

D、物理降温

E、灌肠

三、A3/A4

1、8-患者男性,45岁,暴饮暴食后出现上腹阵发性疼痛,并伴有腹胀,恶心呕吐,呕吐物为宿食,停止肛门排气,患者半年前曾作阑尾切除术。体检:腹胀,见肠型;腹软,轻度压痛,肠鸣音亢进

1、下列检查最有意义的是

A、腹部CT

B、腹部穿刺

C、钡剂灌肠

D、腹部X线平片

E、纤维结肠镜检查

2、该患者出现肠梗阻,最可能的原因为

A、肠粘连

B、肿瘤

C、粪块堵塞

D、肠扭转

E、肠麻痹

3、目前该患者发生的肠梗阻类型,不可能是

A、急性肠梗阻

B、完全性肠梗阻

C、绞窄性肠梗阻

D、单纯性肠梗阻

E、机械性肠梗阻

4、下列哪项护理措施是错误的

A、取半卧位

B、胃肠减压

C、禁饮食

D、可给吗啡止痛

E、防治感染和中毒

2、8-患者男性,58岁,有冠心病病史,主诉右上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6小时。体检示:体温37.2℃,脉搏次/分钟,血压/90mmHg;右下腹压痛,肌紧张,无反跳痛,肠鸣音减弱;WBC0.8×/L,中性粒细胞比例0.75;B超可见阑尾肿大;急诊行手术治疗。术后主诉胸闷、气急,夜间不能平卧,心电图检查提示有ST-T改变。

1、首先应考虑

A、急性胃炎

B、急性肠炎

C、急性阑尾炎

D、急性胰腺炎

E、心绞痛发作

2、在给该患者补液治疗时,最重要的护理措施是

A、选择上肢静脉

B、给予半坐卧位

C、控制输液速度

D、观察尿量

E、记录呕吐量

3、该患者可能会出现哪项血液成分的紊乱

A、维生素

B、白蛋白

C、血浆

D、电解质

E、凝血因子

3、8-患者女性,21岁,自诉疼痛开始于上腹及脐周,位置不定,以后疼痛位置转移到右下腹部,并出现全腹持续性疼痛。体检示:体温39.2℃,脉搏次/分钟,血压/65mmHg;右下腹压痛,肌紧张,有反跳痛,肠鸣音消失;WBC12.5×/L,中性粒细胞比例0.82;腹部X线平片可见盲肠扩张和气液平面。行急诊手术治疗,术后第3天患者体温为38.9℃,切口红肿、压痛。

1、该患者术后发生

A、腹腔内出血

B、切口感染

C、腹腔感染

D、盆腔感染

E、腹腔脓肿

2、手术第3天后,下列哪项护理措施最关键

A、继续静脉补液

B、做好引流管护理

C、及时更换被渗液污染的敷料

D、做好生活护理

E、康复知识教育

3、入院时应考虑

A、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B、急性化脓阑尾炎

C、坏疽性阑尾炎

D、穿孔性阑尾炎

E、急性胰腺炎

4、8-患者男性,25岁。患者主诉右下腹剧烈疼痛,腹痛开始于脐周,然后转移至右下腹。体检示:体温39.1℃,脉搏次/分钟,血压/85mmHg;右下腹压痛,肌紧张,有反跳痛,肠鸣音减弱;腰大肌试验阳性。实验室检查:WBC12.5×/L,中性粒细胞比例0.82。

1、急性阑尾炎最常见的病因为

A、阑尾管腔阻塞

B、细菌入侵

C、急性肠炎

D、血吸虫病

E、经常进食高脂肪食物

2、B超检查可见

A、阑尾缩小

B、阑尾形态正常

C、阑尾扭曲

D、阑尾肿大

E、阑尾破裂

3、根据该患者的临床表现,下列哪种情况最不可能发生

A、阑尾穿孔

B、阑尾坏疽

C、阑尾化脓

D、炎性渗出

E、炎症局限于黏膜下层

4、下列哪项治疗措施最不合适

A、非手术治疗

B、手术切除阑尾

C、腹腔镜阑尾切除

D、阑尾切除及胶片引流

E、阑尾切除及放置腹腔引流管

5、该患者行手术治疗后,为预防术后肠粘连的最关键措施为

A、给予半坐卧位

B、观察腹部情况

C、进行深呼吸运动

D、早期下床活动

E、合理增加营养

5、8-男性,22岁,转移性右下腹痛8小时,右下腹有固定的压痛点,临床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准备手术治疗。

1、急症手术前护理,不正确的是

A、禁食,禁饮

B、半卧位,应用抗生素

C、肌注哌替啶止痛

D、禁用肥皂水灌肠通便

E、下腹皮肤准备

2、提示急性炎症的阑尾处于后位的特殊体征是

A、右下腹有触痛的包块

B、闭孔内肌试验阳性

C、腰大肌试验阳性

D、直肠指检右上方有触痛

E、结肠充气试验阳性

答案部分

一、A1

1、

E

右下腹固定的压痛是最常见的重要体征,压痛部位常在麦氏(McBurney)点,即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虽然压痛点可随阑尾位置的变异而改变,但是压痛始终在右下腹一个固定的位置上。阑尾化脓、坏疽时可伴有反跳痛、腹肌紧张(腹膜炎)。如阑尾炎穿孔时,疼痛范围也随之扩大,但仍以阑尾部位压痛最为明显。右下腹触及边界不清和较为固定的压痛性包块时,提示阑尾周围脓肿形成。故最有诊断意义的体征是E,而其他选项则可作为辅助诊断。

