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肿瘤,恶性程度极高,近年来,发病率在国内外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年全球胰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列恶性肿瘤第13位和第7位。中国国家癌症中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从年至年中国胰腺癌的发病率增加,年我国胰腺癌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中第9位,死亡率位居恶性肿瘤中第6位。

胰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胰腺癌发病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非遗传危险因素:长期吸烟,高龄,高脂饮食,体重指数超标、慢性胰腺炎或伴发糖尿病等是胰腺癌可能的非遗传性危险因素。家族遗传也是胰腺癌的高危因素,大约10%胰腺癌病例具有家族遗传性。患有遗传性胰腺炎、波伊茨-耶格综合征(Peutz-Jegherssyndrome)、家族性恶性黑色素瘤及其他遗传性肿瘤疾患的患者,胰腺癌的风险显著增加。

近年来,随着影像、内镜、病理等学科的发展,胰腺癌诊断水平有所提高;外科手术新理念和新技术(如腹腔镜技术、机器人等)的发展,局部治疗手段(如立体定向放疗、纳米刀消融治疗、放射粒子植入等)以及抗肿瘤药物(如吉西他滨、纳米白蛋白紫杉醇、如替吉奥、卡培他滨、伊立替康、奥沙利铂、尼妥珠单抗等)的应用等,为胰腺癌的治疗带来了机遇和进步。

然而,手术切除仍然是胰腺癌患者获得治愈机会和长期生存的唯一有效方法。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治疗胰腺癌常用的手术方式。

标准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范围包括远端胃的1/3~1/2、胆总管全段和胆囊、胰头切缘在肠系膜上静脉左侧/距肿瘤3cm、十二指肠全部、近段15cm的空肠;充分切除胰腺前方的筋膜和胰腺后方的软组织。钩突部与局部淋巴液回流区域的组织、区域内的神经丛。大血管周围的疏松结缔组织等。手术创伤巨大,伴随生理结构改变,消化道重建吻合口多,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较高。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三种消化道重建术式

胰十二指肠切除大体标本

1、术后多长时间复查?

胰腺癌术后患者,术后第1年,建议每3个月随访1次;第2~3年,每3~6个月随访1次;之后每6个月随访1次。随访时间至少5年。晚期或合并远处转移的胰腺癌患者,应至少每2~3个月随访1次。患者要切记:胰腺癌恶性程度一般较高,容易复发转移,术后需终身定期随访,不可掉以轻心。

2、术后复查什么项目?

随访目的是综合评估患者的营养状态和肿瘤进展情况等,及时调整综合治疗方案。随访项目包括血常规、生化、CA19-9、CA、CEA等血清肿瘤标志物,超声、X线、胸部薄层CT扫描、上腹部增强CT等。怀疑肝转移或骨转移的患者,加行肝脏MRI和骨扫描。必要时复查PET-CT。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适用于胰腺头颈部肿瘤、胆管末端肿瘤、十二指肠乳头肿瘤等疾病。

术后健康教育:

1、体位麻醉未清醒时,取去枕平卧6小时,头偏向一侧,麻醉清醒后,可改为半卧位。

2、活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时间较长,胃肠道进行了重建,术后常规放置胃肠减压管、腹腔引流管、空肠营养管、胰管外引流等,患者不适程度可能较严重,术后可能发生各种并发症,因此不宜过早过剧烈活动。但是,仍要注意加强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的措施,并防止卧床导致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坐起及下床活动时要循序渐进,注意防止肝断面或切口撕裂出血。术后第二天可在协助下尝试翻身、曲腿等轻微活动,逐渐过渡到坐起,下床站立,之后可以根据病情调整。

3、饮食术后常规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记录胃肠减压、引流液的性质及量,一般三至五天胃肠道恢复活动,待肛门排气、拔除胃管后,逐步给予清流--全流--半流--普食。肠道功能恢复后可逐渐增加进食,少食多餐,以高热量、高蛋白、低脂肪、易消化饮食为主,同时注意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以促进正氮平衡,改善低蛋白,加快创伤后恢复。

4、腹腔引流管道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固定,保持引流管道通畅、妥善固定,勿扭曲、受压、堵塞,注意观察记录每天的引流量,如有渗血,渗液,及时告诉医护人员。如腹腔引流液引流出浑浊、胆汁样或者血性液体,要立即告诉医务人员。

5、镇痛术后72小时内,常规使用镇痛泵,听取医护人员专业指导,去除镇痛泵之后,可以通过腹带辅助、分散患者注意力、深呼吸等减轻切口疼痛,疼痛未缓解要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赵新博士:肝胆外科副主任,南方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副主任医师。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医院普外科副主任,第二军医大学普外科博士,医院肝胆外科博士后。从医二十三年,先后师从国内著名肝胆外科专家吴孟超院士、董家鸿院士,日本东京大学医学部公派留学一年,经过全面系统肝胆外科培训,在国内外多家专科中心工作学习,擅长肝脏肿瘤精准手术切除,肝癌射频热毁损微创治疗,肝门部胆管癌外科综合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合并脾功能亢进的手术及微创治疗。

一台手术的成功,离不开团队的配合,感谢所有风雨同舟的兄弟姐妹们……

End

请转载给你身边每一位需要的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jkg.com//mjcczl/1218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