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胰瘘专科治疗医院 >> 胰瘘护理 >>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术后恢复保驾护
作者丨杨振
大概令外科医生心烦的众多事中,感染,绝对能排进前三位。
增加住院天数、增加不愈风险、增加患者花费等等,想想就烦。
而手术部位的感染,占院内感染的14%~16%,几乎是盛名最在外了。基本稳坐“外科住医院获得性感染”头号交椅。
尽管各种旨在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的措施不断出现,然而遗憾的是,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尤其是腹部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并未得到明显的改观。
作为活动区域就在腹部这片儿溜达的我们胃肠外科,提起感染这块儿,分分钟可以露出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其实反复的对于伤口的强调,医院层面的反复培训亦或经验使然,术中的谨慎操作也好、术后规范的抗生素应用也好、乃至换药这些小细节,每个外科医生心里都有数,但是距离切口不远处的腹腔引流管,它的感染问题,却还不为大家所重视。由于临床治疗的需要,很多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往往要采取引流管引流,在手术之后,为了防止各种切口部位的血性分泌物和脓性分泌物,避免发生切口感染,往往会放置引流管。
尤其是我们广泛开展的腹腔镜手术,采用腹腔引流管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在一项单中心的择期结直肠手术的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的研究中发现,手术后预防性放置引流与术后发生手术部位感染明显关联,是手术部位感染的一个危险因素。其原因是引流管作为异物而存在被污染的可能。
确实,为术后恢复保驾护航的腹腔引流管,若由其引起诸多问题,有些得不偿失。
目前我们常见的腹腔引流,主要是为了将切口部位的血性分泌物和脓性分泌物引流出去。
我们根据其目的将引流划分为治疗性引流和预防性引流。
预防性引流主要是监测腹腔内是否发生胰、胆道、肠和胃漏或是活动性出血等情况,但是对这种类型引流的早期预测比较困难,因此这种引流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相对较高。目前对于腹部手术后实施预防性留置引流管的必要性还存在着争论,但在实际手术过程中,一般会根据腹腔内具体情况、手术操作效果、疾病种类、手术方法等各个方面综合进行考虑。
而治疗性引流主要是针对于一些确诊的病情,常见的比如:异物和瘘、积脓、积液、坏死组织、腹腔积血、积气等。
而在术后,我们经常会见到的一幕是,家属的焦虑的在讲:我家病人的管子漏了可多东西。这是我们十分常见的一幕,病人切口周边的腹腔引流管,多少都有点引流液渗出,甚至有些人,常常浸透了敷料。
虽然并不是每个病人都会遇到,可在引流过程中,肝癌、胃癌、胰腺癌患者手术后由于多种原因可导致引流管管口渗液,渗液对皮肤造成持续不良的刺激,还是有可能会导致皮肤糜烂、溃疡。
更重要的是,若引流管处感染可造成逆行腹腔感染。而且大多数引流管距离切口较近,可能会进而影响切口的干洁程度,甚至造成切口感染。
本来嘛,引流管管壁外多少渗出一些液体,污染衣物被服,患者的舒适度自然而然的降低,再加上个别患者及家属过于焦虑会误认是病情恶化的表现,增加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压力,使患者及家属对手术效果产生怀疑,极易引发医疗投诉,亦增加医疗工作量。
这些,是不是都尽可能可以积极防范呢。
倘若可以多加留意术后患者的腹腔引流管,密切观察引流管周边敷料是否渗血、渗液,周围皮肤是否出现炎症,体温是否升高。倘若及早发现,对症切开冲洗、引流,增加换药次数,并经验用抗生素、分泌物做药敏实验,在萌芽时期,就解决好。
虽然是个总被冷落的小细节,可若总被忽视,也难免会给人带来大麻烦。
毕竟,防患于未然,总没错。
作者简介
杨振,医院胃肠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TEM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河南分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及青年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胃肠外科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擅长胃癌、小肠肿瘤、结直肠癌、胃肠间质瘤的外科治疗及围手术期管理。擅长肠梗阻、肠瘘、炎性肠病、消化道瘘、消化道出血的综合治疗。发表论文20余篇。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厅级科研项目1项。获省厅级成果奖2项。
图文丨杨振朵夏张娜那颜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一般的治疗白癜风多少钱北京最有实力的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