2、

B

大多数病人具有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疼痛,腹痛多始于脐周或上腹部,数小时后疼痛转移并局限于右下腹部。少数病例开始即出现右下腹疼痛。关于转移性腹痛的传统解释是:发病初期的疼痛是阑尾为了排除粪石或异物,解除管腔的梗阻,管壁产生强烈的蠕动,反射性引起内脏神经功能紊乱的结果,因内脏神经不能准确的辩明疼痛的确实部位;当炎症波及到阑尾的浆膜及其系膜时,受体神经支配的右下腹的壁层腹膜受到刺激,疼痛的定位比较准确。所以急性阑尾炎腹痛起始于脐周或上腹的机制是内脏神经反射。此题选择最佳答案为B。

3、

E

根据临床经验,急性阑尾炎典型的症状是转移性右下腹痛,腹痛多始于脐周或上腹部,数小时后疼痛转移并局限于右下腹部。少数病例开始即出现右下腹痛。伴有轻度胃肠功能紊乱,故选项A、B、C不对;右下腹固定性压痛为急性阑尾炎最重要的体征,但只有在阑尾周围形成脓肿后才能触及固定性压痛包块,故D不对。因此答案选E。

4、

A

内出血:多因阑尾系膜结扎线松脱所致,常发生在术后24小时内,故手术后当天应严密观察脉搏、血压。病人如有面色苍白、脉速、血压下降等内出血的表现,或是腹腔引流管有血液流出。应立即将病人平卧,静脉快速输液、输血,报告医生并做好手术止血的准备。   切口感染: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表现为术后3~5天体温升高,切口疼痛且局部有红肿、压痛或波动感。应给予抗生素、理疗等治疗,如已化脓应拆线引流。   腹腔脓肿:炎症渗液积聚于膈下、肠间、盆腔而形成。表现为术后5~7天体温升高,或下降后又上升,并有腹痛、腹胀、腹部包块或排便排尿改变等,应及时和医生取得联系进行处理。故本题最佳答案:A。

5、

E

术后早期活动,可能引起术后出血、加重疼痛,故A、B错误;选项C和D主要与患者体质、手术操作、围手术期管理等有关,与患者术后活动与否无直接联系,故可排除;术后肠粘连是阑尾切除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与局部炎症重、手术损伤及术后卧床等有关,鼓励病人早期床上或下床活动,促进肠蠕动恢复,防止发生肠粘连。故E正确。

6、

B

麦氏点位于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中外1/3交界处,记忆性知识点,记住即可。

7、

A

阑尾的体表投影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界处,称为麦氏点(McBurney点)也是选择阑尾手术切口的标志点。

8、

C

急性阑尾炎术后给予半卧位或斜坡卧位的目的是减轻腹壁张力,有助于缓解疼痛。半卧位时,膈肌会下降,故利于呼吸。腹腔积液会积聚于盆腔,利于腹腔引流。但不能预防肠粘连。

9、

D

门静脉炎:少见。急性阑尾炎时,阑尾静脉中的感染性血栓可沿肠系膜上静脉至门静脉,导致门静脉炎症。临床表现为寒颤、高热、轻度黄疸、肝肿大、剑突下压痛等。如病情加重会导致全身性感染,治疗延误可发展为细菌性肝脓肿。治疗除应用大剂量抗生素外,应及时手术处理阑尾及其它感染灶。

10、

E

墨菲氏征患者在检查时,医生往往叫患者平卧,医生站在患者右侧,左手拇指放在胆囊部位,其余四指放在右胸前下方,叫患者做深呼吸动作,借肝脏下移之时,使发炎的胆囊与拇指接触后,患者如感觉疼痛加剧而突然屏气,即可诊断为墨菲氏征阳性。本题题干问的是阑尾炎,故正确答案是E。

11、

D

急性阑尾炎的典型症状是转移性右下腹痛,腹痛多始于脐周或上腹部,数小时后疼痛转移并局限于右下腹部。

12、

A

急性阑尾炎的典型临床症状是转移性右下腹痛,除此之外还有胃肠道症状和全身症状,但都不典型。

13、

C

阑尾周围脓肿先应用抗生素控制症状,一般症状消退3个月后再行手术切除阑尾,此时手术不容易引起切口感染。

14、

A

阑尾切除时要结扎阑尾动脉,术后24小时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结扎线脱落引起内出血。

15、

C

阑尾手术后应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肠蠕动恢复,防止发生肠粘连。

二、A2

1、

E

从患者的病史及“痛、吐、胀、闭”、全腹胀、肠鸣音消失的症状、体征,可初步判断患者是“麻痹性肠梗阻”,应以非手术治疗为首选,即禁食、胃肠减压及补液、抗感染、支持等治疗。

