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胰瘘专科治疗医院 >> 胰瘘病因 >> 共绘壮丽西藏之画卷书写最美人生第三极丨
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年8月作为中组部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专家,来医院担任儿科主任开展工作。当来到西藏后,大家发现,这位北京来的援藏医生中等身材,看起来又认真又严肃,和想象中有亲和力、会“哄孩子”的儿科医生不太一样,他不苟言笑,态度庄重,作风严谨,全面周到,团结、带领当地同事们守护西藏儿童健康,助力成长。
01定规划,强基础,补短板查看病历
张宏文援藏之前,主要从事儿科肾脏疾病的诊疗工作,特别致力于Alport综合征等遗传性肾脏疾病研究。援藏之后,这位医生拿出了做科学研究的劲头,先调研摸排,医院儿科作了一番背景分析和学科诊断:医院儿科是全区重点科室,是西藏医学会儿科委员会单位,经过我院儿科前期连续4年的援助,儿科整体水平和技术处于西藏领先地位,特别是新生儿、早产儿急救、诊治;此外,儿童重症、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也有较高水准;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疾病有一定基础;血液、肿瘤、免疫性疾病,由于相关基础、支持科室或设施较弱,水平相对较为落后。
组织召开科室讨论会,探讨科室发展
根据以上特点,张宏文首先制订医院儿科3年发展规划,在进一步稳固、发展新生儿、儿科常见病的基础上,重点发展相对薄弱的专业,如心血管疾病、泌尿系统疾病、血液肿瘤系统疾病及免疫性疾病等。
有了规划和判断,一切工作就有了方向和着力点。这位性情温和内敛、低调厚道的大夫话不多说,没有更多的顾虑和思索,一头扎进了满满当当的工作中,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都做的风风火火。日常查房一丝不苟,查体诊断、制定治疗方案、监测病情;有疑难重症患者,主持会诊讨论,参与抢救;科室里肾脏专业的工作几乎被他全“承包”了,有肾脏问题的患者都是他负责诊疗;在出门诊、查房之外,他特别制定了儿科肾脏疾病诊疗常规,给同事们留下了可参考的依据;针对全科疑难、罕见病例进行讨论、查阅文献,明确诊断“假性醛固酮减少症”(Ⅰ型假性醛固酮减少症)和“儿童胰腺胸膜瘘”各1例,均为医院儿科首例。
02高标准,严要求,见成效张宏文言辞不多,埋头干活,以身作则。大家发现,这个援藏医生投入工作后,心里特别有谱,给各项具体工作都订了标准,细致耐心地推进,按时按点地核查,就这样,把基础打扎实了,就见到了成效。
组织全院疑难病例讨论
他结合西藏地区特点,进一步协助完善和修订医院儿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要求同事们规范书写病历和查房记录,反复强调;每周二上午出一次肾脏专业门诊,每周五下午开一次儿科常见肾脏疾病讲座,雷打不动;给儿科每一位年轻医师制定了临床和科研发展方向,督促不辍。以“师带徒”形式,培养肾脏专业医师1名;对今年毕业的两名硕士研究生,指导进行论文修改并顺利答辩、毕业;对住院医师、规培医师开展多轮次的、有计划的继续教育;指导一名年轻医师整理了《儿童胰腺胸膜瘘1例诊治》案例,医院内科组科技一等奖。在培养年轻医生的工作上,他格外用心,因为他深知,变“输血”为“造血”,当地的医学人才成长起来,西藏地区儿科的整体水平就能提高,西藏儿童就会有更高的健康水平。在他及全科努力下,医院儿科已成为西藏地区年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点专业基地唯一候选。
参与指导学生答辩工作
张宏文长期从事儿童肾脏专业,可是援藏期间他发现,儿童肾脏疾病在这里不常见,自然而然就换了研究方向。藏区儿童需要解决什么健康问题,他就和同事们研究什么。这打开了他的研究思路,提出了多个临床研究方向,如儿科常见病贫血、营养不良等发病率、临床特点、预后与内地的差异。张宏文针对西藏地区儿科现状,协助申请西藏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重点研发计划)一项“西藏地区儿童常见肾脏疾病筛查、诊断和治疗体系的建立及意义”,申请援藏基金项目一项《西藏地区新生儿贫血诊断标准的建立及意义》,指导年轻医师撰写、发表论文2篇。
03秉仁心,勇担当,献爱心临床查房
年初,新冠疫情突如其来,打乱了人们的节奏。休假在家中的张宏文坐不住了,医院要求放弃休假,提前返回岗位。1月30日,告别家人,张宏文逆行返藏,结束隔离后即刻上班,和同事们团结一心、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防控,以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争分夺秒地展开疫情阻击战,共同构筑起一道严密的防线,为全体就诊儿童和医护人员保驾护航。
疫情防控最紧张时是2月、3月,当时正是西藏自然条件最严苛的时候,张宏文紧绷着弦,带领儿科人员学习新冠病毒感染防护措施和诊疗方案,并根据儿科实际情况,制定了《儿科门诊发热病人就诊流程》、《儿科门诊非发热病人就诊流程》、《儿科门诊病人收住院流程》、《儿科新生儿住院流程》等,指导、督促门诊、住院部落实各项工作,开展门诊流行病学调查、设立预分诊和发热门诊、为住院患儿和家长做病毒筛查、加强住院患儿陪护管理等。
疫情发生后,考虑到感控要求,新生儿监护室条件再有限也要克服困难,实现无陪化管理。张宏文又忙了起来,定制度、调资源、理流程,监护室里新生儿们没有家长陪护,他和同事们就成了宝宝们的临时家长,喂奶喂药,照看抚触,逗他们笑闹,看他们成长,呵护着这些娇弱幼小的宝宝们健康活泼地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