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胰瘘专科治疗医院 >> 胰瘘症状 >> 兰大一院健康管理中心
1胰腺癌的现状
胰腺癌,可能并不被很多人所熟知,但却是常见的、恶性程度高的消化系统肿瘤,病死率已跃居所有肿瘤的前5位。其起病凶险,侵袭性强,病程短、进展快、死亡率高,中位生存期仅为6个月左右,约3/4的患者在确诊后1年内死亡,5年生存率不足5%。尽管胰腺癌的诊治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其预后仍不乐观,因此,也被称为“癌中之王”。
2胰腺癌的危险因素
虽然目前尚未找到胰腺癌发病的确切原因,但有以下危险因素与胰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1、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关键词:抽烟、饮酒、咖啡、肥胖
吸烟是目前唯一被公认的、对胰腺癌发病有确定作用的危险因素,吸烟的胰腺癌患者与非吸烟者死亡的危险比在1.6-3.1:1。酗酒可以诱发胰腺炎,反复发作可能诱发癌变;另一方面,酒精可作为致癌物的溶剂,促进致癌物进入胰腺,在组织损伤的同时,为胰腺癌的发生创造条件。此外,每天3杯以上咖啡,胰腺癌危险性将显著增加。胰腺癌也被称为“富贵癌”,超重、肥胖人群的发病率可提高45%。高脂肪、高胆固醇等食物会在体内转化,形成环氧化物,从而诱发胰腺癌。
2、饮食结构不平衡
关键词:高脂肪、高能量;缺乏蔬果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和美国癌症研究所总结了饮食与胰腺癌关系的研究结果,认为富含红肉(猪、牛、羊肉)、高脂肪和高能量的食物可能增加致胰腺癌的危险性,而通过摄入富含蔬菜、水果的饮食可预防33%-50%的胰腺癌发病率。
3、疾病因素
关键词:糖尿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糖尿病或者糖耐量异常作为胰腺癌的病因尚有争论,但些突发的无糖尿病家族史的糖尿病患者应该作胰腺癌筛查。幽门螺杆菌可增加胰腺癌的发病危险,特别是血清幽门螺杆菌CagA抗体阳性者胰腺癌危险性为血清幽门螺杆菌CagA抗体阴性者的2倍。
4、手术史
关键词:胆囊切除
胰腺癌发病可能与切除胆囊有关,有报道说胆囊切除20年以上的患者发生胰腺癌的危险性超过70%。实验证实胆囊切除术后可以引起体循环中缩胆囊素水平升高,而后者可以促进啮齿类动物发生胰腺癌。
5、遗传因素
关键词:家族性、遗传性乳腺癌、家族性多发性黑色素瘤综合症、遗传性非息肉性结肠癌、Peutz-Jeghers综合症以及遗传性胰腺炎。
6、炎症因素
关键词:慢性胰腺炎、胰管结石、结石性胰腺炎
已有证据表明反复发作慢性胰腺炎、胰管结石或结石性胰腺炎有可能是一种癌前期病变。慢性胰腺炎可以导致胰腺局部、节段性或弥漫性慢性进展性炎症,导致胰腺组织和胰腺功能的不可逆损害。
3胰腺癌的早期症状
腺癌的早期症状形式多样,不典型,很多症状与上消化道的疾病相似。
1近期出现的不能解释的腹痛、背痛
2梗阻性黄疸
3体重突然明显下降
4血糖突然升高
5消化不良
4胰腺癌的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去除一切与胰腺癌发生相关的自身和环境因素
病因预防,即去除一切与胰腺癌发生相关的自身和环境因素,是预防疾病的发生和消灭疾病的根本措施。其发病与生活方式关系密切,是“生活方式癌”。所以预防胰腺癌我们应做到以下五点:
1.要避免高动物蛋白高脂肪饮食。
2.不吸烟。烟草中含多种致癌物质,会增加患胰腺癌风险3倍以上,并且吸得越多患病的几率越大。
3.坚持锻炼身体,保持良好情绪,它第一级预防的核心。
4.忌暴饮暴食和酗酒。暴饮暴食和酗酒,是导致慢性胰腺炎的主要原因,而胰腺在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下,也会增加致癌危险。
5.少接触萘胺和苯胺等有害化学物质。研究显示,长期接触这些化学物质者,患胰腺癌风险较常人高约5倍。
二级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又称三早预防,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提高早期胰腺癌的检出率,首先,必须重视高危人群的监视,如有胰腺癌家族史者、曾患慢性胰腺炎者、曾经做过胃大部切除术者、突发糖尿病患者等都应定期体检。其次,临床上应警惕胰腺癌的报警症状,如出现食欲不振,腹痛腹胀,皮肤巩膜发黄,大便颜色变浅,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等症状应考虑胰腺病变的可能。B超是胰腺癌诊断的首选方法,其特点为无损伤且价格便宜,能较早的发现胰腺异常。
三级预防:积极治疗
第三级预防主要为对症治疗,防止病情恶化,减少疾病的不良作用,防止复发转移,预防并发症和伤残;对已丧失劳动力者,通过康复治疗,促进其身心方面早日康复,使其恢复劳动力,保存其创造精神价值和社会劳动价值的能力。术中放疗技术等技术的应用对缓解无法切除胰腺肿瘤病人的疼痛缓解效果显著。
赞赏
长按白癜风诚信医院北京能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jkg.com//mjccby/8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