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 手术步骤与方法

1 麻醉与体位   

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取平卧两腿分开位;肥胖患者可取头高足低位;清扫脾门淋巴结时,可取左高右低位,适当向右侧倾斜,以利于腹上区手术视野显露。

2 气腹建立及Trocar布局   

经脐孔穿刺并建立气腹,也可采用开放式。维持腹内压在12~15mmHg(1mmHg=0.133kPa)。脐孔10mm戳孔放置镜头,左侧腋前线肋缘下取12mm戳孔为主操作孔,左锁骨中线平脐上取5mm戳孔为辅助操作孔,右侧腋前线肋缘下、右锁骨中线平脐上分别取5mm戳孔(全腹腔镜手术时,后者可取12mm戳孔)。

3 腹腔探查   

确定肿瘤部位,有无肝脏、淋巴结及腹膜、腹腔转移等。必要时可采用腹腔镜超声探查肝脏有无转移。

4 手术入路   

手术入路根据术者经验和习惯而不同,合适的手术入路有助于手术顺利进行。基本手术入路有4种:根据术者站位不同分为左侧入路和右侧入路,根据离断十二指肠先后顺序分为前入路和后入路。目前腹腔镜胃癌手术常用入路主要有左侧后入路、左侧前入路和右侧前入路3种。不同手术入路各有优势和不足,可根据手术团队经验、肿瘤情况、患者体型及后续重建方式的选择灵活应用。

5 手术方法

5.1 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D2根治术)

5.1.1 手术适应证:胃中下部癌。

5.1.2 手术切除范围:局限型胃癌胃切缘距肿瘤应>3cm,浸润型胃癌胃切缘距肿瘤应>5cm。当幽门管受侵犯时,十二指肠切缘距肿瘤应>3cm。T2期及以下胃癌可保留大网膜,在血管弓外3cm范围内清扫。进展期胃癌应切除大网膜、远端胃大部(≥2/3)、部分十二指肠球部,清扫第1、3、4sb、4d、5、6、7、8a、9、11p、12a组淋巴结。

5.1.3 淋巴结清扫顺序:根据术者站位和习惯、不同手术入路而不同。总体而言,淋巴结清扫顺序遵循从尾侧到头侧,从大弯侧到小弯侧的原则。

5.1.4 分离大网膜:将大网膜向头侧翻起,从横结肠偏左部离断大网膜,进入小网膜囊,向右侧至结肠肝曲,并在结肠系膜前叶后方分离,清除结肠系膜前叶。

5.1.5 清扫第6组淋巴结:以结肠中血管为标志,进入胃十二指肠和横结肠系膜之间的融合筋膜间隙,暴露胰十二指肠上前静脉,在其与胃网膜右静脉汇合处上方离断胃网膜右静脉。继续沿胰头表面解剖,并打开胃胰韧带,暴露胃十二指肠动脉,裸化胃网膜右动、静脉,根部离断,清扫第6组淋巴结。

5.1.6 清扫第4组淋巴结:进入网膜囊,显露胰尾,定位脾血管,松解结肠脾曲,分离大网膜与脾中下极的粘连,保护胰尾,根部显露,离断胃网膜左动、静脉,清扫第4sb组淋巴结。

5.1.7 清扫第11p、7、9组淋巴结:将大网膜置于肝脏下方,助手抓持胃胰皱襞,将胃翻向上方。清扫胰腺前被膜,紧贴胰腺上缘分离,暴露脾动脉近端,清扫第11p组淋巴结。由左向右清扫,显露腹腔动脉干,分离胃左动、静脉,在根部夹闭后离断,清扫第7、9组淋巴结。

