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笔

孙亚南

摄影

孟梦

一个看似简单的理由,他走上儿科之路,但此后的近20年里,凭借“以医者仁心认真对待每位患者”的行医理念,他无缝切换于“生活中的将就”和“工作中的讲究”模式,坚守着学医的初心。

“医学就是经验科学。”医院呼吸二科的李惠民来说,诊断、治疗、科研既是他的工作,更是他的生活,因为“再重新来一次,我还会选择从医”。

找病根——

短时间确诊出国内首例小儿胰内瘘

有人说,内科医生的本事都在嘴上,诊断就是“道破迷津”。对于看过太多疑难病症的李惠民来说,虽然很多病例的复杂性为诊断增加了难度,但每一次确诊都是宝贵经验。

李惠民的门诊风格绝对称不上活跃,每位患者的就诊时长平均在10分钟以上,即使从早上8点看到近下午1点,也只能看20多个号。门诊过程中,大部分时间都用来询问过往病史、发病过程、发病时间等,只要信息有用,李惠民的常规表情是凝重,且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在面对焦急家长“长枪短炮”的问题,他不会特意安慰,但不急不缓的语调总能像定心丸一样安家长的心。

他曾经收治过这样一个病例:4岁男孩间断发热、咳嗽、胸闷胸痛1个月,胸部B超提示右侧大量胸腔积液,三次插管胸腔闭式引流,三次复发。一项项检查做下来,胸腔积液反复找肿瘤细胞阴性,PPD试验阴性,胸腔积液癌胚抗原阴性……基本排除结核、肿瘤和胸部外伤等引起血性胸腔积液等常见原因。

时间一天天过去,病因一直是个谜,李惠民这时候也急了:一个4岁的孩子反复胸腔积液,时间长了营养会丢失,且胸腔里积液一直有,没有感染也会发生感染。一切毫无头绪的关口,一项检查中的小细节为李惠民拨开了迷雾。

“当时这个孩子虽然肚子症状不明显,但我们还是通过腹部B超发现胰腺稍有问题,于是就顺着这条线索查。”李惠民回忆,接下来他们又为孩子做了血淀粉酶和胸腔积液淀粉酶的检查,结果显示淀粉酶极高,因此推测出孩子的胸腔积液并非来自身体上半部的胸腔器官,而是由位于身体下腹部的胰腺疾病引起的。

有了推测就有了方向。李惠民马上联系胸外科做开胸探查,最终明确确诊为胰腺胸膜瘘引起大量血性胸腔积液,一桩“悬案”告破。

“这个病例最困难的是想不到‘罪魁祸首’竟然是胸腔以外的脏器发生了问题。且通常情况下,患胰腺炎会有明显的腹痛,还会伴有发烧、呕吐。但这些,在这个孩子身上都不明显,腹部查体也无阳性体征,因此此前所有大夫的诊断并未考虑到胰腺疾病。”李惠民总结道,疑难病之所以难,其实都是难在病根的探查,通常诊断明确了,治疗方案会相应而出。

虽然李惠民在讲述这个病例时一语带过,但这种胰内瘘国际上年才首次做出定义,当时全球报道的儿科病例仅有数例,而在国内这是首例。

由于胰腺疾病在儿童相对少见,而胰腺胸膜瘘患儿早期以胸腔积液为突出表现,腹部症状不突出,易造成诊治延误,赵顺英和李惠民团队短时间内便确诊了国内罕见病。

在呼吸二科工作近二十年,面对各种疑难病症,李惠民总能找到病根凭的显然不是运气。“医院很多科室会诊都乐意找李主任听他意见,因为病例只要给李主任看了,都会负责到底,而且会想得很全面。”与李惠民相识十余年的呼吸二科副主任医师杨海明表示。

做科研——

将结核病诊疗所需的两个月缩短至两天

人们常把容易解决的问题称作“小儿科”,殊不知想当好儿科医生绝非易事,终身学习必不可少。近年来,李惠民同时专注于儿童结核病诊断方面的研究,想让患儿在与结核病的抗争中赢在起跑线。

作为结核高发国家,也是高耐药国家,年我国结核病儿童10万,每年报告儿童肺结核病例-例。考虑到儿童结核菌标本通常含菌少,诊断复杂,在临床中接触大量病例后,李惠民认为儿童结核病的检测方法亟需改善。恰在此时,李惠民在查阅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结核病诊断治疗资料时找到了突破口。

“年,WHO推荐Xpert用于耐多药结核病的早期快速诊断,当时国内儿童结核病方面还没有这方面的研究。看到这个消息后我立马开始联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国家结核病参比实验室,年我们开始合作做这个项目。”

此后,在近一年时间里,李惠民几乎每个月都要开车往返昌平的中国疾医院之间,风雨无阻。年冬天,有一次在送标本的路上赶上下大雪,导航信号也是时好时坏,开着车在昌平郊区足足转了一个小时才找到实验室。就是这样,他一次次用冰包送达了一百多份病例标本,为Xpert检测技术提供了重要数据来源。

历尽曲折,在各方的努力下,一年后该项目论文发表,并于年作为新技医院常规的检查项目,全院推广应用。

与原有的结核分枝杆菌病原学诊断方法如固体结核杆菌培养需耗时4-8周相比,Xpert具有高敏感性、高特异性且检测速度快的特点,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更为快速和准确的依据。

除了诊断的优势,李惠民在意的另外一个功能是应用分子学技术查利福平耐药(目前一线治疗方案的主要药物)。世界卫生组织报道,80%以上利福平耐药的结核病患者同时耐药异烟肼,即绝大多数利福平耐药患者为耐多药结核病患者,而耐多药结核病是儿童结核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以往想确定患者感染的结核菌是否耐药,只能临床使用结核药一个月以上看效果,没有确定的证据。“现在有了DNA检测,住院一两天就能查出是否利福平耐药。”李惠民介绍道。

但李惠民并未止步于此,只能查利福平耐药对他来说还是不够满意,李惠民还和首都医科医院开展儿童结核菌的多种抗结核药物的表型耐药研究,又开始定期往返通州送标本,以期进一步解锁儿童结核病耐药方面待揭秘的“密码”。

在李惠民的主导下,新技术实现两小时内同时检测结核分枝杆菌DNA和主要抗结核药物的耐药,将儿童结核病确诊及确定耐药治疗方案的过程从两个月缩短到两天,可以说儿童结核病的诊治水平提高了一大步。

在问到李惠民当初为何选择结核病为研究方向时,他表示将结核病作为亚专业是一个权衡再三的选择。“目前国内关于儿童结核病的研究比较少,相对空白就多一些。虽然现在儿童结核病患者有所减少,但还存在诊治的挑战,只要还有一个患者我们就还是要去研究、去攻克。”

除了对结核病的研究,李惠民多年来也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jkg.com//mjcczz/1092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