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胃食管返流病
1、发病机制
(1)抗食管反流结构与功能异常
(2)食管清除作用降低
(3)食管黏膜屏障功能降低
2、临床表现
(1)食管症状:反流和烧心,餐后一小时出现
非典型:胸骨后疼痛;吞咽困难和胸骨后异物感
(2)食管外症状:声嘶,咽炎,咳嗽,吸入性肺炎,癔球症(咽部不适但无真正吞咽困难)
(3)并发症:癌前病变,食管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取代,需定期复查。
3、检查
(1)金标准:胃镜(最可靠)
(2)24小时PH值:最适用(判断GERD有无发酸金标准)
4、治疗
H2受体拮抗剂:XX替丁,适用于轻中度患者,8~12周
质子泵抑制剂:,疗效最好,重症,4~8周
促胃动力药:XX必利,多潘立酮。辅助治疗
维持治疗质子泵抑制剂效果最好。预防:床头抬高,避免饮用咖啡浓茶。
二、食管癌
1、食管病理
(1)食管分段
(2)好发部位:胸中段﹥下段﹥上段
(3)病理分期:早期局限于黏膜
晚期累及食管全周,还可穿透全层,侵入心包
(4)病理分型:一宽一窄一突出一凹陷
宽:髓质型(最常见)
窄:缩窄型(最易梗阻)
突出:蕈伞型(愈后好)
凹陷:溃疡型(易出现气管食管瘘)
(5)扩散及转移:主要转移方式是淋巴转移
2、临床表现
(1)早期:进食哽咽感X线:局限性管壁僵硬
(2)中晚期:进行性吞咽困难X线:食管充盈缺损,狭窄梗阻
3、检查
(1)首选确诊:胃镜
(2)X线钡餐:充盈缺损,管壁僵硬,龛影,粘膜断裂
(3)普查筛查:食管拉网脱落细胞检查
(4)超声内镜检查
4、鉴别诊断:X线
贲门失弛缓症:鸟嘴状改变(间歇性吞咽苦难)
食管静脉曲张:串珠样,蚯蚓状
食管憩室:吞咽时有咕噜声
胃底静脉曲张:菊花状
食管平滑肌瘤:“半月状”切迹
5、治疗
(1)首选手术
胸中段以上:在颈部做吻合术
胸中段以下:在主动脉弓做吻合术
(2)单纯放疗:适用于颈,胸上段食管癌,
大于70岁年龄不耐受,首选放疗(血小板<80或白细胞<3暂停放疗)
(3)如果病人伴严重吞咽困难,先行胃造瘘
(4)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可行氩粒子束凝固术APC或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
三、急性胃炎
急性胃炎又叫做糜烂性胃炎、出血性胃炎、急性胃粘膜病变。
1、病因与发病机制
(1)药物:非甾体抗炎药(NSAID):为非特异性环氧合酶抑制剂,抑制COX-2的同时抑制了COX-1,导致前列腺素E合成不足。阿司匹林,吲哚美辛
抗肿瘤药物
(2)应激
curling溃疡:烧伤
cushing溃疡:中枢神经疾病
(3)乙醇
(4)创伤和物理因素
(5)十二指肠-胃反流
(6)胃粘膜血液循环障碍:门脉高压性胃病
2、临床表现
呕血,黑便,上腹痛
3、确诊:急诊胃镜(出血24--48小时内)
4、治疗:奥美拉唑
四、慢性胃炎
1、病因及发病机制
(1)幽门螺旋hp杆菌感染:尿素酶---碱性破坏胃酸,空泡毒素A---损坏胃粘膜,致病力---鞭毛。
(2)十二指肠胃反流
(3)自身免疫:恶性贫血,北欧常见
(4)年龄因素和胃粘膜营养因子缺乏。
2、分类
慢性浅表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1、A型自身免疫型胃炎
2、B型慢性多灶萎缩性胃窦炎
3、临床表现
大多数无症状。可表现为上腹部不适。体征:上腹部压痛
A型胃炎:位于胃底,胃体部,是自身免疫型胃炎,有壁细胞抗体和内因子抗体(胃粘膜萎缩,腺体减少,壁细胞减少,盐酸分泌减少,VB12减少,发生巨幼贫),胃酸降低
B型胃炎:位于胃窦处,是多灶萎缩性胃炎,多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起,胃窦部有G细胞,胃泌素减少,胃酸正常或偏低。
4、实验室检查
(1)确诊:胃镜活检。
1):浅表性非萎缩性胃炎:黏膜红白相间以红为主,花瓣状
2):萎缩性胃炎:黏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皱襞变平,呈颗粒或结节状,胃粘膜血管透见。
(2)检查HP:侵入性:快速尿素酶实验;非侵入性:C呼气实验;血清学检查:不受药物影响
5、治疗
