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S引导下胆管引流

在一项前瞻性研究中95例患者在ERCP失败后行EUS引导下胆管引流,操作的技术成功率为95.7%(91例),平均操作时间41min,不良事件发生率10.5%,包括一例死亡、穿孔、胆管炎、胆漏、出血和导丝断裂。没有1例发生操作相关的胰腺炎。中位患者生存和支架通畅时间分别为和天。1年的支架通畅率为61%。在此多中心研究中,胆管引流的路径未标准化,因此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并不能特指一项特殊技术。

在另一项前瞻性研究中,60例无手术机会的恶性胆管梗阻患者,在EUS引导下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后30例行塑料支架植入,30例行自膨式金属支架(SEMS)植入。SEMS的技术成功率为95%,塑料支架为91%。SEMS和塑料支架植入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3.4%和23.4%(P=0.03)。

在一项随机试验中,41例良性或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21例行经皮经肝胆管引流(PTBD),20例行EUS引导下胆管引流(EUS-BD)。技术成功率(PTBD85%vsEUS-BD95%)或治疗成功率(定义为胆红素水平降低)二者无显著差异。不过,EUS-BD组住院时间更短(PTBD12天vsEUS-BD6天;P=0.02),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PTBD60%vsEUS-BD35%)。

在一项含32例患者的随机试验中,16例行全覆膜SEMS,16例行改良的杂合式金属支架(HMS),使用一根7-Fr引导器,设计用于单步法支架植入而不需要扩张瘘口。尽管技术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SEMS94%vsHMS88%),平均操作时间HMS明显更短(10vs16.8min;P=0.03)。同样,瘘口形成导致的早期不良事件发生率SEMS组明显升高(33vs0%,P=0.)。

在一项前瞻性研究中,一家三级医疗中心11个月内例次ERCP操作中作者试图判断EUS引导下胆管引流的真实需要性。在排除既往曾行胆管支架或括约肌切开术的患者后,例行ERCP,使用标准和高级插管技术的总的技术成功率为98.3%,所有外院失败者(占研究的9.4%)均插管成功。例中仅9例插管失败,其中6例为解剖结构改变者。9例中3例成功的行EUS引导下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0.6%),其他的因肝内转移或良性病变行保守治疗或PTBD。在本研究中,专家操作的ERCP胆管插管成功率为98.3%,仅不足1%的患者需行EUS引导下胆管插管。作者认为EUS引导下胆管引流不应该作为插管技术不足时的替代手段。

编者评论

过去5年间EUS引导下胆管介入治疗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尽管起步在欧洲,最近的进展主要来自亚洲(印度、韩国和日本)。专家操作下技术成功率为95%,不良事件发生率5–15%,死亡率少见。胰腺炎为ERCP最可怕的并发症,而在EUS引导下经壁引流时通常不会发生。此外,与ERCP不同,EUS引导下肝胃吻合术对肝门部梗阻的胆管引流非常有效。最新的证据显示该技术优于PTBD,已开发了专用的一步法器械使该技术更简单有效。同样,EUS引导下胆管引流时SEMS显然更优于塑料支架,那么,将何去何从?

在专家手中,ERCP的技术成功率超过95%。不过,随着EUS和MRCP的出现,很少再行诊断性ERCP。每年操作例以上ERCP的中心不多,其后果就是ERCP的培训机会变得有限,培训的质量也下降。尽管高级插管技术(如预切开括约肌切开术)对进展期胰腺癌患者的胆管插入很重要,这个技术很难教学。由于EUS-BD操作越来越频繁来取代预切开括约肌切开术,看来下一代的胆管内镜医师进行高级的胆管插管技术已经不太可能。同样,随着易释放、一步法胆管插入器械的发展,有可能使得教学判断扩张的胆管和在EUS引导下植入支架较预切开更容易,一旦达到这个地步,下一步将施行EUS-BD来取代手术改道治疗顽固性良性狭窄。我们相信在5-10年内,EUS将会成为胆管引流的一线治疗手段,尤其是恶性胆管梗阻的患者。









































中科UM-D
在北京线咨询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jkg.com//mjccby/665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