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对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制定并修改的《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中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要点进行了归纳总结。临床表现急性胰腺炎(AP)多为急性发作的持续性上腹部剧烈疼痛,常向背部放射,伴有腹胀及恶心呕吐。轻症者仅表现为轻压痛,重症者可出现腹膜刺激征、腹水等。诊断标准临床上符合以下3项特征中的2项,即可诊断为急性胰腺炎:1、与AP相符合的腹痛;2、血清淀粉酶和(或)脂肪酶活性至少高于正常上限值3倍;3、腹部影像学检查符合AP影像学改变。病因治疗1、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有胆道结石梗阻者需要及时解除梗阻,包括经内镜或手术治疗。2、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短时间降低甘油三酯水平,尽量降至5.65mmol/L以下。可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和胰岛素,或血脂吸附和血浆置换快速降脂。避免应用可能升高血脂的药物。3、高血钙性胰腺炎:需行降钙治疗。非手术治疗1、一般治疗:禁食、胃肠减压,药物治疗包括解痉、止痛、抑酸和胰酶抑制治疗。2、液体复苏及重症监护治疗:早期治疗的重点,复苏液首选乳酸林格液,对于需要快速复苏的患者可适量选用代血浆制剂。3、器官功能的维护治疗:主要包括针对呼吸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以及肝功能异常、急性胃黏膜损伤等的治疗。4、营养支持:肠功能恢复前可酌情选用肠外营养;一旦肠功能恢复,就要尽早进行肠内营养。采用鼻空肠管或鼻胃管输注法。5、抗生素应用:急性胰腺炎患者不推荐静脉使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部分易感人群(如胆道梗阻、高龄,免疫低下等)可选择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及甲硝唑等预防治疗。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的治疗及时采用有效措施缓解腹内压,包括胃肠道减压及导泻、镇痛镇静、使用肌松剂及床边血滤减轻组织水肿,B超或CT引导下腹腔内与腹膜后引流减轻腹腔压力。手术治疗主要针对胰腺局部并发症继发感染或产生压迫症状,如消化道梗阻、胆道梗阻、胰瘘、消化道瘘、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等。1、胰腺/胰周感染性坏死手术指征及时机:诊断为感染性坏死时需考虑手术治疗。一旦判断坏死感染可立即行针对性抗生素治疗,严密观察抗感染的疗效,稳定者可延缓手术。2、胰腺/胰周感染性坏死的手术方式:

胰腺感染性坏死的手术方式可分为PCD、内镜、微创手术和开放手术。微创手术主要包括小切口手术、视频辅助手术(腹腔镜、肾镜等)。开放手术包括经腹或经腹膜后途径的胰腺坏死组织清除并置管引流。

指南原文来自《中华普通外科杂志》年1月第30卷第1期,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欢迎分享,谢绝转载。

丁香园消化时间

发布最新临床实用资讯

消化时间与您不见不散









































北京白癜风医院
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jkg.com//mjccys/110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