5.1.8 清扫第8、12组淋巴结:暴露肝总动脉,将胰腺向左下牵拉,沿肝总动脉前方及上缘分离,清扫第8a组淋巴结。沿胃十二指肠动脉及肝总动脉充分显露胃右动脉及肝固有动脉,于肝总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及胰腺上缘夹角处打开门静脉前方筋膜,显露门静脉,将肝总动脉向腹前壁挑起。沿门静脉前方分离,清扫门静脉与肝固有动脉间淋巴结。沿门静脉内缘向上分离至肝门部。将肝总动脉向右下牵拉,清扫肝固有动脉内侧及门静脉内侧淋巴脂肪组织。打开肝十二指肠韧带被膜,继续脉络化肝固有动脉前方及外侧,清扫第12a组淋巴结。于胃右动、静脉根部夹闭后离断。

5.1.9 清扫胃小弯及贲门右侧淋巴结:紧贴胃壁小弯侧,采用超声刀分层切开,清扫胃小弯及贲门右侧淋巴结(第1、3组淋巴结)。

5.1.10 消化道重建:(1)小切口辅助消化道重建:是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后最常用的消化道重建方法。①胃十二指肠吻合术(BillrothⅠ式吻合术):清扫完成后,于腹上区正中取长度为4~5cm切口,保护切口。先将十二指肠提至切口外,距幽门3cm作荷包缝线,离断十二指肠。将胃暂时放回腹腔,十二指肠残端放入吻合器抵钉座后送回腹腔。将胃提出,前壁取切口,置入吻合器完成吻合,于预切除平面离断胃。②胃空肠吻合术(BillrothⅡ式吻合术):一般采用结肠前胃后壁或胃大弯侧与空肠侧侧吻合,分为顺蠕动和逆蠕动两种。清扫完成后,腹腔镜下采用直线切割闭合器离断十二指肠,分别采用无损伤抓钳抓持胃残端和近端空肠。于腹上区正中取长度为4~5cm切口,保护切口。将胃提至腹腔外,距肿瘤5cm以上采用直线切割器离断胃。将空肠提至腹腔外,在胃大弯侧及空肠对系膜缘分别取戳孔,插入直线切割器,完成胃空肠吻合。间断缝合关闭共同开口,也可加行布朗吻合。③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采用直线切割器行胃空肠侧侧吻合,再采用直线切割器关闭空肠胃共同开口。横断空肠,采用直线切割器行输入襻、输出襻侧侧吻合。最后关闭空肠共同开口。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术无需离断空肠及系膜,保持了小肠的连续性,避免了肠道电生理和运动功能损害,减少了滞留综合征的发生,具有更好的优势。   

(2)完全腹腔镜下消化道重建:因其准确定位肿瘤边界较困难,且对术者技术要求较高等,应用较少。BillrothⅠ式吻合术常采用三角吻合术,BillrothⅡ式吻合术和RouxenY或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术方法同小切口辅助消化道重建方法。

5.2 腹腔镜近端胃癌根治术

5.2.1 手术适应证:早期胃上部癌。

5.2.2 手术切除范围:应切除胃近端大部、食管下段部分。食管切缘距肿瘤应>3cm,胃切缘距肿瘤应>5cm。近端胃癌D1+根治术应常规清扫第1、2、3、4sa、4sb、7、8a、9、11p组淋巴结,侵犯食管时增加清扫第110组淋巴结。

5.2.3 分离大网膜及胃脾韧带:从结肠中部向脾曲离断大网膜,于根部离断胃网膜左动、静脉,清扫第4sb组淋巴结。患者取左高右低位,暴露胃脾韧带。贴近脾门采用超声刀离断胃短动脉,清扫第4sa组淋巴结。

5.2.4 清扫第7、8a、9、11p组淋巴结:同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

5.2.5 清扫第1、2组淋巴结及裸化食管:继续分离至贲门左侧,离断胃前、后迷走神经,裸化食管至食管游离长度足够吻合。当食管游离长度不足时,可在后纵隔分离。腹腔镜下离断左三角韧带,将肝左叶牵向右侧,在食管膈肌裂孔穹隆部向正前方打开膈肌4~5cm。在膈肌脚中下部充分离断两侧膈肌脚,注意避免损伤胸膜。将胸膜继续向两侧推开。在肿瘤上方食管置牵引线,尽量将食管向下牵引,继续向上充分游离食管至保证足够切缘。

