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吻合是直肠癌切除保肛手术的关键步骤,决定了患者是否具有术后排便的功能。重新连接的肠段有发生瘘和狭窄的风险,大多数文献报道的临床有症状的吻合口瘘发生率约为3%~12%。术前放化疗是推荐的局部晚期直肠癌标准治疗方案,但放疗对吻合口的影响并不清楚。

医院的秦启元博士等对FOWARC研究(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mFOLFOX6加或不加放疗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ClinicalTrials.govID:NCT)的组长单位(医院)数据进行事后分析,结果发表在年10月DisColonRectum的59卷10期上,提示直肠癌切除术中,术前放疗会增加吻合口瘘和狭窄的风险。

试验最终纳入了例经病理证实为直肠癌的患者,均为肿瘤距肛缘12厘米之内、可进行根治性切除术的II到III期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97例)给予术前放疗(50Gy/25次)和氟尿嘧啶;B组(例)给予术前放疗和FLOFOX化疗方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奥沙利铂);C组(例)给予只采用FLOFOX化疗方案而无放疗。

数据分析显示:

所有患者的吻合口瘘和狭窄发生率分别为17.0%和13.8%;

各组中的吻合口瘘和狭窄发生率以无放疗组(C组)最低,分别为8.5%和6.8%(A组分别为22.2%和17%;B组分别为23.6%和18.9%);

术前经历过放疗的患者比单独化疗的患者更易发生吻合口瘘。

多因素分析证实了术前放疗与临床有症状吻合口瘘之间具有相关性,术前放疗可增加发生临床有症状吻合口瘘的风险;同时,吻合口瘘和预防性造口术与吻合口狭窄之间也具有相关性。

随后的单因素分析显示,对于经历了术前放疗的患者,放射性直肠炎为临床有症状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尽管最近的Meta分析显示术前放疗与术后吻合口瘘之间没有相关性,但该研究纳入的试验几乎全为短期放疗;其他研究在吻合口瘘的定义等方面也缺乏统一,从而得出了相互矛盾的结果。

虽然FOWARC研究也可能因化疗方案、吻合方式等局限因素而影响结果的最终判断;但本次事后分析结果提示,在直肠癌切除术中,术前放疗确实可增加术后吻合口瘘和狭窄的风险。同时,临床有症状吻合口瘘会促使狭窄的发生。而采用未经放疗的肠段进行吻合,可能会降低术后吻合口瘘和狭窄的风险。

编辑

李晴

投稿及合作

peixuncheng

.







































北京看白癜风的最专业医院
白癜风的治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jkg.com//mjccby/902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