胃炎呈活动性(中性粒细胞浸润)需要治疗
(1)对因治疗:
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根除幽门螺杆菌。1种PPI+2种抗生素或
1种铋剂+2种抗生素,疗程1~2周
抗生素:克拉霉素,羟氨苄青霉素,甲硝唑,喹诺酮类,四环素
PPI: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潘托拉唑
铋剂:三钾二枸橼酸铋,果胶铋,次碳酸铋
十二指肠胃反流:多潘立酮+碳酸镁
自身免疫:糖皮质激素
(2)对症:保护胃黏膜,恶性贫血:补充维生素B12
(3)癌前状态处理
中度以上:定期复查。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对逆转有益处。
重度不典型增生:内镜下胃粘膜切除术
不能逆转:手术
五、消化性溃疡
1、好发部位
胃溃疡,胃炎、胃癌---------都好发于胃窦部小弯侧,多见于老年人
十二指肠溃疡-----------好发于球部前壁,多见于青年人(多见)
2、病因和发病机制
胃溃疡:保护因素减弱
十二指肠溃疡:侵袭因素增强,主要攻击因子为胃酸和胃蛋白酶
3、临床表现
(1)周期性疼痛,慢性过程,腹痛可被抑酸剂缓解
十二指肠溃疡:饥饿痛,疼痛--进食--缓解,夜间多见,不癌变
基础胃酸分泌量BAO增高,最大胃酸分泌量MAO增高
胃溃疡:餐后痛,进食--疼痛--缓解,癌变率1%,与高盐饮食有关
基础胃酸分泌量BAO正常或减少,最大胃酸分泌量MAO正常或减少
(2)特殊类型溃疡
良性溃疡:胃腔轮廓之外;恶性溃疡:胃腔轮廓之内(外表善良,内心邪恶)
容易出血的溃疡:幽门管溃疡,球后溃疡,胰源性溃疡
抗酸剂无效的溃疡:低胃酸溃疡,幽门管溃疡,球后溃疡,癌性溃疡,碱性反流性胃炎(见癌门后低)
巨大溃疡:直径2cm
球后溃疡:十二指肠降部球后壁的溃疡,易出血,抗酸剂无效,可诱发急性胰腺炎
幽门管溃疡:易出血,抗酸剂无效,易并发幽门梗阻。发病快,穿透快。药物治疗无效。
胃泌素瘤(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胰腺非B细胞分泌大量胃泌素所致。诊断:BAO15或PAO30直接诊断。好发于:十二指肠降段,横段,及空场的近端
4、治疗
(1)内科治疗:
根治HP(1--2周):三联或四联疗法
抑制胃酸分泌(4--6)周:抑制Na-K泵:PPI
H2受体:替丁(法莫替丁)
胃泌素受体拮抗剂:丙谷胺
抗胆碱药:阿托品
保护胃黏膜:铋剂,弱碱性抗酸剂,前列腺素类药(止痛最好:氢氧化铝)
(2)外科治疗:
胃大切:毕1式胃溃疡首选
毕2式十二指肠溃疡首选,不符合生理结构并发症比较多
迷走神经切断术:易胃潴留;高选择迷走神经易复发
5、术后并发症
(1)出血:24h内出血:术中止血不确切
一周内出血:吻合口黏膜坏死脱落
半月内出血:吻合口缝线处感染,粘膜下脓肿腐蚀血管
(2)术后早期并发症:术后胃出血,术后胃瘫,吻合口破裂或瘘,胃肠壁缺血坏死,术后肠梗阻等
术后远期并发症:倾倒综合征(早期:进食后半小时,一过性血容量不足。晚期:进食后2--4小时,低血糖综合征),碱性反流性胃炎(烧灼痛,胆汁性呕吐,体重下降),溃疡复发,营养性并发症,残胃癌等
(3)术后梗阻:主要见于毕2式
输入袢梗阻:急性完全:呕吐食物不含胆汁(立即手术)
慢性不完全:喷射样呕吐大量胆汁,不含食物
输出袢梗阻:既有食物又有胆汁
吻合口梗阻:只有食物没有胆汁
六、胃癌
1、病因
HP感染。癌前病变:胃溃疡,胃息肉,慢性萎缩性胃炎,残胃癌,胃粘膜上皮异形增生。好发部位:胃窦小弯处
2、病理
(1)转移和扩散:淋巴。左锁骨上魏氏(Virchow)淋巴结
血行转移:肝
直接浸润
腹膜种植:卵巢krukenberg瘤
(2)分类:
早期胃癌:病变位于黏膜和粘膜下,无论是否转移
微小胃癌:直径0.5cm、
小胃癌:直径1cm
中晚期:超过粘膜下层
3、临床表现
疼痛,体重减轻,贫血,多见于中老年人
4、实验室检查:胃镜+活检
5、治疗
首选:胃癌根治术,距离肿瘤5cm,贲门幽门3cm
如果有梗阻,穿孔,出血------姑息性胃大部切除术
是的,没有一点点防备。如果能重来,我要选李白。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里好白癜风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