2、

E

该患者生命体征正常,排除腹腔内出血及腹膜炎,根据腹部膨隆的位置,排除A和B,而腰麻术后容易发生尿潴留,因此应考虑尿潴留。

3、

D

阑尾穿孔后阑尾腔内压力下降,患者腹痛可暂时缓解,但阑尾穿孔后并发的腹膜炎又使腹痛加剧。

4、

C

阑尾周围脓肿形成后,局部组织水肿、解剖结构不清,难以手术治疗,且易损伤周围组织。故应在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或同时局部外敷药物。促使局部炎症吸收、消退,待肿块缩小局限、体温正常3个月后再手术切除阑尾。

5、

D

阑尾炎手术后肠粘连的预防重点在于早下床、及早运动,使肠管不处于静止不动的状态。根据不同的手术遵从医嘱下床或者在床上翻身或者做伸曲双腿的运动。这样可以促进胃肠蠕动,改善肠道的血液循环,使肠管尽快恢复功能,避免肠粘连的发生。

6、

E

根据该病人表现有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痛及麦氏点固定压痛应考虑为阑尾炎,目前该病人出现了腹膜刺激征,应考虑发生了阑尾穿孔引起了急性腹膜炎。

7、

D

该病人为急性阑尾炎阑尾穿孔导致的腹膜炎,脓液可能积聚在盆腔,手术时未彻底清除,术后可引起盆腔脓肿,出现直肠刺激症状。

8、

B

该病人是因为急性阑尾炎要接受急症手术,由于该病人出现了明显的心理反应,表现出焦虑、恐惧,因此目前应首先给予心理护理。

9、

B

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腹腔脓肿,应按照脓肿处理方法。

三、A3/A4

1、

1、

D

腹部X线检查出现胀气肠袢及数个气液平面为肠梗阻的典型征象。

2、

A

肠粘连是术后常见并发症。该患者半年前曾行阑尾切除手术,且发病前有暴饮暴食史,呕吐宿食,体征表现为机械性肠梗阻,未见血运障碍及肠动力消失,故优先考虑粘连性肠梗阻。

3、

C

由于患者腹部尚软,轻度压痛,肠鸣音亢进。未见出血征象,故可排除绞窄性肠梗阻。

4、

D

急腹症时慎用吗啡类药物止痛,以免掩盖病情。

2、

1、

C

应首先考虑急性阑尾炎,主要依据为:①患者症状和体征虽然不典型,但B超可见阑尾肿大,符合阑尾炎的改变。②其他相关的检查结果不支持备选答案中的其他选项。

2、

C

由于该患者有冠心病病史,术后主诉胸闷、气急,夜间不能平卧,心电图检查提示有ST-T改变,须考虑患者可能同时存在心功能不全,故在补液治疗时应特别注意控制输液的速度,防止发生心衰。

3、

D

该患者腹痛伴呕吐时间长达6小时,造成钾离子其他电解质随消化液不同程度地丢失,故应特别注意补充水、电解质,以维持水及电解质的平衡。

3、

1、

B

术后第3天患者体温升高,切口局部有红肿、压痛等,提示切口感染。

2、

C

该患者为术后切口感染。对感染的切口,最关键的措施是及时处理更换被渗血、渗液污染的敷料,保持敷料清洁、干燥,促进伤口愈合。

3、

D

应考虑穿孔性阑尾炎,主要依据为:①患者有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全腹持续性疼痛,有腹膜刺激征;②体温39.2℃,脉搏次/分钟;③WBC12.5×/L,中性粒细胞比例为0.82,腹部X线平片可见盲肠扩张和气液平面。

4、

1、

A

该患者腰大肌试验阳性,提示阑尾位置可能位于盲肠后位或腰大肌前方。阑尾管腔阻塞是引起急性阑尾炎最常见的病因。阑尾管腔阻塞还可引起腔内压力升高,使其发生血运障碍,加剧炎症,甚至引起阑尾坏死、穿孔等

2、

D

急性阑尾炎时B超检查可见肿大的阑尾或脓肿,而阑尾破裂见于穿孔,故本题最佳答案:D。

3、

E

该患者已出现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肠鸣音减弱等腹膜刺激征的表现,提示阑尾炎症已发展至浆膜外,其渗出液刺激壁层腹膜而产生了腹膜的防御性反应。

4、

A

该患者符合急性阑尾炎的表现,且炎症已累及腹膜,应及时手术治疗。

5、

D

早期下床活动可刺激并促进肠蠕动功能的恢复,故术后应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防止肠粘连的发生

5、

1、

C

急性阑尾炎急症手术术前应自入院后禁食、禁饮,半卧位,应用抗生素消炎止痛,下腹部备皮,不可应用毒麻类止痛药以防掩盖病情,不可肥皂水灌肠以防刺激阑尾引起穿孔。

2、

C

急性阑尾炎时阑尾处于后位时,与腰大肌比较接近,当做腰大肌试验时会挤压发炎的阑尾引起疼痛。









































福州白癜风医院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里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jkg.com//mjccyy/692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