5.2.6 消化道重建:近端胃切除术由于术后易发生顽固性反流性食管炎,目前应用较少。常用重建方法有食管胃吻合、双通道吻合等。目前以小切口辅助消化道重建为主。抵钉座放置同全胃切除术。   

(1)小切口辅助消化道重建:清扫完成后,于腹上区正中剑突下方取5~7cm小切口,食管置入25mm吻合器抵钉座,离断食管。将胃提至切口外,距肿瘤>5cm横断胃。于胃前壁取小切口置入吻合器,于后壁穿出,完成胃食管吻合。 

 

(2)完全腹腔镜下消化道重建:适用于:①患者肥胖或桶状胸胸廓前后径很大。②预切除平面在膈肌食管裂孔附近或更高处。③食管下段肿瘤侵犯。④肝左叶肥大影响暴露。具体方法参考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完全腹腔镜下消化道重建。

5.3 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

5.3.1 手术适应证:胃上部癌、胃体癌、皮革胃等。

5.3.2 手术切除范围:应切除大网膜、全胃、食管下段、十二指肠球部。食管切缘距肿瘤应>3cm。D2根治术应常规清扫第1、2、3、4sa、4sb、4d、5、6、7、8a、9、10、11p、11d、12a组淋巴结等。肿瘤侵犯食管,D2根治术还应清扫第19、20、110、111组淋巴结。对于是否应联合行脾切除术以清扫第10组淋巴结,不同学者有不同观点,参考手术切除范围而定。

5.3.3 淋巴结清扫:参考远端和近端胃癌根治术,并需清扫第10、11d组淋巴结。第10组淋巴结清扫可分为原位清扫和托出式清扫。原位清扫时沿脾动、静脉向远侧分离,直至显露出脾门各分支血管,清扫第10、11d组淋巴结。托出式清扫时可从胰体尾下缘开始,分离胰体尾后方疏松间隙,直至将胰体尾和脾脏完全游离。然后经腹壁小切口将胰体尾和脾脏托出,清扫第10组淋巴结。清扫完成后将脾脏放回。

5.3.4 离断十二指肠:采用直线切割缝合器离断十二指肠。

5.3.5 消化道重建: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多,难度大,哪种方式最好,尚无定论;其选择以简便、安全、有效为原则。由于无储袋RouxenY吻合术操作简单,且可维持患者较好的营养状况和理想体质量,应用较多。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可采用圆形吻合器、腔内直线切割缝合器等不同器械,可分为小切口辅助和完全腹腔镜下重建。 

 

圆形吻合器是最常用器械,但术中需放置抵钉座。放置抵钉座有以下4种方法:(1)荷包钳法:适用于小切口辅助消化道重建。类似于开腹手术,采用荷包钳行荷包缝合,直视下放置抵钉座。切口选择在剑突下方,切口长度应据患者情况和肿瘤部位而定,切口太小会增加操作难度。(2)荷包缝合法:有两种缝合方法:①腹腔镜下在食管预切除平面上行荷包缝合,在荷包缝合下方切开食管前壁,置入抵钉座后,收紧荷包打结,然后离断食管。②先离断食管,沿食管残端缝合后,置入抵钉座,收紧荷包。前一种方法由于未完全离断食管,可作为牵引,置入抵钉座相对容易,特别是在行高位吻合时更方便。(3)反穿刺置入法[48]:在抵钉座尖端系上丝线,经腹壁小切口置入腹腔。腹腔镜视野下在预切除平面纵行切开食管前壁,将抵钉座尖端向下完全塞进食管内。提起丝线,采用腔内直线切割缝合器紧贴丝线横断食管。然后在腹腔镜视野下牵拉丝线,将抵钉座拖出,直至抵钉座杆全部露出。该方法抵钉座放置可靠,对食管损伤小,食管空肠吻合安全性高。直线切割缝合器最好选用前端可弯曲钉匣,可弯曲缝合器横断食管时操作更方便。(4)OrVilTM经口置入法[49]:先在预切除平面采用直线切割缝合器离断食管,在咽喉镜辅助下,经口将充分润滑的OrVilTM导引管置入食管。当导引管到达食管残端时,于腹腔镜下在食管残端中间靠近缝钉处取一小切口,使导引管头端正好由此小切口穿出,直至抵钉座杆全部露出。此方法操作复杂,抵钉座通过食管时若操作不当,可能损伤食管。   

