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胰瘘专科治疗医院 >> 胰瘘病因 >> 乔布斯死于ldquo万癌之王rdq
“万癌之王”是那种癌?
有人说肝癌是“万癌之王”,但业内人士却认为胰腺癌才是真正的“万癌之王”。
胰腺癌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癌肿多发于胰头部位,占70%~80%。
胰腺癌可呈多中心播散,早期诊断困难,只有10%~20%的病人可以行胰腺癌切除手术。
但术后50%~90%术后复发。5年生产率仅为5%左右。
由于胰腺癌的早期不易被人们发现,因此很多的胰腺癌患者在发现疾病的时候,病情已经是非常的严重了,基本上已经是中晚期胰腺癌了。
大多数都在四五十岁以上,50岁以上的病人,如果长期吸烟,而且长期吃高蛋白、油炸的食物,还酗酒,有这种不良的生活方式,就更容易患病。
为什么胰腺癌死亡率高?
1、虽然近些年胰腺癌的治疗效果有所改善,但与其它腹部肿瘤相比,胰腺癌依然是最难早期发现、恶性程度最高和预后最差的肿瘤。
2、胰腺癌的诊断较为困难,一般确诊时已到了后期,死亡率非常高。早发现是胰腺癌治疗中的关键因素。
为了早诊断,对胰腺癌高危人群进行重点检查非常重要。吸烟者、有暴饮暴食习惯者、喜好油腻食物者是专家们锁定的重点检查对象。
在高危人群中,吸烟者胰腺癌发病率尤其高。环境污染也被认为是胰腺癌诱发因素。
3、胰腺癌治疗极为困难,对放化疗不敏感,局部容易侵犯转移,粘连而不易手术切除。5%—15%的胰腺癌患者可做胰腺癌根治性切除,即便手术切除,胰腺癌5年生存率仍不超过15%。
高危人群
1、年龄大于40岁,有上腹部非特异性不适。Elli等报告早期症状体重下降79%,腹痛56%,厌食28%,黄疸25%,乏力23%。
2、有胰腺癌家族史。
3、突发糖尿病,年龄60岁,无肥胖及糖尿病家族史。
4、慢性胰腺炎患者,特别是慢性家族性胰腺炎和慢性钙化性胰腺炎。
5、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瘤,属癌前病变。
6、患有家族性腺瘤息肉病者。
7、良性病变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特别是术后20年以上的人群。
8、胰腺癌的高危因素为长期吸烟、酗酒以及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等。
胰腺癌的早期症状
1、黄疸是属于胰腺癌的早期症状之一。
胰腺癌的肿瘤发生在胰头部,很早就出现黄疸。黄疸一天天加深,胰腺癌患者粪便呈陶土色,皮肤瘙痒,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转氨酶却只是轻度升高。所以,如果胰腺癌患者的黄疸很深而转氨酶却低于单位,应高度怀疑是胰腺癌引起的阻塞性黄疸,不要轻易的当做肝炎来治疗。
2、胰腺癌的早期症状还包括腹痛。
胰腺癌的肿瘤发生在胰体、胰尾部,胰腺癌患者很早的时候就会出现腹部钝痛或隐痛,胰腺癌患者一是说不准哪个部位痛;二是平卧时疼痛加重,弯腰、坐、立或走动时疼痛减轻;三是腹痛与饮食无关。
3、大多数胰腺癌患者会迅速消瘦。
一方面和癌肿消耗有关,另一方面是进食少了,胰液分泌不足影响了食物的消化吸收。因此,这也是一大胰腺癌的早期症状表现。
4、胰腺癌早期在症状还会有肚子疼、腰背痛,近期出现不能解释的上腹或腰背部疼痛。
5、不明原因血糖波动,且药物控制不理想。
6、排除肝、胆、胃肠等疾病,腹痛、腹胀的患者,并且胰腺癌患者会常伴有腹泻、腹胀、恶心等胃肠道疾病,部分胰腺癌的早期症状也可出现脂肪泻和高血糖、糖尿,也会出现脂肪性下痢,这是脂肪未被消化,而和粪便混合、排泄出来的下痢症状。
胰腺癌晚期症状
1、消化道症状:消化不好,吃不下东西,带有、便秘或者腹泻等症状,但不具有特异性的胰腺癌晚期死前症状,一旦大量出血,或者大便无法排出,或者呕吐、腹泻不止,将会迅速加剧死亡。
2、腹痛:腹部疼痛是胰腺癌的主要症状,腹痛的部位定位不清,范围也是比较广泛的。胰腺癌典型部位是中上腹和左季肋部,少数病例主诉为左右下腹、脐周或全腹痛然后可以向背、前胸、右肩胛部放射。腹痛可表现为钝痛、重压痛、啃咬痛等,多呈持续性,可在饭后加重,一旦疼痛加剧,需要进行药物压制时,离去世也不远了。
3、发热,大概有百分之十的患者会有发热现象,胰腺癌晚期临床可表现为低热、高热、间歇热或不规则热等。原因可能与癌细胞本身释放的致热源或继发性胆道感染有关,如若高烧不断,也会加速死亡。
4、黄疸,是胰腺癌的发病明显症状,特别是阻寒性质的黄疸,凡是发现这种情况的,是胰头癌症状的开始,其发生率在90%以上的。而且早期的胰体、胰尾可无黄疸。黄疸通常呈持续性且进行性加深。完全梗阻时,大便可呈陶土色,皮肤黄染可呈棕色或古铜色,伴瘙痒,症状加剧则表明接近离世。?神经症状,部分胰腺癌的患者可出现焦虑、抑郁、失眠、性格改变等表现,并且症状非常明显。
