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切除的主要适应证为外伤性脾破裂、门静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其次为脾原发性疾病及占位性病变,以及造血系统疾病等。

Ⅰ外伤性脾破裂

各种原因引起脾破裂,均可引起致命的大出血,须立即行脾切除术止血,挽救生命。随着对脾功能认识的深入,在坚持“抢救性命第一,保留脾第二”的原则下,尽量保留脾脏已成为外科界共识。

对于以下情况,应行全脾切除术:

①脾门部血管撕裂

②脾脏中心部碎裂

③多发伤全身情况差

④老年人

⑤原有病理性脾肿大

⑥延迟性脾破裂

Ⅱ充血性脾肿大

充血性脾肿大多见于门静脉高压症,常伴有继发性脾功能亢进,是脾切除的适应症。

Ⅲ脾原发性疾病及占位性病变

1.游走脾:又称异位脾。多为脾蒂和韧带先天性过长或缺失,脾沿左腹侧向下移动可至盆腔。约20%的游走脾并发脾蒂扭转,使脾充血肿大,以致急性坏死,需急症手术。

2.脾囊肿:囊肿较大伴有症状或寄生虫性囊肿应选择脾切除术。

3.脾肿瘤:原发性肿瘤少见,均需脾切除。恶性肿瘤多为肉瘤。肉瘤发展迅速,如未扩散,首选脾切除加放射治疗或化学疗法。

4.脾脓肿:多为全身感染疾病的并发症。脾切除可有效去除病灶。

Ⅳ造血系统疾病

1.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2.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脾切除对消除贫血和黄疽有效。

3.丙酮酸激酶缺乏:脾切除虽不能纠正贫血;但有助于减少输血量。

4.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又称“地中海贫血”,脾切除一般适用于贫血严重需长期反复输血,或巨脾并有脾功能亢进的重症病人。但多数主张也应在4岁以后手术为宜。

5.自体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如激素治疗无效,或须长期应用较大剂量激素才能控制溶血时,可施行脾切除。其对温抗体型自体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约50%病人可获得较好疗效。

6.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切除适用于经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6个月以上无效;或治疗后缓解期较短,仍多次反复发作者。脾切除后约80%病人获得满意效果,出血迅速停止,血小板计数在几天内即迅速上升。

7.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脾切除对有明显脾功能亢进,尤其是伴有血小板减少者能缓解病情。

8.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对并发进行性血小板减少或溶血性贫血,同时脾肿大显著,而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明显者,可行脾切除术。

9.多毛细胞白血病:对全血细胞减少、反复出血或感染、以及巨脾,脾切除可使血象迅速改善,生存期延长。

10.霍奇金病:诊断性剖腹探查及脾切除,可确切地决定霍奇金病分期和治疗方案。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有效医院
新疆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jkg.com//mjccyy/786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