小切口辅助消化道重建:一般采用圆形吻合器,常用食管空肠端侧吻合术和食管空肠半端端吻合术。(1)食管空肠端侧吻合术:抵钉座放置完毕后,距屈氏韧带15cm处离断,游离远端空肠。自远断端插入吻合器,完成食管空肠端侧吻合。采用直线切割闭合器关闭空肠断端。距食管空肠吻合口40~60cm处完成近远端空肠侧侧吻合。食管空肠端侧吻合术局限性在于吻合通道与食物通道不一致,术中发生吻合口狭窄几率较高;当吻合平面较高时,可能增加吻合口张力,关闭残端时也较困难。(2)食管空肠半端端吻合术[48]:抵钉座放置完毕后,距屈氏韧带15~20cm处采用直线切割缝合器横断空肠。距远端空肠残端10~15cm处系膜对侧缘纵行切开3cm,经此孔插入圆形吻合器,将吻合器中心穿刺器从空肠残端系膜对侧缘穿出。将吻合器置入腹腔,完成食管空肠吻合。横行关闭空肠小切口,并行空肠空肠侧侧吻合。此方式优点在于吻合方便快捷,食管空肠吻合时不需像端侧吻合时展平吻合面,不需关闭残端,吻合通道与食物通道一致,吻合口狭窄风险小等。由于该方式类似于端端吻合,即使吻合平面较高,吻合口很易回缩进纵隔内,不会有端侧吻合时的阻挡。 

 

完全腹腔镜下消化道重建:圆形吻合器和直线切割缝合器都可用于此方式。采用圆形吻合器时,使用切口保护器包裹吻合器杆在腹腔镜视野下完成吻合。与圆形吻合器比较,直线切割缝合器可经Trocar随意进出腹腔,且其钉仓长度可控性强,吻合口大小不受食管及空肠直径限制。   

采用直线切割缝合器行食管空肠吻合常见的有两种方式:(1)食管空肠功能性端端吻合[50-51]:食管游离完毕后,采用直线切割缝合器横断食管,距屈氏韧带20cm处离断空肠。远端空肠置于食管左侧,于食管左侧及远端空肠对系膜缘各戳一小孔,分别置入直线切割缝合器两臂,激发后完成食管-空肠侧侧吻合。然后采用直线切割缝合器关闭共同开口。此项技术应用局限,仅适用于胃体癌、胃上下部癌侵犯胃体者。但肿瘤位置较高时,为保证吻合安全性,可能无法保证切缘阴性,且吻合口张力较大,远端空肠存在拐角,吻合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可能增加。(2)食管空肠侧侧吻合[52]:与食管空肠功能性端端吻合比较,此方法调整了远端空肠吻合后的方向,空肠改为顺蠕动,共同开口改为手工缝合,增加了手术难度。食管残端仍需足够长度。对肿瘤侵犯食管位置过高患者,完成腹腔镜下缝合较困难。

参考文献(略)

(收稿日期:-08-10)

(本文编辑:王雪梅、陈敏)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白癜风早期的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qojkg.com//mjccys/1898.html
------分隔线----------------------------