胰腺癌的检查方法
1、实验室检查
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有时可超过μmol/L,其中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血碱性磷酸酶值升高亦很显著。尿胆红素试验呈阳性或强阳性。血淀粉酶测定,在少数早期胰腺癌,因胰管梗阻可有一过性升高;后期胰腺组织萎缩,血淀粉酶值不会有变化。胰腺癌患者可能有空腹血糖升高,糖耐量试验阳性率高。癌胚抗原(CEA)测定,约70%胰腺癌患者可升高,但亦无特异性。消化道癌相关抗原CA19-9被认为是诊断胰腺癌的指标。
2、B超
胰腺癌的直接影像可见到低回声的肿瘤,间接的所见往往成为发现小胰癌的线索,如扩张的胰管、胆管等。除主胰管外,还要仔细观察胰管的分支。有些小胰癌可首先引起胰管分支的局限性扩张,如钩突部胰管扩张。超声内镜因超声探头仅隔胃、十二指肠壁对胰
腺体尾和头部扫描,不受胃肠道气体干扰。所以,可清晰地描出胰内结构,发现早期病变。
3、CT扫描
CT扫描可以显示胰腺肿块的正确位置、大小及其与周围血管的关系,但
胰腺癌的CT图像为:胰腺肿块呈普遍性或局限性肿块。肿块中心可有不规则的轮廓模糊的低密度区,若低密度区较大,可为肿瘤坏死或液化表现;癌肿侵入或压迫胆管或胰管时可使其扩张;癌肿可侵及胰背脂肪层及包绕肠系膜上血管或下腔静脉。
4、磁共振成像(MRl)
MRI可显示胰腺轮廓异常,根据T1加权像的信号高低,可以判断早期局部侵犯和转移,对判断胰腺癌,尤其是局限在胰腺内的小胰癌以及有无胰周扩散和血管侵犯方面MRI优于CT扫描,是胰腺癌手术前预测的较好方法。但价格昂贵。
5、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
ERP能同时显示胰管、胆管和壶腹部,对不明原因的阻塞性黄疸很有价值,此外还能直接观察十二指肠乳头,并收集胰液作细胞学检查。但在已有阻塞性黄疸的情况下作ERCP有引发胆道感染的危险,应控制好注入造影剂的数量、速度和压力。
胰腺癌的ERCP影像所见为:主胰管不规则性狭窄,梗阻,其末端呈鼠尾状截断影;主胰管侧支破坏、断裂、稀疏和移位;造影剂外溢入肿瘤区;胆总管可有包绕狭窄和梗阻表现,如同时有胰管的狭窄和梗阻,则呈“双管征”。
6、胃肠钡餐检查(GI)
常见的GI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有限。在胰头癌晚期可有十二指肠圈扩大,或十二指肠呈反“3”形改变。低张GI检查使十二指肠平滑肌松弛,蠕动减少从而利于观察十二指肠粘膜的变化,如纹理紊乱、粘膜中断、壁僵硬等。
7、细胞学检查
目前多主张术前在B超或CT引导下经皮细针穿刺抽吸胰腺肿块作细胞学检查,对胰腺癌有很高的诊断价值,是一种简单、安全而有效的方法。其主要诊断作用在于晚期不能手术病人,可以明确诊断。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也可以在术中应用,并可代替胰腺活检,从而避免因活检引起出血、胰瘘、急性胰腺炎等并发症发生。
影响胰腺癌预后的因素有哪些?
1、性别上发现女患者的生存期较长,肿瘤的大小,单个或多发,有无包膜及有无门静脉癌栓等,也影响胰腺癌的预后,根据胰腺癌分期不同,所选择的治疗手段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着胰腺癌的预后。
2、胰腺癌的分期,术后复发的预防与治疗对预后有影响。
3、病人身体状态好坏与否,身体机能好,免疫力强,才能抵抗癌肿的发展,耐受各种药物治疗。因此,提高免疫机能,增强对肿瘤的抵抗力对胰腺癌预后同样极为重要。
4、根治性手术切除仍是目前胰腺癌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唯一方法。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是根治性手术的基础,故胰腺癌高危患者应进入胰腺癌诊治绿色通道进行肿瘤标志物、影像学、病理学活检等检查。
5、确诊为胰腺癌的患者应尽早接受根治性手术可切除性评估:可切除者限期接受根治性手术,术后接受包括化疗、放疗在内的综合治疗;可能切除者应先接受新辅助治疗,再行可切除性评估;不可切除者直接接受姑息治疗、综合治疗。
养身厨房百科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在哪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咨询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jkg.com//mjcczl/9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